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今互联网是否还有机会类的价值文章,为何有人掉进互联网创业的坑里,可能由于ta不懂这些

 --也是带着问题看这篇文章的,面临BAT时代的互联网创业者如何带领本身的公司存活成长,本文有些理念颇有意思,前辈企业家是抓住机会干企业,现代化是发现问题最早解决干企业,最难的、同仁意愿不强的大问题才是革命似得机会。html

如下原文:数据库

本文来自虎嗅:https://www.huxiu.com/article/158629.html。大数据

 

卫哲先生是前阿里巴巴B2B公司的CEO、百安居中国区前总裁,目前是嘉御基金的创始人,投资的案例有房多多、微贷网、500彩票网等此类信息。如下为卫哲先生前两天在「阿里老友会」作的关于创业方法论的分享。
spa

 

本文卫哲分析了互联网创业的立足之本,准备或正在创业的你,可能须要这些。最后他还为你们提供了两个下一波有创业机会的行业。 htm

 

 

1、三平方千米效益资源

 

如今不少O2O到家服务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没有注意到物流与广告成本。rem

 

物流成本在传统行业中占10%,O2O却没有考虑这一刚性比例,这也是目前O2O持续烧钱、没法挣钱的缘由。互联网本应是最精准、营销成本最低的,而如今这种烧钱现象却违反了商业本质。产品

 

不少企业融资以后都要冲规模、冲客户数量、冲日单量等,可是咱们要意识到:规模不等于效益。这能够用「三平方千米效益」理论解释。it

 

什么叫三平方千米效益?首先,咱们来看最小的一级——「三平方千米效益」。举个例子,若是我在虹桥上海浦西,如今想吃碗面,那浦东最好的面馆能送过来吗?确定送不过来,送过来讲不定我都不饿了,因此对我来讲,只有这三平方千米的面馆和我有关。反过来对这个面馆也同样,这个面馆据说你的平台一天能够作一百万单,但是这和面馆有什么关系?面馆仍是一天作50单。因此平台大对消费者和商家都没有意义。这就叫「三平方千米效益」。电商

 

你可能有几笔生意不赚钱,但你每个三平方千米的做战单位必须赚钱。你不能说我每个三平方千米都不赚钱,一百个三平方千米合在一块儿才赚钱。

 

 

2、同城规模效益

 

什么是「同城规模效益」?58同城的租房服务是最好的例子,好比我浦东有套房子,可能浦西的人会来租,此时,创业者把一个城市作透是有意义的。「同城规模效益」也必须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区域都赚钱。

 

与「同城规模效益」相对的是,相似于淘宝、京东、去哪属于「全国规模效益」,而美团、大众点评虽然是一家全国性公司,但它们的规模效应倒是同城的。因此,当初美团和大众点评竞争时不去比较天天全国有多少订单,而是每一个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只有电商类,产品类才是全国规模效应,由于9.9包邮的商品能够走遍全国,把全国的量聚在一块儿后去和上游供应商谈才有意义。

 

创业者要常常问本身:你是哪一种规模效应?而后根据这种规模效应去作事。但最近创投界、风投界有一种很很差的风气,不少创业者说天使轮拿到钱,我要把模式走通;A轮我要作好北上广深;B轮我要覆盖二线十五个以上城市。而后呢?而后C轮就死了。

 

这是由于绝大部分公司不须要作十五个城市,甚至北上广深都没有那么重要。如何才能在一笔交易里把物流成本和广告成本压缩到最低对他们是最重要的。

 

若是创业者要将这些成本降到最低,就须要把密度作起来。让快递员在一栋楼里面送10碗面,你给他两块钱一单他就会干;但若是你让他在整个浦东送10碗面,没8块绝对干不了,由于他一个中午只能送几单而已。这就是密度的效应。

 

3、留住用户

 

烧钱时必定要问本身,我烧的钱流向了哪里?用户有没有留下?

