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吴晟当选 Apache 软件基金会董事”的邮件发出那天,吴晟正和他的团队在三亚 off site——在公司之外的地方办公,与团队成员面对面联络感情,而且同步进度和接下来的任务。前端
相似的场景在吴晟的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有时是和团队伙伴,有时是和开源圈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约在不一样城市见面、工做、聊天。这正是开源吸引吴晟的地方——工做、社交、甚至是旅行均可以完美融合在一块儿。数据库
吴晟和他的团队在三亚 off site安全
固然,邮件自己更值得庆祝,“这是我六年 OSS 之旅中最兴奋的时刻”。架构
2015 年,吴晟开了个仓库,想让团队成员提交代码来锻炼技能,积累了些代码以后,项目在 2016 年开源,也就是咱们如今所熟知的 SkyWalking。2017 年 12 月,SkyWalking 进入 Apache 软件基金会(下称 ASF)孵化器,吴晟做为 PPMC 开始了在 ASF 的旅程。分布式
在这里,他将成为多个来自中国开发者捐献的开源项目的导师,也将在 4 年后,成为 ASF 董事会中首位中国人。微服务
当选 ASF 董事最重要的条件是得到足够多 member 支持。吴晟透露,中国的 ASF 成员约 30 位,而在竞选中他获得的票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人是社交生物,这个其实很重要”,得到 member 支持意味着他们的承认,吴晟一般更愿意抛开技术和别人聊天,时常在社交网站上和朋友互动,聊聊平常生活、兴趣爱好、喜欢的美食等等,“你对一我的有没有好感,从技术上能了解的实在太有限,除非大家在作同一个项目,但其实只聊项目很无聊的。”工具
对他来讲,开源是一种很特有的社交方式,像一张名片,让你们有共同语言。他自称是“骨灰级开源爱好者”,喜欢写程序,开源是保证他能够呆在技术圈子里,不用转纯粹管理岗,又不会影响社交的一个绝佳方式。与大多数商业软件背后的工程师相比,开源项目工程师会有更多与外部沟通的机会,去认识更多的人。人们能够用技术交朋友,而非仅仅只是讨论公司业务。区块链
“OSS 领域有不少类似的人,作 OSS 的实际上是一拨人。这拨人如今被更多的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平时的心态更可能是由于喜欢某个技术,喜欢开源的合做方式,因此你们汇集在这个圈子里。”网站
至于何时会离开这个圈子,大概只有时间能够回答。吴晟说,SkyWalking 是有终点的,它可能还会有 5 年,10 年的生命,但总会有完成历史使命的时候。若是有一天,他决定离开 SkyWalking,那是否会有另一个项目须要他继续留在 OSS 领域,他也并不肯定。人工智能
爱社交的佛系项目做者
关于 SkyWalking,吴晟形容它是一个佛系项目。
做为项目创始人,吴晟不在意 SkyWalking 在榜单的排名,对一些常见的衡量开源项目发展的数据也不大感兴趣。Star 数,Fork 数,贡献者数量等在吴晟看来都是能够造假的指标,“这种指标每每只是一种游戏,咱们能够津津乐道,但它同时不表明任何东西。”吴晟更承认开源项目关注自身的变化,好比看看本身的贡献者、下载量等在这三个月相较前三个月有无明显提高,若是有,那多是这三个月作对了什么,又或者是新版本中有用户很是喜欢的功能。
有时吴晟甚至还会鼓励用户使用竞争对手的项目。
SkyWalking 是针对微服务,云原生和基于容器的体系结构而设计的 APM 监控系统。同一领域,Zipkin 也是分布式跟踪系统。在许多人看来,两者难免存在竞争关系。但吴晟曾经却很直白告诉告诉客户,若是想要功能简单,只须要追踪,能够很放心地去用 ZipKin,彻底不必用 SkyWalking。
在他看来,竞争无处不在,但竞争对手和敌人是两回事。开源领域中,产品应该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日常心对待竞争,可能对方的项目在某个细分赛道确实更好,而本身的产品是在另一些方面比较好,受众实际上会有细微差异,“用户会问我用你仍是用别人的产品,这本质上来讲是用户须要本身回答的问题,看本身须要什么。”
“这也是我为何会常年存在在和 SkyWalking 看似有竞争但又相关的一些项目里。”乐于欣赏其余项目,与其余社区合做,是吴晟一向的做风。在他看来,每一个项目都有各自擅长的地方,而合做的前提是与对方站到统一战线,清楚对方的价值。若是遇到同领域项目就开始定义好坏,容易致使划分阵营,各自割据,这并不利于持续发展。
有趣的是。后来在 SkyWalking 想要进入 ASF 孵化器的时候,吴晟发现 ZipKin 社区中有一个 ASF 孵化器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 Mick Semb Wever,因而便找他聊起此事。对方欣然赞成担当 SkyWalking 导师,很快他又找到有导师资格的姜宁、韩青,顺利进入孵化器。不到 20 天,就完成了所有流程。
“整个开源对我来讲,社交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在我看来,不管是我本身的开源经历,仍是 SkyWalking 的成功,想要做出成绩来,最重要的是他人的支持与合做。”
吴晟(右一)和 SkyWalking 导师姜宁(左一)以及圈中好友合照
同时,从“世俗”角度,吴晟将 SkyWalking 的成功归功于商业公司的青睐。2019 年开始,国内外大量来自商业化的职业开发者在社区作出了贡献。当商业公司把成功寄托于一个开源项目的成功,但又难以完整承接整个项目的开发时,便会参与到社区中,维持某个项目方向,并以此来换取其余人在这个项目中去承担另外一个方向,最终达成总体繁荣的效果。
