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国藩》从纳小妾到见容闳一节笔记二三

最近在重看唐浩明写的《曾国蕃》,看了曾国藩纳小妾到见容闳这一段,感触颇多,权且记录下来。技术

曾国藩和春燕谈家事时提到,他有多个子女、孙辈夭折。我在想,一个当朝封疆大吏——放到如今差很少是省部级干部,的家族成员都这么容易夭折,那民间呢?状况只会更坏吧,那会的医疗条件得有多差。生活

讲到儿子曾纪鸿一岁就有了老婆,我想父母给孩子定亲有时也挺好的,离婚率很低,单身的也少。社会发展到如今,家庭怕是要向解体的方向发展,旧社会男尊女卑,女人须要依赖男人才能生存,或者说从社会整体观念来看女人是男人的财产。而如今女人愈来愈独立,社会地位愈来愈高,两性关系极可能会发展成无家庭主义,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写的同样。

曾国藩还说没有料到,春燕对他有如此大的帮助,这大概就是贤内助。过去贤内助专指女人,如今是否是也有男的贤内助。帮助可分为事业和生活上,有头脑有心思的人能够给另外一半事业上的帮助,温柔细腻的能够带来生活上的帮助,两者兼得怕是不多。现代夫妻,家庭地位平等,相互独立,没有谁依附谁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吧。

曾国藩为桐城文派日趋衰微甚感痛心,为死而未葬的桐城名士如方东树、戴钧衡、苏厚子等人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想是这些人当时也是名闻遐迩,然而一二百年以后,知之者有几人欤?我辈中亦有很多名人,一二百年后,知之者又有几人欤?悲夫?人生一世,最重要的仍是要按照本身的意志生活,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没意思。

文中说两江总督幕府,一时人物茂盛,才俊众多。天天迟早两次正餐,曾国藩常和幕僚们都要在一块儿吃饭。忽然想起来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说古人是不吃晚饭的,这不是瞎说的嘛。

曾国藩第一次见到容闳时,容闳没有曲意逢迎,而其余来的人莫不卑辞谦容。容闳当时从美国留学回来不久,大概中国那时的教育广泛是奴式教育。

容闳说当今最重要最有益的事,莫过于仿照洋人的办法,建一个机器厂。看中国近代史,从最开始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曾左李张等人领导的洋务运动,再到康梁的百日维新,最后辛亥革命,改革也是循渐近的,由浅及深,由技术而制度,由看得见的而看不见的,改革不成只好革命。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