 

不少创业者烧钱只看订单——有钱就有订单,可是有订单是没用的,由于一旦中止烧钱,订单就没了。只有烧钱后,留下了用户才有意义。

 

什么是用户?即三个月留存率有多少,不少平台只有10%。创业者用烧钱的方式把一百个用户圈进来,但三个月后只剩10%。

 

所以,一根蜡烛不能烧两头。两头烧即买家卖家一块儿补,财务报表里面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一块儿烧。但补贴卖家是不对的,相似滴滴,它不能补贴司机,补贴乘客才有道理,由于创业者须要改变的是乘客的习惯,而司机是在售卖本身的时间和服务,你给他生意作,他就会有钱。

 

B2C模式须要分析补贴哪一端是合理的。阿里巴巴历来没给卖家、供应商免费过,由于他们是作生意的,若是他们能在平台上作成生意就应该对他们收费。

 

 

4、提升行业效率

 

凡是作不到提升用户体验和企业、行业效率的O2O都是耍流氓,并且这两个次序也不能错。

 

首先是用户体验,创业者永远不能忘记用户第一。若是用户体验没有因O2O而发生改变,这种O2O模式就没有意义。

 

可是,也要注意到,也许有些O2O的用户体验看起来很好,却没有提升行业效率。好比上门按摩、上门送水果这种模式,商家送货上门,用户不用本身去超市,看起来用户体验很好,却没有让企业甚至行业的效率所以而提升,甚至效率是降低的。

 

好比说河狸家,上门服务时,手艺人天天能作2~3个订单,但若是在店里,他们天天能作6~8个订单。此时,虽然房租因O2O省掉了,但每一个人天天的产出却在降低,整个行业的效率是下降的。

 

5、多、快、好、省

 

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很简单——多、快、好、省。

 

当年淘宝起家靠多、省两个字,好、快作得差。正由于淘宝送货不够及时,因此京东来了,他一来就打快和好两个字。

 

再说一个更极致的例子,最近从雷军开始,好像全世界创业者都忽然要学一个叫Costco(投资人说注:Costco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成立以来即致力于以可能的最低价格提供给会员高品质的品牌商品)的公司。Costco是把好和省作到了极致,牺牲了快和多。与沃尔玛相比,Costco在美国须要开一个多小时车才能到,里面的商品只有四千多种,而沃尔玛却有两三万种。

 

全部创业者要问本身,你要舍弃什么,留下什么?若是四个都想作到,就可能一个都作不到。固然,你要作的是阶段性取舍,而不是永远放弃。但至少在一开始你要问本身:解决行业问题和用户痛点时,你想先解决哪一个字?对于不少作O2O、作到家服务的创始人,若是你问他首先要解决什么?他说快,但解决快的时候,他说我还要多,那他确定作不了。

 

多、快、好、省里面,若是能作好一个字,你不输;作好两个字,你能赢;想作三个字,你快输了;想四个字都作,你确定输了。

 

 

6、广、深、高、速

 

刚刚总结的是消费者的四个维度,作企业也有四个维度:广、深、高、速。

 

阿里系出来的创业者有些特质,高通常都有,不少同窗创业初期高度就很高;速度也有,上个月见面团队有10我的,过一个月再见面团队就有了100我的;广度也有,惟一作的不够的是深度。

 

2005年,阿里在全国只有江浙沪三个区,可是咱们在这三个区下面作得很深、很密,让别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好比像浙江,咱们作了余姚,慈溪,宁波等城市,每一个城市下面还作到了镇。

 

由于阿里已经有足够的深度了,因此才能够跑广度、拉速度。但不少创业者没有经历过最初活下来的时候,而要活下来就必定要作深度,要把不少产品线砍掉。

 

一个老同窗曾跟我讲,当年阿里产品有好多,后面只剩下一两个,但正是由于咱们作深了这一两个产品,咱们才活下来了。而今天我看到不少创业者,只作好了广、高、速三个字,却没有作好深度。

 

有些商业本质是互联网决不能改变的,咱们要去理解它、尊重它。好比创业第一件事首先要活下来,而要活下来就必需要有本身的一亩三分地,作好深度,也即密度。

 

 

7、经营用户

 

