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这一年 |思变

2019年度总结图.png

I am > I was

我曾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写下了第一篇年度总结,收到了很多回应,甚至被平台上的专栏收录,颇为欣喜。前端

我开始写年度总结的契机是在朋友圈看见了一位师姐的年度总结,其总结之全面、行文之严谨、思考之深刻让我也有了下笔的冲动。另外,把这一年一度的想法记录下来,若干年后再回来看,想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segmentfault

在给年度总结拟定主题的时候陷入了困难,主要是由于不像往年在学校有比较“稳定”的环境,在今年本身的身份从学生变成了打工仔,心理状态有了很大的转变,使得我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归纳一全年的内容。直至前几天看到一个词“思变”,才将主题定了下来。框架

“思变”源于古人之语: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不取前面俩字是由于不符合我这一年的状态。等到事物穷尽的时候再进行转变,每每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来应付,会使本身处于被动的状态。工具

稳定的环境适宜生存,但不适宜进化,思变才能让本身处于支配地位,提高本身。学习

去年的Flags

一句话能够总结完:技术还行,书看了,单词背了,腹肌“快要”出来了,头发还在不太短了。优化

阅读方面可算是达到了最低要求,艰难的看完了三本:《曾国藩传》、《乡土中国》、《富爸爸穷爸爸》,里边的观点几乎影响了我这一全年的思想、决策。spa

《曾国藩传》,真·打鸡血,屌丝逆袭记,强行给大清续命60年。在这本书里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坚持写日志,在必定的周期内经过日志来审视本身,更利于本身作复盘,分析事物的产生以及结果,挖掘本身的不足,从而在下一次避免这种状况,让本身处于精进的状态。设计

《乡土中国》,好久以前就草率地读过,由于太费脑子就没坚持看完,不过终于在2019年通读了一遍。里面有不少观点都刷新了个人认知,例如:“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这本书还聊到了我认为很有意思的几个点:人伦的定义、家庭的定义、西洋社会与中国社会的区别、社会稳定的本质。在2019年看过的书里边,这本书的思想浓度应该是最高的。日志

《富爸爸穷爸爸》,是一个好友疯狂洗脑推荐看的,书名毫无兴趣,可是内容确实引人入胜。这本书讲的就是怎么搞钱,很适合我这么个俗人。收获比较大的地方是书中对资产和负债的梳理,此外,印象比较深入的有几个观点:富人买入资产,穷人买入负债;穷人为钱工做,富人让钱为他工做;更多的收入没法解决问题,每每带来的是更大的负债...若是你跟我同样想搞点钱,那么这本书能够推荐一下。视频

没把技术方面的书籍列举出来是由于我认为技术人看技术书籍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之上,再去阅读其余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本身的认知水平或思想水平。

关于看书,其实本身并非不喜欢看书,也不是没时间看书,而是惧怕面对看完一本书后一无所得所产生的焦虑,这每每意味着本身只是在浏览,却没有在思考,暗示着本身在退化。不过如今好多了,经过阅读-记录-整理的方式(能够理解为找借口买 iPad)能有效的将知识内化,虽然阅读周期变长,但在相同的时间里得到了更大的价值。

大事记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从去年 11 月开始写的,在 2 月份给老师检查的时候发现跑题了,又重写了一遍,一度十分担心本身没法如期毕业。

选题时考虑到本身代码渣渣,选了个偏研究方向的,不须要写太多的代码实现,主要的工做在于查阅文献、整理、优化方案。直到实施的时候才发现本身太菜了,看了大概 10 篇文献以后就发现本身压根就看不下去,很难把零散的知识点给整理好,看了等于白看。但如今往回看,并非说有多难,而是本身心态容易炸致使看不下去,而后就被一些琐碎的、不须要动脑的事情吸引,致使没法进行。事实上再熬一下、理一理思路,整个过程可能就清晰了。

形成重写的缘由也记录一下。其实在实现到一半的时候就感受不对劲了,可是一直在说服本身这是正确的,为本身辩解,由于一旦要重作将会是更麻烦的事儿。当面临一些困难的时候就会回避,心里倾向于好的方面,抱着侥幸的心态,但愿本身想的与要求恰好相符,其实会致使与目标愈来愈远。

毕业

毕业就毕业了,换个地方住而已,但历来没有想过本身会如此般不洒脱,曾有一段时间很是难受,甚至难受到可能须要服用 SCP-500 才能解决问题。

毕业最大的感觉就是心态变了,脱了的学生这顶帽子,就变成了工具人或者社畜。另一个感觉是本身的可能性降低了、稳定性上升了。受限于当前的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本身所处的领域愈来愈深刻,但同时很容易陷入视野放不开的困境,没心思去关注其它领域的内容,致使本身被当前的身份锁住,没法呈现本身的多样性。

打工仔的天空

值得一提的是,很幸运我正在作本身喜欢的前端开发,这让我天天都可以充满动力(否则没有气的可乐,喝一半就丢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对工做的定义就是按时完成任务,而后在工做之余提高本身。但实际状况是,本身 996 了,若是有多余的时间,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工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写业务代码完成任务。某个契机下忽然意识到本身压根就没有进步,甚至成为了工做的机器,在节奏快的工做中变得不会思考了,本身简直就是外包心态(代码能跑就行,代码不能跑的话我就跑路)。本身没有变化而环境在变化,这多是 35 岁被淘汰的重要原因。在通过一阵子的复盘后,嗑了药似的提醒本身要改变,“穷再思变”下场可能会很惨。下面是我在平常主要思考的一些点:

  • 代码抽象,这套逻辑有没有可能被重复使用,把底层逻辑抽象出来是否是能简化将来的工做?
  • 组件通用性,本身写的写的组件够不够通用,可否经过传参以及 slot 给开发者提供更灵活的使用方式?
  • 当前的开发流程是否还能再简化,团队的沟通成本还能再下降吗?
  • 当前的工做流程还能再提升效率吗?哪些点耗费的精力最大?这种方式是目前最优的吗?

