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任务 | 计划时间 |
---|---|
项目选题 | 第七周 |
需求分析 | 第八周 |
安排分工 | 第九周 |
具体编写 | 第十,十一,十二周 |
优化完善 | 第十三周 |
模块名 | 具体内容 |
---|---|
登陆注册 | 实现用户注册登陆 |
我的信息 | 用户登陆后可在此界面查看本身的信息,并可设置昵称头像等 |
设置模块 | 设置app界面底色,护眼模式,日夜模式,字体大小等 |
任务板块 | 任务发布的区域,对任务的更新和已完成任务的处理 |
成员 | 分工 |
---|---|
张泽宇 | 产品经理 |
李至恒 | 产品经理 |
黄皓 | 原型、UI |
孙庭鑫 | 原型、UI |
沈鸿骁 | 前端 |
刘伟楠 | 前端(队长) |
蔡嘉懿 | 前端 |
江斯强 | 后端 |
杨蓝宇 | 后端 |
林易丰 | 后端 |
位置 | 待办事项 |
---|---|
产品经理 | 分析用户对软件的不一样需求,并表达给原型处 |
原型设计 | 根据产品经理的要求设计出美观友好的界面,完善各项功能的ui |
前端 | 完成登陆注册模块、搜索模块、三大功能模块前端,我的信息模块开发 |
后端 | 完成后端开发,接口设计,服务器处理 |
负责人 | 任务 | 工做量比例 |
---|---|---|
刘伟楠 | 答辩演讲 | 10% |
孙庭鑫 | 撰写博客,原型设计 | 13% |
沈鸿骁 | 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 8% |
李至恒 | PPT制做 | 10% |
江斯强 | 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 8% |
蔡嘉懿 | 绘制UML类图、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 14% |
黄皓 | 原型设计、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 11% |
林易丰 | 问题记录与评分 | 8% |
张泽宇 | 评审表制做 | 10% |
杨蓝宇 | 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 8% |
使用StarUML制做思惟导图,用例图,活动图,状态图,类图;使用WPS制做ER图、燃尽图。html
便捷美观,短期内就能将想法很好的用图形表示出来前端
1.本组最终答辩得分 :53.41
2.其余小组未对咱们组提出问题。
3.修改分析报告,其中UML类图作的比较简单,已将UML类图细节化。后端
https://pan.baidu.com/s/1-we8YjzW-ui30-mHz0sD3Q
k2r0服务器
为了肯定合适的风格,前期成员们的想法各有不一样也各有优缺难以统一。小组成员对于工具的使用还不熟练
作出哪些尝试
为了选出最佳的ui,成员各自完成了几个简单的界面在群里投票选择。各自花了不少时间自学工具app
是工具
你们好才是真的好
加强组员的合做和相互学习学习
Personal Software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
Planning | 计划 | 45 | 50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须要多少时间 | 30 | 40 |
Development | 开发 | 100 | 50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70 | 80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30 | 20 |
·Design Review | ·设计复审 | 30 | 10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30 | 45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260 | 300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30 | 40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0 | 0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0 | 0 |
Reporting | 报告 | 60 | 50 |
·Test Repor | ·测试报告 | 30 | 50 |
·Size Measurement | ·计算工做量 | 15 | 2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过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80 | 60 |
· 合计 | 810 | 815 |
第N周 | 新增代码(行) | 累计代码(行) | 本周学习耗时(小时) | 累计学习耗时(小时) | 重要成长 |
---|---|---|---|---|---|
1 | 200 | 200 | 10 | 10 | 掌握新技能,加强组员的合做和相互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