我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是实现了「五位一体」:人、机器、时间、地点、支付,五位一体。五件事合在一块儿,最可怕的诞生了一件事,就是把社会的剩余资源释放出来。

 

好比滴滴出行、美国的Uber,它们为何估值高?滴滴把闲置的出租车司机的时间更高效地释放出来,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被精准地释放。两个闲置资源一叠加,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如今有些创业者还在坚持运营产品,尤为是传统行业的创业者,而实际上产品是给人使用的,以前可能你不知道如何去找到用户,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出现之后,让你有机会能第一时间接触到用户,因此互联网时代最应该经营的是用户,而不只仅只是停留在运营产品上。

 

我以前在传统行业,别人问我卖多少马桶,我能够告诉他总量,可是问我卖给了哪些人,我却并不彻底清楚。后来进入阿里巴巴,我体会到互联网经济与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经营更多的是经营人。

 

物理学上有一个公式:E=MC²,但从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角度来理解会有新的含义。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公式:E=MC²,经济=商品×人²。其中的C(用户、消费者、人)的二次方是让商业的原子弹爆炸的关键。若是咱们只会经营商品,而不会经营人,企业的发展就极可能被卡在这儿。

 

经营人不只仅包括客户,它是指全部与你的商业行为有关系的人,固然也包括经营你内部的人。合伙人文化的核心所在,是你在用心去经营内部的每一个人。

 

640.jpeg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公式:E=MC²,经济=商品×人²。

 

 

8、让企业在线

 

另外创业者业也应思考,你的企业在不在线?你的客户都在线了吗?你的员工都在线了吗?你的员工和客户的那个交互界面在线了吗?你的产品在线了吗?

 

由于互联网上没什么秘密,在线化之后企业经过平常数据的采集,对于用户的各类生活习惯、消费偏好、购买能力等等均可以创建起一个巨大的大数据库,也许不能马上转化为效益,可是未来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一个好的互联网公司,用户要讲的是两件事,第一叫黏性,第二叫属性。这是互联网的两性关系。好比墨迹天气,黏性很强的,用户天天第一看的是天气,最后看的也是天气,黏性很强。可是,它的属性不强,全部的用户都在看天气,可是墨迹并不能知道用户是谁,甚至连用户性别都不知道。所以,它的含金量就没那么高,由于有黏性没属性。

 

9、寻找最大的问题

 

以前我碰到不少人问我,行业的下一个机会在哪儿。

 

我本身曾听过到这样一句话:“在中国不要去找机会。”我很是赞成这个观点。在中国,聪明人不少,一样一个机会作的人多了就会造成危机。我据说正规的P2P公司有两千多个,硬生生把不少好机会作成供给过剩了。咱们不找机会,可是要找问题,找出的问题最好是够大、够难。

 

跟你分享我看到的大问题:

 

第一,农村的金融服务。在农村作互联网金融,我听到的都是反对的声音。即便在咱们最发达的村,宽带普及率也并不高,物流配送也受限制。2000年阿里巴巴刚起步,物流、信息流不少都亟待解决。现在在新常态的推进下,农村这么大市场,够大、够难,你把这些事情作起来,就是机会。

 

第二,B2B市场。移动互联网对企业服务改造尚未开始,为何?由于这存在很大困难,有多少企业习惯使用互联网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对外交易?B2B市场够大,但任何一个行业互联网基础都较弱。阿里巴巴也是历经15年的探索才走到今天,阿里巴巴第一天作电子商务的时候,马云被别人当成骗子。

 

我想今天你们再作互联网金融是幸福的,没人会被说成骗子。互联网金融可作的事不少,中国在过去由于整体增加,遍地是企业,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很会把握机会。接下来的企业须要寻找你所在地方、行业、人群存在的大问题。

 

够大、够难的事,有没有决心,有没有韧性去作,去解决。新常态尤为是在服务行业,仍是有巨大的问题,有待咱们解决。新的常态上增量经济,存量经济核心是什么,无非是效率,因此移动互联网无论是提出需求,仍是帮助产能,抑或是释放剩余资源,你参与这场革命就是成功者。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