《穷查理宝典》的读后感做文4000字

《穷查理宝典》的读后感做文4000字:
因为第三章的篇幅很是长,因此会分为几篇文章来记录。一来能够更深刻的阅读,二来避免读书笔记过长而形成的阅读压力。
第三章主要是围绕查理.芒格在伯克希尔年会上的发言,摘录一些重要内容进行整合。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第一部分,查理.芒格看待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在阅读本章以前,我以为很是有必要为你们介绍一下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公司。由于巴菲特认为他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是个成功的企业家。
1、伯克希尔.哈撒韦简介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美国一家世界著名的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旗下有通用再保险(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喜诗糖果、DQ皇后、波仙珠宝等子公司。同时还涉足飞行航空、鞋业、能源、家具装潢等等领域。沃伦·巴菲特是伯克希尔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CEO),副董事长是查理·芒格。
目前伯克希尔.A股价(拆股后)在30万美圆/股左右,2018年伯克希尔营收为2250亿美圆,大约22个茅台的营收总和。具体伯克希尔.哈撒韦有多厉害,你们能够自行百度。
巴菲特在25岁那年成立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而伯克希尔的前身是伯克希尔棉花纺织厂。和咱们预料的同样,棉花工厂这种重资产低附加值的企业,在工业革命以及机械化大量生产以后势必面临挑战。html

