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316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教材中1.1~1.2的课程都已基本在上个学期的电子政务导论课程中学习过。一眼就看过去了,至关于一次复习吧。
- 其他部分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如网络部分,终于知道了“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意思,我平时叫的“网址”标准的叫法应该是“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以后就是JAVA编程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也是这本书中正式出现一个具体的程序,不过这一章一直到最后都只有println方法输出字符串的程序,因此我只好上网上找其余的方法,结果找到了figlet,toilet,sl,这些好玩的命令,有一段时间反而忘记该干什么了。下面就是一个命令玩出来的。
- 主要收获:网络就是将多台计算机链接到一块儿,以实现信息交换;程序员应遵循一些程序书写格式及存档的规范。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URL的加深理解
- 问题1解决方案:百度百科了解一下
- 问题2:课本中大量的术语与平常用语存在差别性,致使我的对内容的主观印象偏抽象。
- 问题2解决方案:作中学,经过不停敲代码,结合系统提示理解。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老是在细节犯错,忘记各类小符号。
- 问题1解决方案:重复重复再重复,直到习惯性地打出来。
- 问题2:用"./"+"脚本名"命令不能执行shell脚本。
- 问题2解决方案:换用 bash 脚本名 执行
(statistics.sh脚本的运行结果截图)
html
学习进度条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对代码产生了很大兴趣 |
第一周 |
195/200 |
1/2 |
20/20 |
|
第二周 |
0/500 |
0/4 |
0/38 |
|
第三周 |
0/900 |
0/7 |
0/60 |
|
第四周 |
0/1200 |
0/9 |
0/90 |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