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ES2019 panel2:消灭水课、锻造金课,金课是怎样炼成的?

全文共1614字,预计学习时长6分钟微信

Panel2 的主题是“中国‘金课’的达成之路”。小芯相信,必定有不少人不解,什么是“金课”。架构

金课是相较于水课而言的,顾名思义,水课是指低阶性、陈旧,教师不用心上的课。那么金科就是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核心课程。学习

为了你每节课“听有所获”,老师们都在精心设计,仔细锻造。人工智能

教材有科学性;教法有激励性;教师有主动性设计

北京大学陈钟教授从北大的计算机系统导论做为案例介绍了本校的“金课”建设。blog

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崇尚小班教学。改革后的计算机系统导论有三个特色,一是由问题驱动向导,二是小班教学,三在教材上,请教材的做者和课程的主办者来教学,具备极强的科学性。在评定方式上,期中期末成绩占比50%,其它成绩占比50%,就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资源

这几方面塑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十多个学生一个班,能够作更好地研究,也更便于老师进行指导。深度学习

课程建设是核心,素质教育是基础监控

哈工大的刘宏伟教授身兼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到处长一职。相较于陈钟教授教学一线的分享而言,陈教授则从全校的总体来介绍“金课”的建设状况。基础

哈工大的培养目标是建设三大致系:即课程体系,素质体系,创新体系。其中课程体系是核心。哈工大的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实践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发展。

在具体的课程中,课程内容交叉,最特别的是哈工大支持本研课程一体化。即本科课程足够好能够选研究生的课程。在授课方式上,多种方式深度学习,主动学习,多重创新。

在课程安排上,注重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以外,英语课、体育课和一些文化素质课十分抢手。尤为是在线课程的设置,学生根据老师教学水平和我的素质进行选课,能够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

5大要素推动高校课程建设

合肥工业大学胡学钢教授直言:高校要想推动课程建设,须要5大要素。 

一,从顶层设计来引领课程建设。因为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致使教学质量四平八稳,没有突破创新。在具体的课程建设时,要知足一线教学须要,创新和完善课程队伍。

二,组织教师队伍来开展。师资不足的问题在普通水平的高校十分严峻。培育人才,首先是教师的供给。

三,借助优质课程提高课程建设。专业分方向,围绕核心课程,设置课程组与课程群。

四,借助已有的国内的高水平的平台,高水平的资源。好比MOOC,推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金课”。

五,把质量监控机制延伸到各个环节,将课程建设的成效放大。

组织、教学和评估,教学是“一条龙”服务

陆军工业大学陈卫卫教授从自身一线教学的整个流程和感悟出发,发表了本身的观点。

教学活动不单单是课堂上50min内的讲课,它能够细分为如下4个问题:

如何组织一节课的教学,学习目标如何撰写?教学内容如何筛选?如何评估教学效果?

组织教学的任务从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到贯穿到结束。是提纲挈领的部分。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等都须要设计和思考。

学习目标上,以bloom模型为例,将课程是定位在上限层,就知足了“金课”的要求。

教学内容方面,能够借助概念图、链表进行内容的筛选和安排。站在整个课程架构的角度,全面审视课程的关联。

教学评估:要保证学习的目标和达成结果之间的“对齐原则”。

学生接受和达成目标,才是”金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秦磊华教授更新了“金课”的概念,他认为真正的金课应该达到“五位一体”的标准即接受度、达成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秦教授特别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接受度和达成度的标准。

所以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课程设计与实施定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要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设计;此外,教材、教案、教学是原著、剧本和导演的关系。教材的科学性,教案的丰富性也比不可少。

留言 点赞 关注

咱们一块儿分享AI学习与发展的干货

欢迎关注全平台AI垂类自媒体 “读芯术”

(添加小编微信:dxsxbb,加入读者圈,一块儿讨论最新鲜的人工智能科技哦~)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