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空格分隔): Network Principle Summary算法
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创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 网络协议(协议)
。数据库
网络层的基本功能是:路由选择
和分组转发
。安全
设网络中路由器使用RIP协议,路由器B的当前路由表如表1所示,B收到从路由器C发来的路由信息如表2所示。试给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
表1:服务器
目的网络 | 距离 | 下一跳路由器 |
---|---|---|
N1 | 7 | A |
N2 | 2 | C |
N6 | 8 | F |
N8 | 4 | E |
N9 | 4 | F |
表2:网络
目的网络 | 距离 |
---|---|
N2 | 4 |
N3 | 8 |
N6 | 4 |
N8 | 3 |
N9 | 5 |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异步
目的网络 | 距离 | 下一跳路由器 |
---|---|---|
N1 | 7 | A |
N2 | 5 |
C |
N3 |
9 | C |
N6 |
5 |
C |
N8 |
4 |
E |
N9 | 4 |
F |
试说明IP地址61.149.143.20的类型及该类地址标识的有效网络数和主机数。若该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192.0.0,求出该IP地址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性能
(1)该地址为A
类IP地址;
有效网络数:126
个;
有效主机数:16777214
个。编码
(2)网络地址: 61.128.0.0
加密
某个单位的网络由4个子网组成,其结构以下图所示,其中各主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下表中所示。操作系统
主机编号 | IP地址 | 子网掩码 |
---|---|---|
主机1 | 202.99.98.18 | 255.255.255.240 |
主机2 | 202.99.98.35 | 255.255.255.240 |
主机3 | 202.99.98.51 | 255.255.255.240 |
主机4 | 202.99.98.66 | 255.255.255.240 |
(1)请完成路由器R3到4个子网的路由表(将结果填入所给表格的对应位置!);
目的网络 | 子网掩码 | 下一跳 |
---|---|---|
202.99.98.16 |
255.255.255.240 | R2 |
202.99.98.32 |
255.255.255.240 | R2 |
202.99.98.48 |
255.255.255.240 | net3 |
202.99.98.64 |
255.255.255.240 | net4 |
(2)若主机1发送一个IP数据报到主机4,则该IP数据报到达路由器R1时,查表转发的下一跳地址是202.99.98.33
;该IP数据报到达路由器R2时,查表转发的下一跳地址是202.99.98.50
。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经过URL
标识被操做的资源。
移动Ad Hoc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兼有路由器
和主机
两种功能。
ATM采用的是异步 时分复用
方式工做。
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通常经过确认和重传
机制保证。
IPv6把IP地址的长度增长到了 128
比特。
提供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协议转换的网间链接器称为网关
。
某网络拓扑以下图所示,路由器R1经过接口E一、E2分别链接局域网一、局域网2,经过接口L0链接路由器R2,并经过R2链接域名服务器和互联网。R1的L0接口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1接口IP地址是130.11.120.1,R2的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
请完成如下问题(凡是涉及IP地址、子网掩码处,都应写为点分十进制):
(1)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划分为2个子网,分别分给局域网1和局域网2,每一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数很多于120。则子网划分的步骤与结果以下:
从8位主机号中取出 1
位做为子网号,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分为2个子网:子网一、子网2,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和局域网2;
子网1(编号小):子网地址为202.118.1.0
,子网掩码255.255.255.128
,广播地址 202.118.1.127
;
子网2(编号大):子网地址为202.118.1.128
,子网掩码255.255.255.128
,广播地址202.118.1.255
;
(2)局域网1中可分配给主机的最小一个IP地址202.118.1.1
;最大一个IP地址为202.118.1.126
;
局域网2中可分配给主机的最小一个IP地址为202.118.1.129
;最大一个IP地址为202.118.1.254
;
(3)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202.118.3.2
;路由器R2的L0接口的IP地址202.118.2.2
。
设某路由器创建了如表所示的转发表:
目的网络 | 子网掩码 | 下一跳 |
---|---|---|
128.96.39.0 | 255.255.255.128 | 接口0 |
128.96.39.128 | 255.255.255.128 | 接口1 |
128.96.40.0 | 255.255.255.128 | R2 |
192.4.153.0 | 255.255.255.192 | R3 |
*(默认) | R4 |
此路由器能够直接从接口0和接口1转发分组,也可经过相邻的路由器R二、R3和R4进行转发。现共收到5个分组,请根据分组的目的节点IP地址,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目的节点IP地址 | 下一跳 |
---|---|
128.96.39.10 | 接口 0 |
128.96.40.12 | R2 |
128.96.40.151 | R4 |
192.4.153.17 | R3 |
192.4.153.90 | R4 |
如图所示:
请按照下表前面三行的网络规划思路,继续规划网络,填写下表其他的部分:
网络归属 | 地址块(CIDR记法) | 关键部分的二进制表示(后面加*) | 可容纳主机数 | 题设主机数 |
---|---|---|---|---|
公司 | 192.77.33.0 /24 | 192.77.33.* | 254 | |
LAN1 | 192.77.33.0/26 | 192.77.33.00* | 62 | 50 |
LAN3 | 192.77.33.64/27 | 192.77.33.010* | 30 | 30 |
LAN6 | 192.77.33.96/27 |
192.77.33.011* |
30 |
20 |
LAN7 | 192.77.33.128/27 |
192.77.33.100* |
30 |
20 |
LAN8 | 192.77.33.160/27 |
192.77.33.101* |
30 |
25 |
LAN2 | 192.77.33.192/28 |
192.77.33.1100* |
30 |
10 |
LAN4 | 192.77.33.208/28 |
192.77.33.1101* |
14 |
10 |
LAN5 | 192.77.33.224/29 |
192.77.33.11100* |
6 |
4 |
WAN1 | 192.77.33.232/30 |
