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厂做产品VS小厂做产品

所谓大厂和小厂,泛指公司规模,毫无疑问,几万人的公司叫大厂,几十人的公司叫小厂。

呱哥没有在几万人的互联网公司呆过,但是在几万人的IT公司呆过,现在在几十人的小厂,结合身边朋友的一些例子。

从四方面说说在大厂和小厂做产品的区别,别问为什么不是五点?问我也不说。

一、沟通成本

大厂的流程复杂,跨部门沟通协调难度高,随便改动一个需求,影像面都非常广,需要充分论证周边影响,

并且拉着各个部门一起讨论价值,产品经理一般是白天忙着拉着各部分开会,晚上才有空写写prd,等到正式排期甚至可能都是几个月之后了。

有个朋友所在的公司和福厂有业务联系,虽然是兄弟公司,但是提了一个需求要排到半年后,听到这样的排期,求人不如求己,朋友所在的公司决定这块业务自己做。

小厂由于业务涉及面不广,需求收集比较高效,偶尔有紧急需求插队,通常和开发打个招呼事情就给办了,也没有这么多协同部门,沟通成本自然低。

二、承受压力

在脉脉的匿名区,很多人在吐槽 大厂不仅仅996修福报造成的身体疲惫,更多原因是KPI带来的心力疲惫。

大部分的大厂的业务市场竞争激烈,高薪资必然高要求,高回报,所以Kpi或者OKR 考核严格,刚进去的产品

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KPI完成不了,同时KPI和收入挂钩,在高KPI的压力下 产品决策 也可能变形。

很多小厂要么在某个垂直行业闷声发大财,这样的公司业务都基本趋于稳定,KPI也不会过于严格,只需要把正常的迭代做完,都是高分。

曾经问过以为CEO朋友,对方的公司加班吗,对方回复不怎么加班,原因是本来小公司薪资等就竞争不过大公司,

如果加班还向大厂看齐,人早就跑没了。

很多小厂进大厂的同学,会感觉刚开始整个人蜕一张皮,就是因为以前在小厂太轻松了,突然上压力,整个人都不好了。

三、工作内容

小厂的产品真的是十八般兵器都得会,一人身兼多职是家常便饭,很多看起来的小事情,如果自己不做,就根本没人做。

我的一位群友分享:

“我是小厂,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想想我是不是该换家公司了。我要跑售前,对接需求,出原型,出需求文档,测试,做运维,做数据修正,培训客户,做项目管理。

前端时间和另一个B端产品的开发同事做系统对接,他们看见我看日志,写SQL配置服务器,都以为我是测试。。。。”

这就是小厂产品经理的真实写照。

大厂的产品主要要聚焦于商业规划和业务讨论,嘴里动不动就是道的思考,以及方法论的总结,产品细化以及项目管理都有专门的同学对接。

甚至有的大厂产品经理连prd都不用写,这有利于提高产品本身的业务能力,精力集中有利于做深产品。

四、队友能力

大厂招聘要求高,给的多,不得不说大厂的队友能力普遍要超过小厂,大厂的技术队友想着是如何造轮子,有能力的产品能将其组装成汽车。

小厂的队友能力残次不齐,遇见一下奇葩猪队友的概率会增加很多。

小厂队友能力弱,很多都是找拧螺丝,所以很多事情技术解决方案只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技术驱动解决方案缺少了更多可能性,小厂的产品被沦为功能型产品的人大有人在。

总结

对比下来,大厂在薪资和专业深度都更有竞争力,小厂在个人综合能力锻炼略有优势。

呱哥调研了一下,大部分职场新人都倾向于进入大厂,希望自己明年能有去大厂面试的机会。

如果要我给选择建议,个人觉得还是要看团队。

如果自己诸葛亮,队友猪一样,那么不管在大厂还是小厂,自己的产品结果不会太好。

如果在小厂有幸有明确的方向,和一群志同道合,能力出众的队友,在小厂呆着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否则如果年轻有机会去大厂修福报吧,毕竟大厂薪资福利摆在那,落袋为安才香嘛。

呱哥受邀参加PMTalk大会演讲


毕业做产品,千万别错过实习期


你有经历过职场 PUA 吗?我有,并跟他干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