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讨论一种通讯网,不外乎网路结构,信令方式,编号方式,计费方式,通讯质量。 任何通讯网都离不开信令系统. 它能够知道终端、交换系统及传输系统协同运行,在指定的终端之间创建临时通讯信道,并维护网路自己正常运行。通讯网中采起何种信令方式,与交换局采用的控制技术密切相关。随着交换技术的由步进制、纵横制向程控制发展,信令系统也从随路信令向公共信道信令发展。 我国目前的通讯网是数模混合的,因此我国目前的信令系统也处于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并存,随路信令逐步向公共信道信令发展的阶段。 按照信令的信道来分类,信令能够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随路信令: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随路信令称为中国1号信令系统。东进数字中继卡TC-30E1/60E1 , D320/640 SS1 支持该信令系统。 公共信道信令: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的信令方式。一般用于局间。目前我国采用的公共信道信令就是中国7号信令。东进7号信令卡支持该信令系统。 7号信令的特色是:信令速度快,具备提供大量信令的潜力,具备改变和增长信令的灵活性,便于开放新业务,在通话时能够随意处理信令,成本低。目前获得普遍应用。CCITT自1980年提出7号信令黄皮书,前后屡次修正,至1993年提出白皮书。 中国7号信令规范于1990年8月实施,该规范是以CCITT于1988年颁布的蓝皮书为参考制订的,只在电话网中使用,即只采用了消息传递部分(MTP)和电话用户部分(TUP)。 什么是数字中继 数字中继是一个E1接口(又称一个PCM),是一对引自程控交换机的同轴电缆线,在电缆线上数据传输速率是2.048 Mbps,能够同时容纳32时隙*64Kbps的语音数据。 当E1用于七号信令时,在32个时隙(Time Slot)中,第0时隙被用做帧同步信息,通常使用第16时隙做为7号信令的通道,其他30个时隙被用做语音通道。 在有些系统中,有时也使用非16时隙来做为7号信令的通道。东进公司的D320E1/640E1 SS7卡目前只支持第16时隙的7号信令。 E1 帧结构 在数字中继电路中,数据按字节构成帧(Frame)。每一个帧256个BITS,每一个通道一个字节。如图1所示: 图1 E1帧结构 E1 的时隙编号从0到31,该编号与东进数字中继卡D320E1/D640E1中的中继通道的对应关系参见下表: 注意:D320E1/640E1的中继通道号与E1的时隙并不是一一对应。时隙0含有同步信息,时隙16为7号信令通道。 7号信令的功能级结构 7号信令系统在设计上的特点主要是功能的模块化和通用性。我国在80年代中期开始对7号信令进行研究、实施和应用。本页介绍中国电话网采用的7号信令方式的功能级结构和信令单元格式。 7号信令四级结构: 各级的主要功能是: 第一级L1:为信令传输提供一条双向数据通路,规定了一条信令数据链路的的物理、电气、功能特性和接入方法。 第二级L2:规定了在一条信令链路上传送信令消息的功能以及相应程序。第二级和第一级共同保证信令消息在两个信令点之间的可靠传送。 第三级L3:在消息的实际传递中,将信息传至适当的信令链路或用户部分;当遇到故障时,完成信令网的从新组合,当遇到拥塞时,完成控制信令流量的功能及程序,以保证信令消息仍然可以可靠传送。 第四级L4:控制各类基本呼叫的创建和释放。 注意:第四级用户级与咱们一般所说的用户是不一样的,一般说的用户通常指终端,如电话用户就指话机,而7号信令的用户级是指它做为消息传递部分(MTP)的一个用户,如电话用户部分(TUP),它不是终端,而是在交换局内的7号信令设备的一部分。 按照CCITT No.7信号方式的功能级结构,东进公司D320E1/D640E1 SS7卡目前实现了消息传递部分(MTP)和电话用户部分(TUP)两部分。 下一节将阐述 信令单元格式: 7号信令采用数字编码的形式传送各类信令时,是经过信令消息的最小单元--信令单元(SU)来传送的。因为信令消息自己的长度不相等,如摘挂机等监视信令较短,而地址信令则较长,故采用不等长的信令单元,它是由若干个8位位组组成的。 按照信令单元的来源不一样,能够分红三种信令单元: 一、由用户产生的可变长的消息指令单元(MSU),用于传递来自第四级的信令消息或信令网管理消息。 二、来自第三级的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用于链路启用或者链路故障时,表示链路的状态。 三、来自第二级的插入信令单元(FISU),也称填充信令单元,用于链路空或链路拥塞时来填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