192.77.33.111010* |
2 |
2 |
WAN2 | 192.77.33.236/30 |
192.77.33.111011* |
2 |
2 |
WAN3 | 192.77.33.240/30 |
192.77.33.111100* |
2 |
2 |
三个网络经过两个路由器相连,参数配置如图所示。
(1)请按下表指定格式,填写路由器R1的路由表;要求按目的网络ID的升序排列。
目的网络(点分十进制) | 子网掩码(点分十进制) | 下一跳地址(IP地址或接口编号) |
---|---|---|
128.30.33.0 |
255.255.255.128 |
接口 0 |
128.30.33.128 |
255.255.255.128 |
接口 1 |
128.30.36.0 |
255.255.255.0 |
128.30.33.129 |
(2)若R1收到一个目的地址为128.30.36.12分组,则其转发下一跳地址是128.30.33.129
。
当网络中的“拥塞”严重时可能会致使通讯业务陷入停顿的现象称为死锁
。
下列域名中不属于通用顶级域名的是( C )
A.net
B.com
C.int
D.edu
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中不包括(A)
A 按安全需求划分
B 按MAC地址划分
C 按交换端口号划分
D 按第三层协议划分
防止数据不受主动攻击(数据的伪造和变更)的保护措施称为 (D)
A 报文摘要
B 公钥加密
C 数字签名
D 报文认证
局域网LAN通常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C);
A 高速方式
B 无线传输方式
C 广播方式
D 存储-转发方式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所使用的端口号是(D)
A 25
B 53
C 110
D 161
IP对输入数据报的处理分为主机对数据报的处理和(C).
A 网桥对数据报的处理
B 交换机对数据报的处理
C 网关对数据报的处理
D 转发器对数据报的处理
实现局域网高层功能的是(A)
A 局域网操做系统
B 应用层协议
C 网络管理协议
D 网络服务器
网络标识域为14位的IP地址类型为(B)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可用于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方案是(B)
A 前向纠错
B 滑动窗口机制
C 拥塞控制
D 三次握手机制
下列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中数据链路管理功能的是(A)
A 创建链接
B 流量控制
C 帧的同步
D 差错控制
帧中继节点参与的数据链路层功能中不包括(D)
A CRC校验
B 帧的定界
C 0比特插入
D 流量控制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通常来讲IP提供(B)
A 应用层服务
B 网络层服务
C 传输层服务
D 物理层服务
将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的是(C)
A 应用层
B 传输层
C 网络层
D 物理层
下列关于域名系统DNS的表述错误的是(A)
A DNS是一个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B 域名的各份量之间用小数点分隔
C internet域名由DNS统一管理
D 域名中的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若采用HDLC规程发送的数据为1011111010111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应为(A)
A 101111110111110
B 1011111010111110
C 101111101011111
D 1011111011111100
局域网IEEE802标准中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C)
A 字节计数法
B 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C 违法编码法
D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在物理信道传输数据时产生差错的主要缘由是(D)
A 未能实现帧的同步
B 未作差错校验
C 差错控制方法不当
D 冲击噪声
文件传输协议FTP使用的默认端口号是(A)
A 21
B 23
C 25
D 80
采用广播信道通讯子网的基本拓扑中不包括(D)
A 树形
B 总线形
C 环形
D 网状形
因特网的标准都具备的一个编号是(C)
A ITU编号
B EIA编号
C RFC编号
D ISO编号
下列关于因特网互连层功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 负责IP寻址
B 分割和组装数据包
C 路由选择
D 保证服务的可靠性
下列路由算法中,属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是(B)
A 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C 泛蛇路由选择算法
D 基于流量路由选择
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参考模型互连层协议的是(D)
A ICMP
B UDP
C RARP
D ARP
OSI参考模型中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是(C)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普遍的交换技术是(C)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线路交换
下列关于交换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电路交换适用于猝发式通讯
B 报文交换不能知足实时通讯
C 报文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
D 分组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讯
下列关于环形拓扑优势的表述中错误的(D)
A 电缆长度短
B 网络性能稳定
C 可以使用光纤
D 故障检测容易
TCP协议是面向链接的,但TCP使用的IP协议倒是无链接的。这两种协议都有哪些区别?
IP协议提供的是不可靠的、面向非链接的服务。
TC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链接的服务。
TCP协议实现的是主机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IP协议只实现主机之间的通讯。
TCP协议是以IP协议为基础实现的,给应用层提供服务;
IP协议为TCP协议提供服务。
IP协议负责将数据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外一台主机,而TCP协议保证传输的正确性。
子网划分
图示为一个利用以太网交换机链接而成的局域网,若是它们运行TCP/IP协议,并且网络管理员为它们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图所示,请问:
(1). 这些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直接访问吗,为何?(或哪些计算机之间能够直接访问?哪些计算机之间不能直接访问?)
各计算机的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240,计算机A与E的子网地址为192.168.1.32,计算机B、C、D的子网地址为192.168.1.48。所以计算机A和E能够直接访问,计算机B、C、D之间能够直接访问。
(2). 若是以太网交换机换为以太网集线器,而保持计算机的配置不变,状况会发生变化吗?为何?
因为集线器不能分隔子网,所以这些计算机实际上处于同一子网中,它们之间均可以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