《穷查理宝典》的读后感做文4000字

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面对国外更廉价劳动力和行业竞争大的状况下,伯克希尔棉花厂开始面临亏损。可是巴菲特仍不舍得把这有百年历史的业务结束。一直拖到1985年,巴菲特终于在各方压力下,关闭了亏损的伯克希尔棉花厂。
这是他第一次创业失败,可是巴菲特学到了宝贵的一课——企业拐点,当企业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它们不多能转型成功。
巴菲特为了让本身记住此次失败的经历,企业仍保留着“伯克希尔”的名字。时至今日,巴菲特仍会用伯克希尔棉花厂失败经历警示本身。
2、伯克希尔的商业模型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虽然商业结构很是复杂,涉及各行各业。可是其核心业务是保险业务,这也是伯克希尔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保单持有人(保险公司客户)支付保费,提供了持续的现金流;保险公司用这些现金进行投资,直至有客户出险提出索赔。因为索赔发生的时间不肯定,因此保险公同的投资对象是具备流动性的证券——主要是短时间固定收益证券、长期债券和股票。
简单来讲,保险业提供源源不断低成本的现金流,再经过投资获利。保险业是很是赚钱的行业,在投保和赔付之间有赔付差和时间差。
1)赔付发生率低,投保量老是高于赔付量的。
2)投保和赔付之间有较长的时间差,这段时间内钱都躺在保险公司的帐上。
因此保险公司的帐面上老是有源源不断的浮存金。而这些钱拿来投资得到更高的收益再合适不过了。无敌现金流投资股票,获利的可能性很是很是大。
固然并非说买保险不划算,保险仍是很是有必要的。只是想说明,这是一个很是好的商业模型。(朋友圈中保险业的同窗别打我...)
再扩大来想想,银行、P2P、理财产品。都是得到低成本的现金流,再投资/放贷得到更高收益。这里就再也不深刻的介绍了,给你们作个引子,之后有机会再谈。
3、读书笔记
第三章: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
向沃伦和查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不在于人们可以了解大量关于如何在长时间内让金钱以很高的复利增加的知识——尽管这固然是一种很不错的额外收获,朝花夕拾读后感(http://www.simayi.net/duhougan/8725.html)而是在于经过听取他们的教导,人们将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的本性、世界的现状、如何理性思考,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更好地过上一种正直、幸福、善良的生活(提示:这三种要素是相辅相成的)。
1.伯克希尔是一家极好的公司
咱们就像(伯林教授所讲的)刺猬,只知道一个大道理:
若是你可以用3%的利率吸收浮存金(指理赔以前伯克希尔可以用于投资的现金保费收入),而后将其投资给某家可以带来13%的收益的企业,那么这就是一桩很好的生意。
伯克希尔收购的企业可以给咱们带来的税前回报率是13%,也许还要更多一点。因为资本成本利率只有3%——这些资本金是别人的钱,以浮存金的形式获得的——这就是很是棒的生意。因此伯克希尔的股东彻底没必要感到绝望。就复合回报率而言,伯克希尔是没之前那么好,但它仍然是一家极好的企业。
(2001年~200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摘录)
说明:
在<巴菲特之道>一书中也有讲到,巴菲特开创的商业模式是他投资生涯以及伯克希尔成功的关键。以保险业得到大量低成本(3%利率)的现金流,再投入到投资及其余业务发展上得到13%以上的收益。
2.咱们成功的关键
若是乌龟可以吸收它那些最棒前辈的已经被实践所证实的洞见,有时候它也能跑赢那些追求首创性的兔子或者跑赢宁愿跻身那些忽略前人最优秀的工做的蠢货之列的兔子。
乌龟若能找到某些特别有效的方法来应用前人最伟大的工做,或者只要能避免犯下常见的错误,这种状况就会发生。咱们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的,而不是掌握深奥的。咱们历来不去试图成为很是聪明的人,而是持续地试图别变成蠢货,长此以往,咱们这种人便能得到很是大的优点。
(2001年~200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摘录)
说明:
总结一下就是几个关键因素:
1)吸收前人证明的经验。
2)应用前人伟大的工做。
3)避免犯下常见的错误。
4)试图别成为蠢货,而不是试图成为很是聪明的人。
3.伯克希尔和西科的股票价格
咱们但愿伯克希尔和西科的股票价格和咱们认为它们的固有价值相差不要太远。
若是股价升得过高,咱们就会呼吁它降下来。并不是全部的美国企业都这么作,但这是咱们的作事方式。
我可不想回到GO(起点)。我是从GO走过来的。咱们的许多股东把大部分净资产都投在伯克希尔了,他们也不但愿回到GO。如今不少人彷佛认为企业CEO的责任就是让股票价格上涨。这种观点致使了各类各样的愚蠢行为。咱们会实话实说,值多少就说多少。
(2001年~200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摘录)
说明:
芒格认为股票的价格应该真实的反应企业的价值。他并不但愿股价过高,而是但愿能围绕着价值波动。这也是价值投资的重要理念之一:价格老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那些靠情绪和炒做让股价能短时间上升的股票,最终股价老是尘归尘,土归土。
在<巴菲特之道>中,巴菲特把股价与企业价值比做主人与狗的关系。主人遛狗,狗有时候跑在主人前面,有时候停在主人后面。可是因为牵着绳子的关系,狗只能在主人附近先后走动。在这里主人就是企业价值,狗就是股票价格。
股价像狗同样,有时候因为贪玩会跑开。但最终会被主人拉回到身边,这就是股价上下波动。
4.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
表面上看,再保险是一种过分竞争的生意,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保险合同的签署和赔付之间有很大的时间差,因此投保人必须评估保险公司将来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在这方面,咱们信誉良好,拥有必定的优点,不过这种优点原本应该更大的。
用很低的成本让浮存金以可观的速度增加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无论怎么样,咱们想要作到这一点。我曾经为咱们的浮存金的增加和成本感到惊讶。咱们获得了几十亿美圆的浮存金,而所支付的利率比国债的利息还要低,这真的太好了。
(2001年~200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摘录)
说明:
在上面其实也已经简单介绍过保险的商业模式。经过保险业带来的浮存金(低成本现金流),进行投资得到更大的利润回报。正是这样的商业模式,让伯克希尔越作越大。
巴菲特的成功,不仅是他投资有多么成功,而是创造了成功的商业模式。
伯克希尔公司是个构建精密的大厦,但不复杂。它只有两个部分:企业运营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的资原本自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以及非保险业务的盈利。
其实这里揭示了一个很是牛的商业理论。保险业为伯克希尔带来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现金流。伯克希尔用于投资及发展实业,伯克希尔的成功又为保险业提供了稳定性的支付保障和信誉保障。
你们买保险通常都会选择实力比较强的大型保险公司,由于他们有持续的经营能力和比较强的赔付能力,是这个道理把。
5.分割伯克希尔的股票以创造出更多的流动性
有人认为可交易的普通股票的流动性对资本主义贡献极大,我以为这种观念大可能是胡说八道。流动性给咱们带来了这些疯狂的泡沫,因此它的问题和好处同样多。
(巴菲特插话说:伯克希尔股票平均天天的成交额为5000万美圆,因此若是人们想把它卖掉,根本不会遇到问题。‛)
但咱们正在努力让更多的人拥有这只价格如此高昂乃至流动性成了问题的股票。
说明: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认真阅读,我在上面介绍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的时候,在30万美圆/股后面备注了“拆股后”。
是的,30万美圆/股只是伯克希尔.哈撒韦_A的股价。因为伯克希尔股价太高,致使股票交易流动性存在问题。不少投资人由于高昂的股价望而却步。想要买1股都要30万美圆,普通人大概拿不出这个钱把。
因此为了保证股票流通的稳定性,伯克希尔.哈撒韦进行了拆股。拆股在美国比较常见,例如谷歌、Facebook、Wayfair、zillow等。
当一只股票的价格较高,影响股票的交易量,影响投资人(尤为是散户)的购买欲望致使交投清淡。这时股份公司就会考虑将股票拆股,分割股票后,股东权益不变,公司的总市值也不变。
经过了解伯克希尔的商业模式,理解其企业价值的成长,反应在伯克希尔股价上涨,这也是价值投资的本质。学习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