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11 月 28 日,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播出的节目“安卓智能手机广告存隐忧”揭露了手机广告行业存在的一些不为人知、但触目惊心的黑幕。很多手机用户在安装APP后,不断弹出各种广告,使人烦扰。有些APP甚至为了获取用户信息,在广告件中植入恶意代码,用于窃取用户隐私等,严重侵犯消费者利益。浏览器
时至今日,移动广告行业健康情况是否依然如故?本文将针对目前广告件发展概况作简要分析。安全
根据艾媒咨询《2013-2014年中国移动广告平台行业观察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广告平台市场总体规模为25.9亿元,同比增加144.3%,预计到2018 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27.1 亿元。面对移动广告市场的迅速发展,移动广告数量也呈现出暴增趋势。根据AVL移动安全团队统计,2014年广告件数量达到500多万个,较2011年增加了250倍左右。图1展现了2011年-2014年每一年捕获广告件的数量状况。服务器
图1 广告件数量变化微信
移动广告平台经过将广告插件内置于手机APP中,实现广告的海量投放及管理,同时使开发者用户流量变现为广告收益,最终造成一个由广告主、手机广告代理商、广告平台、APP开发者、移动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和手机用户构成的移动广告利益链(详见图2)。spa
图2 移动广告利益链插件
移动广告平台在其中扮演了在APP开发者与APP广告主之间的中间角色,经过使广告主投放的广告更加精准有效,让用户获取须要的信息,同时提高开发者的收入并从中获取分红收入而实现盈利。广告主投放广告到APP后,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计费:代理
广告件的展示形式创新不断,从最初的横幅广告形式,向通知栏、插屏、积分墙广告不断升级。据AVL移动安全团队统计发现,目前使用通知栏、插屏方式展示广告的数量也已经超越横幅广告形式。目前广告件的主要展示形式如图3所示。orm
图3 广告件展示形式blog
一些第三方广告平台在向用户推送广告的同时,额外搜集用户的我的信息并上传,虽然其目的自称为统计广告投放的地域、运营商、手机品牌等数据报表,能够帮助广告主更加了解广告受众的用户特性。可是这些手机信息都有可能给被窃取非法利用,给用户隐私带来不利影响。接口
据AVL移动安全团队分析统计,53%的广告件都有上传手机IMEI和IMSI的行为,19%的广告件会上传手机地理位置,15%的广告件会上传手机号码信息,同时还有恶意广告件有上传通信录、通话记录、短信记录等重要隐私信息的恶意行为。
统计广告件其余行为时发现,占比最多的是频繁推送广告和静默下载,会给用户形成流氓推广和资费消耗。对手机安全威胁最高的行为是:伪造、拦截短信和静默安装,虽然占比小,但会给用户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表3统计了广告件的其余行为类型及威胁等级状况。
消耗手机流量是广告件的主要行为之一。广告件除了推送广告时产生流量消耗外,广告件SDK自己体积也较大,运行时会消耗很多流量,同时发现广告SDK更新后体积会增大。甚至有些APP会内置多个广告SDK,这样就会形成用户手机流量的严重消耗。
据AVL移动安全团队统计,使用最多的广告件家族是来自Google的Admob和国内的Waps。图4展现使用最多广告件家族TOP10,及其对应APP总数以及含有恶意代码的APP数量。
图4 广告件家族状况
广告SDK中每每会申请过多权限,可能致使权限滥用。好比,广告SDK中获取的隐私权限会致使手机用户的隐私被非法获取。统计以上十大广告件家族所使用权限状况后,AVL移动安全团队发现国外广告使用权限在3-4个左右,而国内广告SDK则使用权限平均都在6个左右。表4统计以上十大广告家族所申请的权限状况:
从表4的统计数据来看,对用户可能形成较大安全威胁的权限有:
1)RECORD_AUDIO 此权限可以让该应用随时进行录音。
2)CAMERA 此权限可以让该应用随时使用相机,而无需您的确认。
3)ACCESS_COARSE_LOCATION 应用会使用此类服务肯定您的大概位置。
4)INSTALL_SHORTCUT 应用可在桌面上任意安装快捷方式。
5)SYSTEM_ALERT_WINDOW 可在其余程序上显示窗口,有流氓推广的嫌疑。
广告件的恶意行为类型分布比较普遍,几乎涵盖全部恶意类型。其中以频繁推送、私自下载形成的资费消耗最为典型。另外,恶意扣费、远程控制、隐私窃取等行为在后台执行,致使用户较难发现。(《广告件小结》一文详细介绍了广告件中的恶意行为。)
图5 广告件恶意行为类型
在分析2014年恶意代码过程当中,AVL移动安全团队看到一个新趋势:为提高推广效果,大量恶意APP以色情内容为诱饵,不断推送各类广告,从中牟取APP推广费用。详情可参考《2014年移动恶意色情应用研究报告》。
移动广告平台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他们提供的广告SDK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给移动安全带来了必定的风险和隐患。如下举例说明当前广告SDK包含的典型恶意行为。
2014年11月初,媒体曝光iOS版本聚合数据SDK会偷偷上传用户通信录至服务器,随后AVL移动安全团队对比分析Android版本SDK时发现,其一样具备窃取通信录行为,而且在“聚合数据SDK简介”中并未对获取通信录行为作任何说明。
虽然聚合数据已经在新版中更新了SDK,删掉了相应获取上传通信录的代码(详见表5)。可是产品端更新SDK是个漫长的过程,旧版的SDK仍然在收集用户通信录,并且聚合数据服务器上用于接收上传的通信录的接口并无被删掉,仍然能正常处理数据。
Counterclank广告SDK会建立大量桌面快捷方式,修改用户浏览器书签,并获取手机设备等信息,同时修改手机的默认浏览器主页。 详细代码截图以下:
图6 建立桌面快捷方式
图7 添加浏览器书签
Ju6广告SDK会上传用户信息,如 IMEI、IMSI、手机号、地理位置信息等,获取广告信息,采用插入短彩信方式弹出广告,可以伪造短彩信推广广告,给用户形成必定的骚扰。 详细代码截图以下:
图8 伪造短信
图9 伪造彩信
Adtraffic广告可能会在收件箱插入垃圾短信,后台发送短信,拦截短信。 详细代码截图以下:
图10 拦截特定短信
AVL移动安全团队专一于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研究及反病毒引擎研发,提供强大的移动安全解决方案。欢迎关注咱们的微信公众号AVLTeam,咱们会按期发布一些移动安全相关资讯,但愿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log.avlyun.com/?p=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