就我自身的经从来说,作到前两点才不至于让本身埋没在业务中(例如对于相似的无限滚动加载的多个需求,只写一次组件,而不是分别实现屡次)。以周围伙伴的特长为坐标系,在业务中提高本身,也许是更为明智的作法。

比较赞同的一个观点是:群体或者种群才是进化的方向,大部分个体只是进化的载体,少部分个体在控制着方向。在任何场景中,只有积极主动思考的个体,才有可能处于支配地位。

三叉戟锋利计划

这个计划能够看做是思变的实际行动手段。这是跟两位同窗一块儿作的计划,加上本身一共三人,就起了这么个名字。由于彼此间都担忧被淘汰,所以就抱团取暖,互相监督,经过每周写周报的方式,不断提高本身,以使得自身在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以及选择。

没得技术

这部份内容原本是去掉的,由于头发还那么多,技术没什么长进,不值得写出来。后来考虑了一下,为了让年度总结完整一些,仍是稍微记录一下。

避免把本身变成框架的寄生虫,应该是我在 2019 年对本身说的比较多的技术话了。框架很方便,大大下降了工程化项目的开发门槛,通常来讲,懂一点前端知识,看几个视频教程,就能上手开发了。“厉害”一点的人可能还会去看看源码,以探究如何更好的使用框架或者写出更“优雅”的代码。若是有新的框架出现,就开始学习,这种看起来一直在进步的行为,极可能致使本身被环境牵着走,把本身变成框架发展的垫脚石,没法站在足够高的维度来审视本身。

在 2019 年,本身在技术方面比较大的一个转变是学习底层,学习一些底层而非所谓的“最佳实践”。这段过程其实使人难受,由于这种底层的技术在工程中每每用不上,没法在实践中检验,没法对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致使看起来像是没学。但我认为这个过程是阶段性的,当有足够积累的时候才能造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在实际问题中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考量,也不至于被框架拖着走,将来的下场应该也不会太惨。

琐琐碎碎

CCF

加入 CCF 应该是临毕业时比较意外的事儿吧,由于学校支出首年费用,当初就抱着赚点便宜的心态去的,后来发现是巨赚。一来不须要本身寻找、筛选优秀的文章,在了解前沿技术这方面节省了大量的精力;二来它的期刊里刊登了不少巨佬及其研究内容,打鸡血的做用异常突出。

钢笔坑

万万没想到,离开了耳机坑以后竟然掉入了钢笔坑。抱着玩玩的初心买了一支百乐 78g+,纯粹为了感觉一下,结果就这么掉了进去,在坚守初心这方面不留余力(龙 146 我来啦)。不过幸运的是还没掉墨水坑。

音乐

我仍是那个我,仍是据说唱的我,技术没上去不敢听大编制,扛不住。今年的年度说唱能够给直火帮的《神话》吧,用说唱的方式来说故事,讲述一我的向内探索的过程,真是太符合我目前的口味了。

枸杞和红枣

讲道理,枸杞配红枣,再加上复合维生素,提早进入养生阶段,很舒服,不过可能心理效果比实际效果好得多。

如梦幻泡影

在 2019 年,有一些事儿很想作,例如持续输出技术文章、练字、写大学四年的总结,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为本身开脱一下:

事实上在 2019 这一年,写了好几篇关于技术的手稿,可是所有都没有整理出来。由于本身在整理的时候发现自身没有足够的技术沉淀来梳理成完整的文章,参考着前辈们的文章又很容易出现他们的影子,或者说是抄袭;另外一方面,依赖本身的技术水平还没法输出好文章的时候就发表文章,可能误导后人,仍是别干这事儿,因而就搁置了下来(主要仍是懒)。

关于大学总结,起初只是想要梳理一下作了哪些事,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看本身的变化。梳理完后发现彻底能够写成文章,因而从 5 月份开始琢磨这事儿,期间手稿经历了四个版本,一直到这篇文章完成后,大学总结仍是处于起稿状态。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本身文笔之拙劣、思想之浅薄,压根无法支撑我写出想要的内容。因而就一直搁置着,但愿在对叙事方式、行文技巧有了更多的了解后再进行。这件事儿也给本身提了个醒,记下单一的、零碎的想法很简单,可是梳理成文就要求对文字有较高的把控能力,不然出来的极可能变成流水帐。但愿在 2020 这么美好的年份可以完成。

2020的活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曾经有好友跟我聊过要不要公众立 Flag 这个事儿,我持积极态度,能够把必需要作的暴露出来而且尽量可量化。主要是由于我须要外部驱动力,外部监督、环境力量可以给我更大的动力,彻底靠本身心里的力量可能早就废了。若非由于去年在公众吹下了牛,可能早就忘了还有 Flag 这事儿,哪还谈得上去作。

在尝到了公众立 Flag 的甜头后,今年也继续立 Flag,就看看本身能坚持多少年。

  • 至少阅读四本书:一本传记、一本经济学、一本《艺术的故事》、一本随缘
  • 完成大学四年的总结
  • 单词打卡不间断
  • 输出至少四篇技术文章
  • 使用 Next + Koa + Mongo 更新本身的站点
  • 腹肌总该出现了吧
  • 保住头发!

写在最后

引用一下去年的话:人的本质是一段时间,经营好本身的时间以提高自身内在价值。而思变应该就是最好的思想手段吧,从而引伸到实际行动,不至于光阴如白驹过隙而草草了之。

0202,怀抱梦想,把俗世过得可爱。

本文参与了 SegmentFault思否征文「2019 总结」,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