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华-机器学习-笔记(三)-决策树

基本流程

  决策树的功能和结构:一颗决策树包含一个根结点、若干个内部结点和若干个叶结点;叶结点对应于决策结果,其它每一个结点则对应于一个属性测试;每一个结点包含的样本集合根据属性测试的结果被划分到子结点中;根结点包含样片全集。
  决策树学习的目的:为了产生一棵泛化能力强,即处理未见示例能力强的决策树。
这里写图片描述
  决策树的生成是一个递归过程,但有递归就一定有致使递归返回的状况,要否则递归就会一直无限下去。
  (1)当前结点包含的样本全属于同一类别,无需划分;
  (2)当前属性集为空,或是全部样本在全部属性上取值相同,没法划分;
  (3)当前结点包含的样本集合为空,不能划分。
  在第(2)种情形下,咱们把当前结点标记为叶结点,并将该类别设定为该结点所含样本最多的类别。
  在第(3)种情形下,一样把当前结点标记为叶结点,但将其类别设定为与其父节点所包含样本最多的类别。web

划分选择

  由图4.2可看出,决策树学习的关键是第8行,即如何选择最优划分属性。随着划分过程的不断进行,咱们但愿决策树的分支节点所包含的样本尽量属于同一类别,即结点的“纯度”(purity)愈来愈高。算法

信息增益

  “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是度量样本集合纯度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指标。假定当前样本集合 D 中第 k 类样本所占的比例为 p k ( k = 1 , 2 , . . . , | y | ) ,则 D 的信息熵定义为:svg

E n t ( D ) = k = 1 | y | p k log 2 p k

E n t ( D ) 的值越小,则 D 的纯度越高。
  假定离散属性 a V 个可能的取值 { a 1 , a 2 , . . . , a V } ,则使用 a 来对样本集 D 进行划分,就会产生 V 个分支结点,其中第 v 个分支结点包含了 D 中全部在属性 a 上取值为 a v 的样本,记为 D v 。咱们能够计算出 D v 的信息熵为 E n t ( D v ) ,考虑到不一样的分支结点所包含的样本数不一样,给各个分支结点赋予权重 D v D ,因而算出用属性 a 对样本 D 进行划分所得到的“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
G a i n ( D , a ) = E n t ( D ) v = 1 V | D v | | D | E n t ( D v )

信息增益越大,则意味着使用属性 a 来进行划分所得到的“纯度提高”越大。所以,咱们用信息增益来进行决策树的划分属性选择,即图4.2算法第8行选择属性 a = a r g m a x G a i n ( D , a ) , a A

增益率

  信息增益准则对可取值数目较多的属性有所偏好,为了减小这种偏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用“增益率”(gain ratio)来选择最优划分属性。其定义为:post

G a i n _ r a t i o ( D , a ) = G a i n ( D , a ) I V ( a )
其中
I V ( a ) = v = 1 V | D v | | D | log 2 | D v | | D |
称为属性 a 的“固有值”(intrinsic value)。一般属性 a 的可能取值数目越多(即 V 越大),则 I V ( a ) 的值一般越大。
  增益率准则对可取值数目较少的属性有所偏好,故在使用增益率准则时,想从候选划分属性中找出信息增益高于平均水平的属性,再从中选择增益率最高的。

尼基指数

  CART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是一种著名的决策树学习算法,分类和回归任务均可用。它就使用“尼基指数”(Gini index)来选择划分属性。数据集 D 的纯度用尼基值来度量:性能

G i n i ( D ) = k = 1 | y | k k p k p k = 1 k = 1 | y | p k 2

   G i n i ( D ) 反映了数据集 D 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其类别标记不一致的几率。所以, G i n i ( D ) 越小,则数据集 D 的纯度越高。
  属性 a 的尼基指数定义为
G i n i _ i n d e x ( D , a ) = v = 1 V | D v | | D | G i n i ( D v )

  咱们在候选属性 A 中,选择尼基指数最小的属性做为最优划分属性,即 a = a r g m i n G i n i _ i n d e x ( D , a ) , a A

剪枝处理

  剪枝(pruning)是决策树学习算法对付“过拟合”的主要手段。决策树剪枝的基本策略有“预剪枝”(prepruning)和”后剪枝”(post-pruning)。预剪枝是指在决策树生成过程当中,对每一个结点在划分前先进行估计,若当前结点的划分不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提高,则中止划分并将当前结点标记为叶结点;后剪枝是先从训练集生成一颗完整的决策树,而后自底向上地对非叶结点进行考察,若将该结点对应的子树替换为叶结点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提高,则将该子树替换为叶结点。
  判断决策树泛化性能提高的方法有不少(留出法、自助法等),这里使用留出法讨论。对西瓜数据集随即划分红下图的两个部分:
这里写图片描述学习

预剪枝

  基于信息增益准则,若是对表4.2的数据集生成决策树,以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预剪枝处理的决策树以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测试

后剪枝

  基于表4.2的数据咱们获得图4.5的决策树,用验证集验证可知该决策树的进度为 42.9 % 。后剪枝须要从低往上,一个结点一个结点验证。获得的决策树以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其验证精度为 71.4 % atom

