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19 年 6 月 6 日的一张新闻图片瞬间刷遍全网,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 5G 时代,2019 年也被业界称为 5G 商用元年。转眼间一年过去,这个不断被说起的 5G 新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呢,让咱们再来回顾和展望一下。前端
移动通信网络做为全球的基础设施,标准化是基础,不然就没有互联互通,3GPP 组织做为总体的标准推进机构在其中做出了极大贡献,做为一个有超过 680 个公司参加的机构,全球密集开会是这个组织的工做常态,但今年因为疫情的缘由致使了线下会议所有取消,但丝毫没有影响各位专家们的高效协同,目前总体标准的进展以下图:网络
R16 版本的冻结才意味着 ITU-2020 愿景的实现,根据 3GPP 最新进展,标准冻结会在 7 月初肯定,那么就请咱们你们一块儿期待 7 月的好消息吧。运维
R17 做为 3GPP 的下一个演进版本,目前也在并行推进中,主要关注点能够分为加强和新特性两部分,下图是归纳性介绍了相关亮点,而从咱们自身考虑来讲,R16 功能定义已成定局,咱们必须参与到 R17 讨论中去,开始进行阿里相关技术和业务布局。布局
去年 6 月 6 日 5G 牌照发放的新闻通稿让你们知道了中国第四家 5G 移动运营商中国广电,这个新闻出来后各路渠道都在为广电的 5G 策略出谋划策,各类潜在合做公司也是被普遍讨论,但直到今年 5 月 20 日,中国移动提交港交所的公告中才让一切尘埃落定:性能
双方联合肯定网络建设计划,按 1:1 比例共同投资建设 700MHz 5G 无线网络,共同全部并有权使用 700MHz 5G 无线网络资产。具体看,中移动向中国广电有偿提供 700MHz 频段 5G 基站至中国广电在地市或者省中心对接点的传输承载网络,并有偿开放共享 2.6GHz 频段 5G 网络。中国移动将承担 700MHz 无线网络运行维护工做,中国广电向中国移动支付网络运行维护费用。在 700MHz 频段 5G 网络具有商用条件前,中国广电有偿共享中国移动2G/4G/5G 网络为其客户提供服务。中国移动为中国广电有偿提供国际业务转接服务。在 5G 合做方面,双方将保持各自品牌和运营独立。
怎么解读这个公告呢,一方面广电成为四大运营商中拥有最多 5G 频段的运营商,包括了 700Mhz,中移动有偿共享的 2.6Ghz,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享的室内 3.3Ghz,还有本身试验的 4.9Ghz,另外一方面靠出钱解决了一半的网络建设,网络运维和网络传输等,简单来讲他如今是轻装上阵利用本身的品牌去抢 5G 用户了。测试
5G 发展,基站先行。虽然因为开年的疫情致使了建设速度相对放缓,但目前已建成 5G 基站超过 25 万个,四月份更是按照每周 1 万站的速度推动,年末覆盖全国全部地级以上城市的总目标不变,最终基站数目大几率超过 60 万。在终端上国内 5G 手机累计出货量为 5958 万部,预计年末出货量达到 1.8 亿部。须要说明的是,5G 套餐用户不等于 5G 用户,4G 用户也是能够申请 5G 套餐的,月流量增多而已,目前 5G 套餐用户超过 7000 万,这个数字是超过了 5G 手机用户数的。网站
在手机形态上全球已发布了 108 款 5G 手机,国产超过六成,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4 月国内市场 5G 手机出货量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39.3%;上市新机型 22 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45.8%,也就是不论手机总体出货量占比仍是新机占比,4G 和 5G 很快将会势均力敌。价格上红米 K30 5G 已经降至 1300 元,成为最便宜的 5G 手机。不过苹果的 5G 手机发售仍是一个未知数,iPhone 在 5G 时代会不会再香,让咱们拭目以待。阿里云
有了 5G 手机不等于就有了 5G 体验。因为手机芯片的差别,不一样手机在通话、数据传输和功耗等方面都会有较大差别,甚至同一款芯片的两款手机也会表现出差别。根据中移动智能硬件测试中心的最新评测结果,在数据传输方面,华为麒麟 990 芯片总体领先;功耗方面,华为麒麟 990 和 MTK 天玑 1000L 表现优秀;在通话方面,三星有待增强。spa
以前三大运营商的 5G 套餐价格都基本是 128 元起步,当时有人说价格仍是太高,这不运营商立刻就响应消费者呼声,采用了套餐价格打折的方式来下降你们使用 5G 的成本,目前大多都降至 88 元每个月左右。设计
