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项目管理的心得体会之二

闲话

第二篇来的很迟, 由于本身反复写了几遍,总以为写的有点照本宣科。毕竟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而现实的项目又各有各的问题,想精炼的表达本身所悟, 又怕不得其法。以此抛砖引玉的说一下关于加入项目之初的领悟,诚挚的但愿和各位交流。数据库

领悟

曾经迷恋各类“术”,多年前做为一个菜鸟项目经理开始个人首航时,很关注细节,从认真的制定计划规到商讨流程...经历了起起伏伏, 有顺有逆,终于愈加以为,其实“道”更加剧要一点。如何简单的归纳一个项目的启动? 项目启动其实很简单;设定目标 --> 规划 --> 计划 这三个步骤不是个人原创,是我偶然听广播节目,一个优秀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一门功课而给的建议。大道相通。学习

这里须要说明一下,规划是最依赖专业知识的, 计划是最依赖团队(组织)的设计

而一我的在项目中的行为,我认为能够归纳为:事务

  • 项目管理

  • 资源

  • 原型

  • 产品

就像任务的SMART原则同样,这四字诀归纳了对项目中问题的行为准则。基础

虽然从理论上说,一个项目均可以分红从启动到项目收尾的几个过程。可是过程的边界必定是模糊的,即使是知道了每一个阶段应该如何如何,有时候也很难作出正确决策和行动吧?不知道各位是否是有跟我同样的同感。因此说, 不管你担任项目中的任何职位,项目又处于任何阶段,认知所处的环境是首先也是必要的。bug

具体作法有不少: 各相关方交谈,参加或者组织会议,查阅已有的文案资料(项目计划,前项目计划,bug数据库, 代码库等)。虽然手段不少,可是须要注意要保证效果,以下两个方面都须要作到:

  • 从内向外看

从内向外看能够发现所处的环境,认识组织,明确目标。

  • 从外向内看

这个方面每每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你在组织中的位置如何,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权力, 是否受到信任和保护。这些都是能保证你发挥做用的必要条件。

以上两方面,实际上是一句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道相通。

也就是对问题,事务(任务)的见解和结论,一种很可贵的品质,也是专业度的体现。前文已经提过,不管是项目管理,仍是参与到项目,都须要不断的针对问题作出选择,这就须要在知的基础上进行断。从此的文章中还会重点涉及到断。

行动的方法,决策是比断更可贵的品质。针对问题有了见解和结论,如何行动,不得不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是指检讨,每日三省的 。 目标是否达到?行动是否有了效果?接下来该怎么走?得失有哪些? 评价“策”,校验“断”,就是“省”。

项目之初

笔者不多可以在一个项目的“最初”阶段就参与到项目。由于一个项目极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已经有人论证过,或者已经有团队加入并作了一些原型设计等等。在采起任何行动前,是首先就是认__知__项目。那么须要知什么?如何去知呢?

项目的目标

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若是你是项目经理,尽早明确,不然前景叵测。可是现实每每充满不如意:

  • 各个相关方对于项目的目标理解是不一致的

那么听出资方的

  • 出资方和老板们都不知道明确的目标

那么挖掘出来

项目的目标是咱们必须明确的底线。

组织的构成

咱们都不是独立的,参与项目的组织构成哦就是对于项目的影响但是说是最大的。若是存在不可调和的体制矛盾,基本上等于宣告的项目死刑。

你的位置

有责任,有权力吗?有义务,有资源吗?

已有债务

包括,可是不限于:

  • 既有产品技术债务
  • 既有产品影响范围
  • 团队人员的风险

这个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团队中有存在离职/将要离职的人员,有将要休假人员。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下一篇还会继续项目之初这个话题,会引入一些过往的经历进行分享。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