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运维
晋升评审会上,对于高P,我老是喜欢问同一个问题:微服务
你在哪些地方体现了你的“预见性”?spa
什么是预见性?设计
第一,市场竞争态势的预见性。blog
有没有对市场大势有必定预见性?路由
是否是时刻在关注着友商、竞品和行业动态?产品
能不能对业务作出有前瞻性的预测?it
举例: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大的市场变化趋势是,点评—>团购—>外卖—>买单和下码—>铺机具构筑IoT壁垒—>切ERP—>带货和保理……自动化
第二,业务上的预见性。效率
需求方说什么就是什么吗?
产品设计成什么样就作成什么样吗?
一切都是顺水推舟吗?
你有没有据理力争,提出本身的观点和方案,并且最后事实证实你说的作的是对的?
第三,技术上的预见性。
首先,技术领域瞬息万变,昨天的技术新趋势,明天就成为行业标杆的标准解决方案。低头拉车之余,必须抬头看路。
Docker从2014年的微热,到201五、2016年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标配,仅仅一两年时间。
其次,单一技术趋势,并不能承载中大型团队,不能承载剧烈变化的业务,咱们对此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好比说微服务的前提是Docker容器化、服务路由和平台自动化。
Docker集群编排+研发协做可视化+运维自动化+API网关+微服务,才谈得上可负重前行。
再次,当业务从零到一的时候,咱们须要有必定的预见性,走一步看两步。
举例:业务刚开始试点的时候,我就预见到IoT机具铺设在全国各地,全部问题都将由咱们兜底,因此必须以最快速度建设一个强大的设备强管控运维管理平台,它将是大中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例:随着业务的深刻,我预见到因为机具的各类业务方都会给机具下发指令(上行和下行),好比支付成功语音播报,好比应用版本分发,好比快速改变机具上App内部状态,业务方不关心也不须要关心机具在不在线,因此我决定尽快引入设备影子,在业务方还不足够多的时候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作技术千万不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为何要求有预见性?
第一,由于不少指令是直面白刃战的一线指战员下达的。
第二,由于要“活下去”,并且要“活好久”。
p.s.:
我司研发文化=
研发哲学(Don't make me think/If it hurts, do it more and often/这个世界历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没有苦劳只有功劳/必定要有后备方案)
+研发三循环方法论(研发能力/研发效率/研发活力)
+研发三板斧(RCA/技术分享讲座/技术预研课题)
每个研发组织都必须想着念着作着。
欢迎关注订阅号老兵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