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鞋》是社会进步对封建礼教的宣战

咋看《绣花鞋》,很容易让人联想文革盛极一时的手抄地下文学,而月末即将上映的惊悚电影《绣花鞋》,和肃反特工题材的惊悚小说《一双绣花鞋》豪无瓜葛,时代也从解放初期穿越到了建国前夕,地点由雾都重庆移驾江南水乡。时间

时值国共战争最惨烈后期,本来繁华的江南小镇,只留下了身残男人以及妇孺老幼,战争的恐惧用另外一种方式笼罩着江南水乡。就像是今时很多西南山乡,青壮年奔赴城镇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留守。不一样的是,今时的西南山乡,青壮年背井离乡为了养家糊口,而1948年的江南水乡,健全男人都成了战场上手足相残的机器。思考

《绣花鞋》的故事并无锁定鲜血淋漓的战场,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貌似平静和井然的水乡:车夫丁大山的被害,打破了水乡朝不保夕的平衡,同时拉开了故事嫌疑的大网。依据现场六寸半鞋印和一只绣花鞋的线索,乡绅们把凶案的祸首锁定以刺绣著称的苏二(林心如饰),而做案的动机则被定性为通奸。按照家族宗法的旧制,乡民们疯狂地将美丽的苏二沉了“猪笼”。然而死亡的阴云并无就此散去,随之而来的是连续不断的命案,而命案均与绣花鞋有关,甚至有人看见已被沉尸的苏二的飘然出现,恐惧笼罩了水乡……

《绣花鞋》由林心如、莫小棋和惠英红等主演,导演则是因《人在囧途》一时被受赞誉的港籍导演叶伟民。叶伟民九十年代执导《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上位,后拍过《安娜与武林》、《炮制女友》等系列广为人知的行货。2007年,叶伟民与陈可辛联合执导《投名状》,只惋惜光芒都被陈可辛抢尽,直到2010年,叶伟民凭借一部低成本喜剧《人在囧途》四两拨千斤,一时间在国产小片市场激起了好大一朵浪花。

《绣花鞋》并非叶伟民第一部“水乡”电影,早在2005年,叶伟民就曾携手林心如拍摄过一部不太成功的《星光大道》,其中两位主角即是出自江南水乡。叶伟民的《绣花鞋》再度携手林心如,并将镜头对准江南水乡,对准了曾经维系了千百年的家族宗法制度,我猜测,应该是某种故土情结做怪。

相比《绣花鞋》里惊悚故事,我更喜欢故事背后隐匿的几条辅线。

其1、消亡的家族宗法。沉“猪笼”当然不是什么值得传承的文明,但它表明的是千百年来维系乡土平衡的家族宗法。在法治不健全的封建王朝,家族宗法是社会道德的最高制度,即使在立宪的民国,家族宗法依旧还在一些乡土上发挥它的余温。遗憾的是,维系血脉亲缘和乡土平衡的家族宗法1949年后,并无获得与时俱进的改良和救赎,而是当作了新建制的肿瘤,被迅速割除消亡,同时给现在这个六亲不认的时代埋下了伏笔。

其2、被战争阉割的望族。在战争面前,即使是望族也不能幸免。业已没落的沈家兄弟,没法躲避兵祸给他们带来的厄运。二弟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大哥沈宣白所在的74师在孟良崮一役全军覆灭,他虽然侥幸逃出生天忽然返乡,却被战争剥夺了作男人的能力,进而引起了妻子一系列不轨。沈宣白是被战争阉割的人生,而他的家庭亦表明被战争阉割的人性。比起被战争阉割的恐怖,苏二和她的乡亲经历的鬼怪惊悚,那就小儿科了。

可能也是出于我我的偏好,也可能出于审查的尺度,我以为导演对战争的思考和浓郁的乡土情怀并无得以充分展开。而若是把《绣花鞋》当作是社会进步对封建礼教的宣战——苏二被猪笼“猪笼”以后,“害死”她的那些家族宗法表明一个个被“革除”性命——那只能说太恐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尚未获得救赎,就一一在恐惧中死去,这种时代的聚变带来的剧痛恕我没法承受。

载自:www.sinatv.tv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