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客户端不该该依赖它不须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创建在最小的接口上。框架

问题由来:类A经过接口I依赖类B,类C经过接口I依赖类D,若是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讲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须要的方法。字体

解决方案:将臃肿的接口I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A和类C分别与他们须要的接口创建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spa

举例来讲明接口隔离原则:设计

(图1  未遵循接口隔离原则的设计)code

  这个图的意思是:类A依赖接口I中的方法一、方法二、方法3,类B是对类A依赖的实现。类C依赖接口I中的方法一、方法四、方法5,类D是对类C依赖的实现。对于类B和类D来讲,虽然他们都存在着用不到的方法(也就是图中红色字体标记的方法),但因为实现了接口I,因此也必需要实现这些用不到的方法。对类图不熟悉的能够参照程序代码来理解,代码以下:blog

interface I {  
    public void method1();  
    public void method2();  
    public void method3();  
    public void method4();  
    public void method5();  
}  
  
class A{  
    public void depend1(I i){  
        i.method1();  
    }  
    public void depend2(I i){  
        i.method2();  
    }  
    public void depend3(I i){  
        i.method3();  
    }  
}  
  
class B implements I{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的方法1");  
    }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的方法2");  
    }  
    public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的方法3");  
    }  
    //对于类B来讲,method4和method5不是必需的,可是因为接口A中有这两个方法,  
    //因此在实现过程当中即便这两个方法的方法体为空,也要将这两个没有做用的方法进行实现。  
    public void method4() {}  
    public void method5() {}  
}  
  
class C{  
    public void depend1(I i){  
        i.method1();  
    }  
    public void depend2(I i){  
        i.method4();  
    }  
    public void depend3(I i){  
        i.method5();  
    }  
}  
  
class D implements I{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的方法1");  
    }  
    //对于类D来讲,method2和method3不是必需的,可是因为接口A中有这两个方法,  
    //因此在实现过程当中即便这两个方法的方法体为空,也要将这两个没有做用的方法进行实现。  
    public void method2() {}  
    public void method3() {}  
  
    public void method4()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的方法4");  
    }  
    public void method5()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的方法5");  
    }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A();  
        a.depend1(new B());  
        a.depend2(new B());  
        a.depend3(new B());  
          
        C c = new C();  
        c.depend1(new D());  
        c.depend2(new D());  
        c.depend3(new D());  
    }  
}  

  能够看到,若是接口过于臃肿,只要接口中出现的方法,无论对依赖于它的类有没有用处,实现类中都必须去实现这些方法,这显然不是好的设计。若是将这个设计修改成符合接口隔离原则,就必须对接口I进行拆分。在这里咱们将原有的接口I拆分为三个接口,拆分后的设计如图2所示:接口

 

(图2  遵循接口隔离原则的设计)程序设计

照例贴出程序的代码,供不熟悉类图的朋友参考:class

interface I1 {  
    public void method1();  
}  
  
interface I2 {  
    public void method2();  
    public void method3();  
}  
  
interface I3 {  
    public void method4();  
    public void method5();  
}  
  
class A{  
    public void depend1(I1 i){  
        i.method1();  
    }  
    public void depend2(I2 i){  
        i.method2();  
    }  
    public void depend3(I2 i){  
        i.method3();  
    }  
}  
  
class B implements I1, I2{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1的方法1");  
    }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2的方法2");  
    }  
    public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2的方法3");  
    }  
}  
  
class C{  
    public void depend1(I1 i){  
        i.method1();  
    }  
    public void depend2(I3 i){  
        i.method4();  
    }  
    public void depend3(I3 i){  
        i.method5();  
    }  
}  
  
class D implements I1, I3{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1的方法1");  
    }  
    public void method4()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3的方法4");  
    }  
    public void method5()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3的方法5");  
    }  
}  

  接口隔离原则的含义是:创建单一接口,不要创建庞大臃肿的接口,尽可能细化接口,接口中的方法尽可能少。也就是说,咱们要为各个类创建专用的接口,而不要试图去创建一个很庞大的接口供全部依赖它的类去调用。本文例子中,将一个庞大的接口变动为3个专用的接口所采用的就是接口隔离原则。在程序设计中,依赖几个专用的接口要比依赖一个综合的接口更灵活。接口是设计时对外部设定的“契约”,经过分散定义多个接口,能够预防外来变动的扩散,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接口设计

  说到这里,不少人会觉的接口隔离原则跟以前的单一职责原则很类似,其实否则。其一,单一职责原则原注重的是职责;而接口隔离原则注重对接口依赖的隔离。其二,单一职责原则主要是约束类,其次才是接口和方法,它针对的是程序中的实现和细节;而接口隔离原则主要约束接口接口,主要针对抽象,针对程序总体框架的构建。

  采用接口隔离原则对接口进行约束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 接口尽可能小,可是要有限度。对接口进行细化能够提升程序设计灵活性是不挣的事实,可是若是太小,则会形成接口数量过多,使设计复杂化。因此必定要适度。
  • 为依赖接口的类定制服务,只暴露给调用的类它须要的方法,它不须要的方法则隐藏起来。只有专一地为一个模块提供定制服务,才能创建最小的依赖关系。
  • 提升内聚,减小对外交互。使接口用最少的方法去完成最多的事情。

  运用接口隔离原则,必定要适度,接口设计的过大或太小都很差。设计接口的时候,只有多花些时间去思考和筹划,才能准确地实践这一原则。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