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读者:若需转摘请私信博主。请不要善自更改内容和图片!)架构
本章要点
立足于DoDAF的对比,实际上映射了DoDAF所支撑的国@_@防架构、方法论、技术、工具等深层次对比。美国@_@防部架构采纳的基于能力的论证方法,是一套结合了做战概念、能力化、服务化、组件化的总体架构理念和方法体系。它意图实现自顶向下的战略分解、最佳实现组合和效果评估、以及基于将部队、组织、装备、系统、技术等组件化看待后,经过组件组合提供服务的方式,最终实现战略-概念-能力-服务-组件的结构化对接。框架
而DoDAF是对以上理念的精准、标准的结构化定义,从而确保整个国@_@防部组织体系,可以以一套标准的语言进行沟通,并进一步实现与其余架构治理框架(如FEAF)的对接。ide
从整体上看,借鉴DoDAF,可以从能力体系及其实现方法论、架构框架定义、统一工具平台体系、跨组织间技术协做等方面,获取借鉴意义,再结合组织自身已有的架构体系、方法论、工具支撑、组织协做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对比、整合,取其精华,以提高自身的架构管控能力。工具
1.1全方位研究DoDAF组件化
DoDAF框架在国@_@防部顶层架构的结构组成中,被定位于架构指导性质(图中右下角),也印证了DoDAF做为国@_@防架构的框架、标准的基础性支撑做用。从根本上说,DoDAF是对国@_@防架构体系结构的标准定义规范,它明确的规定了国@_@防架构中每一个组成元素的含义和联系,并从技术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使用国@_@防顶层架构的方法论建议。狭义的看,DoDAF是对国@_@防架构的一套技术性的框架规范定义。学习
图 1 国@_@防顶层架构结构图设计
正由于DoDAF反映的是国@_@防顶层架构的本质含义,若是要更全面、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掌控DoDAF,必须提高广度、深度到相应的国@_@防顶层架构体系结构、国@_@防部六个核心流程、相关的架构支撑知识、技术和工具等,全部主要的关联方面,才能最终对DoDAF取得比较全面、深刻的洞察。blog
图2 DoDAF框架涉及的几个技术层次接口
1.2 国@_@防架构体系设计图片
DoDAF是对国@_@防顶层架构结构的定义,它为国@_@防架构的各个组成要素提供了标准化的定义、使用说明和参考建议,并随着国@_@防架构的演进,同步更新DoDAF框架定义。目前,公开已知的最新版本是DoDAF 2.02,它提供了明确的能力视角(Capability View,CV),用以解释国@_@防架构中新增的能力概念。能够说,能力概念是DoDAF 2.0以上版本的精粹,它以结构化的方式展示能力的分层次结构,实际对应上国@_@防顶层架构中的联合能力结构(Joint Capability,分为Tier1~4,Tier三、4未公开)。而联合能力是自2003年后,美国@_@防顶层架构的最关键变化之一。
图 3 联合能力的4级结构演示,三、4级未公开
实际上,能力化的理念并非仅仅在美^_^军中单独出现,在同时期先后,在欧美的商业界也出现了相似的以结构化解耦为目的的能力结构和方法,并在国@_@防和其余商业领域展开了比较普遍的应用。
图 4 NCO任务执行能力组件蓝图
图 5 情报能力组件蓝图
基于能力的结构化设计视角最大的好处是,它将国@_@防顶层战略和具体的实现方式(组织结构、做战过程、装备体系等)进行了解耦,将下层的各类不一样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的共性部分,抽象为更宏观的能力结构,再以能力向上对接战略。从而实现战略层与具体实现方式的自顶向下控制、灵活重组能力,从技术上,解决具体实现层面与战略层面的脱节困扰。
1.3基于能力的论证方法
能力概念是由时任美国@_@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的,它是联合能力集成和开发系统的核心要素,它以基于能力的评估方法做为核心,分析顶层战略、做战概念得以实现的能力差距,并以能力为聚焦,识别能力得以实现的各个维度的差距和实现方案。
能力化架构及其方法是一套自顶向下的顶层规划方法,用以解决以往各军兵种根据自身须要独立开发装备,而形成的“重复研制”浪费,以集中资源最大化通用装备的效能。能力是该自顶向下架构中的新增、关键要素,它向上承接国@_@防战略、做战概念或具体做战场景、任务,向下对接、指导DoTMLPF多维度的能力实现细分结构。能力架构是一套根据国@_@防战略、做战概念,预先定义好的标准化结果,听从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将战略、做战预期中的共性部分整合为组件化的能力结构,以实现快速组合的目的。