  预剪枝与后剪枝比较:后剪枝决策树一般比预剪枝决策树保留了更多的分支,因此后剪枝决策树的欠拟合风险很小,泛化性能每每优于预剪枝决策树。
  但后剪枝决策树须要对每一个非叶结点逐一进行考察,所以其训练时间开销比未剪枝和预剪枝决策树都要大得多。spa

连续与缺失值

连续值处理

  在现实学习任务中常会遇到连续属性(例如,形容一种特性的程度),因此有必要讨论如何在决策树学习中使用连续属性。二分法(bi-partition)是对连续属性进行处理的最简单策略,是一种连续属性离散化技术。
  给定样本集 D 和连续属性 a ,假定 a D 上出现了 n 个不一样的取值,将这些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记为 { a 1 , a 2 , . . . , a n } 。而后基于划分点 t 能够将 D 分为子集 D t (属性 a 上取值不大于 t 的样本),和 D t + (属性 a 上取值大于 t 的样本)。
  因为对于任意相邻的属性取值 a i a i + 1 来讲, t 在区间 [ a i , a i + 1 ) 中取任意值所产生的划分结果相同。所以,对于连续属性 a ,包含 n 1 个元素的候选划分点集合 3d

T a = { a i + a i + 1 2 | 1 i n 1 }
而后,就能够想离散属性值同样来考察这些划分点,选择最优的划分点进行样本集合的划分。有:
G a i n ( D , a ) = m a x G a i n ( D , a , t ) , t T a

= m a x E n t ( D ) λ { , + } | D t λ | | D | E n t ( | D t λ )
其中 G a i n ( D , a , t ) 是样本集 D 基于划分点 t 二分后的信息增益。因而选择使 G a i n ( D , a , t ) 最大化的划分点。

缺失处理

  现实任务中经常会遇到不完整的样本,即样本的某些属性值缺失。若是咱们放弃这些不完整的样本,无疑是对数据信息的极大的浪费。下表是含有不完整样本的西瓜数据集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此,咱们须要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在属性值缺失的状况下进行划分属性选择?(2)给定划分属性,若样本在该属性上的值缺失,如何对样本进行划分?
  给定训练集 D 和属性 a ,令 D ˇ 表示 D 中在属性 a 上没有缺失值的样本子集。
  对于问题(1),咱们仅可根据 D ˇ 来判断属性 a 的优劣。假定属性 a V 个可取值 { a 1 , a 2 , . . . , a V } ,令 D v ˇ 表示 D ˇ 在属性 a 上取值为 a v 的样本子集; D k ˇ 表示 D ˇ 中属于第 k ( k = 1 , 2 , . . . | y | ) 的样本子集。因而有, D ˇ = k = 1 | y | D ˇ k ,它表示 c h e c k D k , ( k = 1 , 2 , . . . , | y | ) 的全部并集;和 D ˇ = v = 1 V D ˇ v ,它表示 c h e c k D v , ( v = 1 , 2 , . . . , V ) 的全部并集。
  假定咱们为每一个样本 x 赋予一个权重 w x ,并定义

ρ = x D ˇ w x x D w x
p ˇ k = x D k ˇ w x x D ˇ w x ( 1 k | y | )
r ˇ k = x D v ˇ w x x D ˇ w x ( 1 v V )
对属性 a 来讲, ρ 表示完好失值样本所占的比例; p k ˇ 表示完好失值样本中第 k 类所占的比例; r v ˇ 表示完好失值样本中在属性 a 上取值 a v 的样本所占的比例。而且有, k = 1 | y | p k ˇ = 1 v = 1 V r v ˇ = 1
  根据上述定义,可将信息增益的计算式(4.2)推广为
G a i n ( D , a ) = ρ × G a i n ( D ˇ , a ) = ρ × ( E n t ( D ˇ ) v = 1 V E n t ( D v ˇ ) )
其中 E n t ( D ˇ ) = k = 1 | y | p k ˇ log 2 p k ˇ
   对于问题(2),若样本 x 在划分属性 a 上的取值已知,则将 x 划入与其取值对应的子结点,且样本权值在子结点中保持为 w x ;若样本 x 在划分属性 a 上的取值未知,则将 x 同时划入全部子结点,且样本权值在与属性值 a v 对应的子结点中调整为 r v ˇ w x ,这至关于让同一个样本以不一样的几率划入到不一样的子结点中去。

多变量决策树

  若把每一个属性是为坐标空间中的一个坐标轴,则d个属性对应d维空间中的一个数据点。决策树所造成的的分类边界有一个明显的特色:轴平行(axis-parallel),即它的分类边界由若干个与坐标轴平行的分段组成。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果在多变量状况下,决策树会至关复杂,因为要进行大量的属性测试,预测时间开销会很大。但若能使用斜的划分边界,则决策树模型将大为简化。
这里写图片描述
  “多变量决策树”(multivariate decision tree)就是能实现这样的“斜划分”甚至更复杂划分的决策树。
  以实现斜划分的多变量决策树为例,在此类决策树中,非叶结点再也不是仅对某个属性,而是对属性的线性组合进行测试;使得每一个非叶结点是一个形如 i = 1 d w i a i = t 的线性分类器,其中 w i 是属性 a i 的权重, w i t 可在该结点所含的样本集和属性集上学得。
这里写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