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博客做业

1、快速看完整部教材,列出你仍然不懂的5到10个问题,发布在你的我的博客上。


1)我在《构建之法》中看到这段文字:“结对编程让两人所写的代码不断处于复审的状态,能够提升设计、编码的质量,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对于这段话,我仍是有疑问。到目前为止,个人编程做业都是一我的独立完成,遇到困难时,也只是和同窗口头讨论。从过去讨论的状况上来看,每一个人编码风格不一样,思路多多少少都有差别,一我的要去理解另外一我的的代码是须要时间的。另外一方面,若是结对双方有实力差距,那实力弱的一方无论担任“领航员”仍是“驾驶员”都不会对工做效率有太大帮助。因此我以为,结对编程队友是否应该是一个你熟悉他的代码风格,并且两人水平相近的状况下才能提升效率。
2)我在《构建之法》的16章时。书中讲到。创新没必要要灵光一现,没必要要好的想法,没必要要身先士卒,没必要要领域专家,没必要要技术创新,没必要要成功的团队,那创新到底必须具有什么?
3)在《构建之法》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这几条是做者对做坊的总结,以此来类比中国的软件企业,可是我没法把这些特色与软件企业联系起来。
4)在《构建之法》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文中提到极限编程,可是在本书中我没有找到关于极限编程的详细内容。在个人理解中,没有参与到程序编写的人,要全面地找出程序中的bug是很困难的。因此我比较好奇什么状况可让别人来编写单元测试。
5)第5章软件团队的模式,我感受主治医师模式、明星模式、交响乐团模式都是差很少的,没法分清其中的差异。程序员

2、请问 “软件” 和 “软件工程” 这些词汇是如何出现的?

“Software”:这个单词最先出如今出版物中是由Richard R. Carhart 于1953年8月出版的书籍。1995,Paul Niquette声称他在1953年十月最初创造了这个词,虽然他没能找到任何资料支持他的说法。
“Software Engineering”:是由 Margaret Hamilton 发明的, Hamilton是一个自学程序设计,而且当上 MIT 软件工程测试实验室主任(也就是为美国太空总署 NASA 开发电脑系统的单位)的女性。她在阿波罗计划期间发明了“Software Engineering”一词。

3、你们知道了软件和软件工程的起源,请问软件工程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什么你以为有趣的冷知识和故事?

在程序中bug一词用于技术错误,这一术语最初由爱迪生在1878年提出的,但当时并无流行起来。几年以后,美国上将葛丽丝·穆雷·霍普(Grace Murray Hopper)在她的日志本中,写下了她在Mark II电脑上发现的一项bug。不过实际上,她说的真的是“虫子”问题,由于一只蛾子被困在电脑的继电器中,致使电脑的操做没法正常运行。她将这只蛾子保存在本身的日记本中,并写道“这是我在电脑上发现的第一个bug”。(从未写过bug的程序员可太强辽orz)

4)上网调查一下目前流行的源程序版本管理软件和项目管理软件都有哪些, 各有什么优缺点?

1)Git
     优势:适合分布式开发,强调个体。公共服务器压力和数据量都不会太大。速度快、灵活。任意两个开发者之间能够很容易的解决冲突。离线工做。
     缺点:学习周期相对而言比较长。不符合常规思惟。代码保密性差。
2)Mercurial
     优势:有revset,扩展性,append only的存储结构,易于掌握。
     缺点:功能比Git弱,分支管理不灵活。
4)Trac
     优势:很是灵活,能够为所欲为控制能够和SVN集成
缺点:功能不是很强大。
5.Bugzilla
     优势:定制功能强,能知足更多用户差别化的需求。
     缺点:界面不友好。编程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