在肯定具体的做战概念或场景需求后,以基于能力的评估方法,对目标概念、场景进行能力分析,识别其实现所需的能力范围,再分析各个能力的实现指标,及其在条令、组织、领导、装备等各个相关方面的能力实现贡献方式,以最优方式选择能力实现的“软”、“硬”件组合——借此实现已有组织、人员、装备等资源的重用、组合或装备提高。能力是人的条令、组织、训练、领导等“软”因素和装备“硬”因素,二者融合共同达成的最终效果。经过能力也得以实现人和装备的融合点的考虑。
图6 国@_@防能力化的整体结构逻辑
1.4 统一的架构框架
国@_@防顶层架构定义了一套复杂的、普遍关联的体系结构,它不只须要解决自身的结构定义问题,同时还须要考虑新的国@_@防顶层架构和其余已有的军兵种的相关架构之间的集成,以及国@_@防架构和联邦架构等其余领域架构的集成。
这就须要一套标准化的框架语言,对国@_@防架构进行精准的定义,有些相似于音标、偏旁系统对语言基本结构元素的定义,经过基本组成元素的标准化规范,再逐层向上构筑准确、稳固的国@_@防架构体系。DoDAF框架是其最基础的部分。
DoDAF 1.0版衍生于C4ISR体系的创建,并逐渐演进为美国@_@防部全局的统一架构框架,并由此衍生出北约、英国等多种国@_@防部框架结构,逐渐造成了一个框架家族。至今仍在持续发展,预计将来会更加精细、准确、完整。它是实现国@_@防顶层架构的工具支撑的基础工做。
图 7 DoDAF家族框架的早起演进线路
1.5 支撑工具开发和集成
对国@_@防顶层架构的结构化建模、方法过程实现,须要适合的工具支持。在DoDAF框架中,经过提供统一的标准框架规范和数据模型的标准转换规范(physical Exchange Schema,PES),为统一的工具体系实现奠基了基础。
从DoDAF的设计和工具实现过程看,体现了欧美更加剧视各厂商独立开发和普遍无缝集成的理念。因为国@_@防顶层架构涉及面较广、各类使用场景和需求有所不一样,各工具厂商的产品能力和优点不一样。所以,美国@_@防部是以创建统一的数据规范和集成接口方式,充分放开工具厂商的独立开发,在数据集成层面,实现各厂家的数据标准化转换和传输。从而造成可无缝集成的DoDAF工具支撑体系。
国@_@防顶层架构建模工具大部分来源于已有的模型工具厂商,它们基于DoDAF规范,在已有的工具基础上进行扩展,从而实现对国@_@防顶层架构建模和方法的支撑。而且,因为定义了标准的PES,所以,各厂商工具上的建模成果之间能够实现互相转换,以在另外一类工具上使用。
从国内现状看,目前国内一方面可能缺乏基于自身国@_@防顶层架构的标准框架规范体系的完善支撑,另外一方面,较缺乏成熟的建模工具厂商,对于一个工具的开发,每每须要按5年左右的周期进行规划,而且须要长期、稳定的投入,不断完善工具体系。
1.6 跨组织标准化协做
正式借助DoDAF的标准框架定义,实现了各军兵种、国@_@防组织在国@_@防架构认识上的统一理解。经过DoDAF框架与其余相关框架的对接,实现框架之间的概念转译,从而实现更普遍的架构统一和理解,增强了各组织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协做。也为国@_@防架构和其余领域(如联邦架构)之间的业务、信息系统集成提供了基础框架连通。
在基于DoDAF统一框架标准的基础上,另外一个重要的预期是:实现全军标准装备基础信息的统一管控,造成完整装备体系信息的基础库,从而为联合研究、论证、分析,提供统一的基础信息。
在DoDAF 2.0中特别强调了从原有以文档产品开发为中心,向数据为中心的转换,实际上,就是强调了国@_@防架构开发成果的数据化。数据化是实现信息整合、共享、协同和统一利用的基础。数据化的直接方式便是模型化,经过模型化实现国@_@防架构成果的标准化,并最终录入可统一管控的系统平台,实现对基础数据的集中管控。
在美国@_@防部架构中,以国@_@防信息注册系统、标准国@_@防装备参数等方式,提供统一管理,并重视将各种系统持续的实现相互集成,以增强相关工做之间的协同程度。
从总体规划上看,须要考虑国@_@防架构管控体系在管理机制、数据支撑技术等方面的设计,以及在核心基础数据、数据集成、不一样组织的数据输入和利用,及其和其余外部关联工具之间的整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图8 以数据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