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5G 再一次成为热词。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要加速 5G 网络建设,推动 5G 深度应用。做为新基建的引领,5G 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为此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不少相关的政策来进一步激发 5G 发展新动能,基于这些政策的解读有助于咱们总体的技术和业务方向和国家战略匹配,顺势而为,这里列举我的认为比较重要的三个政策解读:
在该方案中肯定提出到 2022 年 5G+ 工业物联网推动的 KPI:
五、十、20 三个数字也成为后续各项工业物联网的标杆指标,也会成为咱们后续重点关注的业务场景。
在此通知内第一次提出了控制 NSA 建设规模,明确 SA 是演进方向。提到适时发布部分 5G 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开展 5G 行业(含工业互联网)专用频率规划研究,适时实施技术试验频率许可。网络频段是国家管控资源,这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专用频率规划研究,虽然仅仅是规划研究。在应用场景方面,除了再次说起以前的 512 政策之外,增长了 5G+ 医疗健康,5G+ 车联网和构建应用生态系统,特别提到了推进 5G、LTE-V2X 归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通讯标准和协议,意味着 V2X 这些在之后智慧城市建设里面要成为标配了。在通知中也提到了组织开展 5G 行业虚拟专网研究和试点,打通标准、技术、应用、部署等关键环节。虚拟专网可能成为热点。
在这份通知中工信部明确了将来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策略,公开提到推进 2G/3G 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意味着 2G/3G 将再也不承载物联网业务,同时提出以 NB-IoT 知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 LTE-Cat1 知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以 5G 技术知足更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也就是说在将来 NB-IoT,LTE Cat1 和 5G 将成为支撑物联网业务的三架马车,对于 Cat1 咱们也作了三大运营商测试,从测试结果上因为移动是 TD-LTE,因此速率较低 DL:3.8Mbps/UL:0.5Mbps,其余 FD-LTE 的网络中 DL:9.6Mbps/UL:4.5Mbps,接近 Cat1 的理论速率上行 5Mbps 下行 10Mbps,Cat1 模组价格上要低于 LTE,大小上也小了一圈,功耗上也有所下降,且 Cat1 本质上是 LTE 网络,因此不须要运营商的基站和核心网作任何的加强,所以 Cat1 会成为物联网业务的一颗新星。
而做为以上政策的基石或者说引领后面中国 5G 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仍是来自今年关于新基建的提法,以 5G 为表明的 ICT 是新基建的重要任务,是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支撑产业及社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的“加速器”,是助推其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催化剂”。关于新基建的分析不少,我这里就再也不赘述了。
5G 发牌一年,各类第一的应用或者项目宣传也是层出不穷,到底哪一个会是 5G 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呢,咱们先看下消费者领域。仍是从邻国韩国出发,韩国 5G 已经提高到了 700 万用户,正儿八经的实现了全部移动服务用户 10% 的渗透率,韩国 5G 用户的月均流量相比 4G 翻了 3 倍,那么这些用户都在干什么呢,咱们看一下韩国三大运营商之一 LG U+ 的业务推广:
对以上业务有兴趣的同窗能够前往视频网站搜索相关的视频,其发展重点放在了能体现 5G 大带宽、低时延特色的 VR/AR 以及在线游戏等方面。经过与内容提供商合做,甚至直接投资制做内容等多种方式获取独家的优质内容资源,利用新型内容资源,以便带动 4G 用户转网升级,体现了 5G 网络性能优点。内容为王的优点再次得以体现。我截取了几个视频截图:
