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技术和5G技术的逐步普及,传统的云端集中式处理、数据存储将面临难解的瓶颈和压力。从数据的获取到数据的处理、深度学习,云端必需要在ZT级庞大的数据中进行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同时因为网络带宽的限制、高昂的传输成本和较高的响应延时的问题,设备将不堪重负。编程
从云到边,重心正在转移服务器
从传统单机本地存储,到企业本地数据中心,再从企业本地数据中心,迁移到云端,如今的趋势从云数据中心迁移到更靠近数据源头的“边缘”,网络的计算负载一直都在迁移。网络
边缘计算是融合计算、存储、核心业务的分布式应用。靠近数据边缘,将会大大缩短数据传输延迟等问题,提高应用和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架构
边缘计算和云端计算的关系app
不是说有了边缘计算以后,云端计算中心就会死亡。其实彼此在逻辑上是一种互补关系,愈来愈多的数据处理会转移到边缘设备上,云端将会专一于作中央管理和控制,灵活、弹性的机制去调整系统冗余度。编程语言
边缘计算将改变物联网(IoT), 就像云计算改变企业IT同样。根据Gartner公布的2019十大技术趋势中,边缘计算是其中之一。分布式
在这大趋势浪潮下,其中不乏有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公有云巨头,电信、联通、移动运行商巨头,也有大华、海康、网宿等专业服务提供商参与其中。ide
1,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公有云厂商,会将公有云服务经过AI+IoT进行垂直延伸至边缘端。工具
2,电信、联通、移动等运行商,将会在5G网络建设中进行网络切片化,在全国范围内三大运行商积极推动网络统一化、探索5G网络边缘端虚拟化改造。布局
3,大华、海康、网宿等专业服务提供商经过本身的途径,积极布局本身私有边缘计算网络。
按照IDC的统计数据,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如此大量的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端口数量将是咱们没法估量的,采集的数据至少为ZT级别,这么大的数据不管是处理、传输仍是存储都是不小的挑战。
但有了边缘计算的技术,将有效数据抽离、浓缩、抽象化再进行传输通信,就更利于数据的处理。预计将来超过50%的数据须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储存,边缘计算所面对的市场规模也会愈来愈大。
算力、网络吞吐、数据存储
边缘计算是须要在网络中部署边缘服务器或者能力较强的网关设备,除了具备边端计算能力外、更须要强大的网络吞吐能力以及数据存储能力。能够在边端对数据进行压缩、过滤、特征提取,对数据的暂存或者保持数据需求。以往的边端就不能知足这种高性能需求。
为何容器化会成为边缘计算平台的标准技术?
一、边缘计算应用场景复杂,须要各类智能化能力。边缘网关不一样于传统的网关,只负责数据转发,更重要的要提供各类智能化的能力。
二、边缘计算所须要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多样性。如今编程语言多样趋势,一个系统使用不一样的编程语言来作不一样的场景需求已经是常态,如此之多的分布式边端如何保证环境的一致性。所以,在边缘计算平台使用容器技术便成为一种天然的需求。
三、容器技术日渐成熟。以Docker为主的容器技术和Kubernates(简称K8s)为主的容器编排工具已经在云服务器市场大量使用。技术已逐渐成熟。经过容器技术进行资源的隔离,不只对CPU、内存和存贮的额外开销小、并且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很是快捷,能够在毫秒级开启和关闭容器。
边缘网关、软件开发便利
边缘计算网关除了高算力、高网络性能以外,软件的支持状况更是重要功能。Linux做为开源操做系统,已经普遍应用在各行各业。
下图中核心板,是飞凌公司基于nxp的LS1046A四核处理器设计FET1046A-C 核心板。除了硬件性能突出、可二次定制外。系统同时也支持主流的Linux发行版操做系统。
硬件参数:
一、算力上:四核ARM Cortex-A72架构,主频最高1.8GHz,45000 CoreMark跑分。
二、网络性能:原生支持8 个千兆网络,最高支持2个XFI(万兆网络)接口。
三、高速接口:支持PCIe 3.0(x4)、SATA3.0、USB3.0、UART、IIC等功能接口。
四、同时支持高速COM Express链接器,传输速率可达10Gbps。
软件支持:
支持Ubuntu 18.04 发行版操做系统,带Docker等虚拟化技术。同时支持OpenWrt 发行版操做系统。使用飞凌的LS系列网关产品能够很是方便的构建私有的边缘计算网关应用。
配套的OK1046A-C开发板已将经常使用功能所有引出,为了便于用户使用FET1046A-C核心板进行评估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