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如今就开启CodeMonkey的趣味编程之旅。
编程
什么是变量?顾名思义,变量就是能够变化的量。
app
和变量相对的是常量,即不可变化的量。例如数字一、2.5等等,它们都是常量。
设计
在使用变量以前,咱们首先要给变量取一个名字,这样咱们才能使用这个变量。
code
变量名只能使用数字、字母和下划线,而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blog
例如,d是一个合法的变量名,而2d则是不合法的,它不能用做变量名。
get
在定义变量的同时,咱们通常都会对它进行赋值,这一过程也称作变量的初始化。
it
d = 2 # 定义一个名字为d的变量,将其初始化为2class
以上语句即定义了一个名字为d的变量,它的值是2。
变量
咱们能够把变量想象成是一个盒子,在它里面存放着数据(2),为了方便查找,咱们在盒子外面写了一个d,用来表示这个变量的名字。
进阶
当咱们之后须要用到这个盒子里面的数据时,咱们只用写出盒子的名字d就好了。
step 2*d
由于变量d里面存放的是数据2,因此,上述语句等同于:
step 4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我为何不直接写成 step 4 , 这样不是更加地简单明了吗?
你说得没错,在这里确实体现不出使用变量的优势。如今,让咱们看一个例子,你就知道变量有多么大的用处啦!
下面是我设计的一个关卡,用于说明为何要引入变量这一律念。请看下图:
上图右侧给出了最直接,同时也是最笨的解题方法。
若是忽略每次移动的步数的差异,那么,这段代码是可使用times循环简化成以下的形式的:
12.times ->
....step d # 请先忽略这个d
....turn left
可是关键问题是,因为每次移动的距离都是不同的,因此无法直接写成上述形式。
因此,咱们引入了变量,有了变量,这可就好办了。
很明显,小猴子每次移动的步数都是递增的,它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走2步。
因而,咱们能够定义一个变量,它的名字是d,咱们用它来表示每次小猴子移动的距离,并给它一个初始值2。
每移动一次以后,让变量增长2。
这样,咱们能获得了如下的代码:
d = 2 # 定义变量d,赋初始值2给它
12.times -> # 将如下的代码循环执行12次
....step d # 小猴子移动d步
....d = d + 2 # d递增2
....turn left # 小猴子左转
怎么样,再对比一下上图的笨办法,这样写是否是顿时简单清爽好多啦?
来看一看运行结果:
这就是为何要引入变量的缘由,你如今了解了吧?
好了,本章内容就到这里了,赶忙利用本章所学知识去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