从这些截图中咱们能够推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一切内容视频化,或者说 5G 时代在消费者侧泛视频化应用将是一个肯定性的结论。
咱们从不管是 AR/VR 仍是高清视频,这些业务场景对于网络的需求都完美的匹配了 5G 的网络特色,因此这类业务场景也是运营商比较喜欢的应用,目前的短板就是在内容上了。
在消费者领域的应用还有另外一种趋势你们在讨论,我总结为:
在 1996 年美国的 COMDEX 上 NC(Network Computer)是当届惟一的主角,也是 Oracle、SUN、IBM 叫嚷 NC 最凶的时候,后来 Oracle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 NC,今后,下降 TCO(计算机使用成本),向 500 美圆价格冲刺,胖 Server、瘦客户机,Windows Teminal、低价 PC 等等几种产品接连而来。时隔这么多年,一样的理念再次出现,不一样的是胖 Server 变成了胖云,瘦客户机变成了不限于手机在内的各类终端。5G 出来后云游戏,云桌面的概念变的更加热闹,依靠边缘计算,低时延,高带宽的网络特性,胖云瘦端的理念获得了很好的验证,互联网上已经有了不少关于云游戏的文章,我这里就再也不复述了。5G 时代,端变成一个显示设备,人变成一个输入设备,云(边)变成处理设备,也应该是消费者领域的另外一个肯定性的结论。
说完了消费者市场,让咱们再看一下 5G 所承载的重要 B 端场景是什么样。产业的角度来讲一年来全国累计开展 5G 创新应用 400 余项,普遍涉及工业、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在建 “5G+ 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 600 个。
前一段阿里云研究中心也联合 XG 实验室发布了 5G 智能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对各种应用场景作了相关的分析,算是咱们阿里公开的一次发声。接续前面新基建的政策推进,工业新基建将会是工业企业基础建设的新风口,也会加速促进工业企业接受和使用 5G,不少企业已经从工厂数字化技改上尝到了效率提高所带来的甜头,而 5G 的网络特性将进一步放大这样的收益。按照 GE “1% 的理论”:工业企业 1% 的信息化投入便可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在中国 2019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 37.28 万家,企业平均年收入为 28374.46 万元,这样推算出来的信息化投入和创造的商业价值将是巨大的。
咱们目前在经过阿里生态和合伙伙伴生态来提供一些更加符合工业企业的需求,提高其工做效率的新应用出来,路修好了,车也要好起来。但本质上 5G 对于工业企业来讲是个具有更强功能的直播间,在这个直播间内是须要带货的,更符合企业利益的货才是爆品,才是这个直播间可以持续热播的基础,那对于阿里来讲,这个直播间会带什么货呢,下面这个图只是一部分,后面会有更多,也但愿各个伙伴们能加入进来。
6G 是什么,6G 还要多久,6G 跟咱们什么关系,6G 的场景什么,等等,你们可能会有一堆的问号,我也是,但在 5G 牌照发放的这一年,国内其实已经开始启动了 6G 的研究,早在 2019 年 11 月 3 日,中国成立国家 6G 技术研发推动工做组和整体专家组, 标志着中国 6G 研发正式启动。目前主要包括大规模无线通讯物理层基础理论与技术、太赫兹无线通讯技术与系统、面向基站的大规模无线通讯新型天线与射频技术、兼容 C 波段的毫米波一体化射频前端系统关键技术、基于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的射频前端系统技术等。抛开技术演进来讲,咱们可能更关注场景,毕竟咱们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纯为了研究技术,前一段来自贝尔实验室的一篇论文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场景指导,我这里分享出来其中的一幅图给你们参考:
将来必定是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的互联。留个小问题,你们是否有兴趣参与到 6G 相关的研究中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