吴晟也正在畅享未来的发展:“我本身更专一的是 SkyWalking 的商业化,关注 Tetrate 和其余商业公司,依托于 SkyWalking 能创造多大的经济价值。由于我以为这才能说明开源产品自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SkyWalking 还在膨胀状态,其实我还很好奇,SkyWalking 最终是什么样的状态。”
除了关注 SkyWalking 的发展,吴晟也是许多其余项目的 PMC,他乐衷帮助项目社区作文化、技术合规工做,包括许可证合规使用,ASF 内部规则的合规等等。有时他也会帮助正在孵化中的项目去沟通遇到的版权问题。PMC 更多的时候是监管者、观察者的角色,须要帮助项目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走下去。他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在开源领域,必定要接受去作一些非技术领域的工做,相似文化布道、合规检查,这可能会更有利于达成开源圈里的普遍社交。
2020 年 11 月 14 日 Apache SkyWalking 2020 DevCon 活动现场
借力商业公司
某种程度上,吴晟的开源事业也是在商业公司的直接“资助”下发展的。
最初,SkyWalking 开源以后,他只是和朋友偶尔写写博客,更新下功能,并无过多投入。2016 年,有家 APM 领域公司很是承认 SkyWalking 的技术方向,便向他发出工做邀请。接到邀请的吴晟这才意识到,手上的开源项目是能够有商业价值的。
没过多久,他跳槽去了华为,开始了更频繁的社区运营。以前,他若是想作一场 SkyWalking 主题分享,须要托朋友去询问活动主办方有没有名额,拿到演讲名额以后要本身解决路费。这些问题在有了商业公司的加持以后迎刃而解。进入华为后,几乎每月都有分享会,国内国外,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够分享三次。就这样,高强度的宣传分享为 SkyWalking 扩大了知名度,带来许多支持者和用户。
同时,在华为吴晟有了一次外出交流的机会。从旧金山到西雅图,他去了美国西海岸多家知名公司,有云厂商、专门作监控的公司等等,“认识了一些朋友,对以后作开源、作全球化其实帮助仍是很大的。”
就在吴晟为 SkyWalking 奔走宣传的时候,大洋彼岸,硅谷的几个创业者聚在一块儿,商讨着想要成立一家 Mesh 领域公司,也就是后来的 Tetrate,同时他们看中了可作链路监控的 SkyWalking。
2018 年,Tetrate 现任 CTO Jeyapraggash Jeyakeerthi 找到吴晟,二人相约在香港见面,畅聊几个小时,探讨 SkyWalking 将来可能的商业方向,最终吴晟决定加入这家刚刚成立的创业公司,“对于我来讲,开源不少知识、文化、处事方式是从他们那里学的。”
吴晟看来,Tetrate 之于项目,更像是一个服务者,公司不会具体指导项目该如何发展,而是帮忙牵线。好比当吴晟聊提出想法以后,公司会帮忙联络合做对象,“这不是平常性动做,绝大部分工做仍是要本身去联络,但公司会给到相应的支持。Tetrate 的领导者常说,你有什么须要帮忙,同时也是我更擅长的地方能够来找我,若是你以为本身比较擅长,能够放手去作。”
更重要的是,Tetrate 在平常工做中,历来不会以社区指标去考核开源是否是在正确的路径上,而是会注重用户反馈,用软性指标替代硬性指标。Tetrate 的这种考核方式,也成了吴晟评估开源项目发展时的参照,即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去关注项目究竟有没有作好,有没有得到社区真正的承认。
“我在 2017 年以后可以参与开源,在开源领域高强度工做,和背后的公司的支持有很是大关系。实际上只靠我本身,无论我多么但愿 SkyWalking 能作好,也是不太现实的一件事。”做为一个开源爱好者,吴晟对开源保持着很是理性的见解:靠兴趣去作开源是件好事,但若是在开源领域作了十年,还只是想用情怀、爱好一直走下去,很难肯定能走多远。
吴晟如今也是好几家公司的付费开源文化技术顾问。2017 至 2018 年,他接触的公司中不多有愿意为开源顾问提供报酬的,如今的环境已经改善了许多。专业顾问与爱好者在他看来已是两条彻底不一样的道路,前者须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供更专业的建议。
“我我的主要仍是作顾问工做,由于这已经慢慢变成了职业化的存在,固然咱们也会去帮助 ASF 里一些不错的项目,两条线都会有,但相对来讲,目前经济驱动的模式会多一些。”
Apche 北京地区 2020 年终圆桌会议
对话吴晟 丨 真正伤害开源的是开发者自己
Q:SkyWalking 以前经常遇到下游项目不遵照许可证约定的事情,你都会选择站出来指出侵权方的问题。他们对此有所表示吗?这种侵权行为对社区伤害有多大?
吴晟:(被指侵权)的项目有些会找过来,想去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后很快纠正错误,根据社区要求做出改变,像以前博云和腾讯。也有公司对此没有反馈,他们的产品中引入了 SkyWalking,但没有任何声明。咱们能明确看到,绝大部分厂家有意愿去遵照许可证的规定,而且遵照成本也不高,不须要付出财力。
这种侵权每每对环境的影响会更大。可能你们会对侵权的企业有了一些见解,这家企业可能会断送掉大量和开源社区的合做。甚至以后再去作开源,再次踏入一个相同的领域,可能很快项目就会被淹没在一个超大规模社区的舆论战里面。我以为这是对于企业、团队来讲,须要考虑的事情,当你侵权时,颇有可能没带来额外收益,反而会丧失之后在整个开源圈子里的声望。
我以为意识比可操做性复杂太多了。但目前整个阶段,侵权不是最伤害开源的。
Q:那最伤害开源的是什么?
吴晟:真正伤害开源的,仍是开发者自己。最多见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开发者,特别是中国的开发者认为,软件做者去帮助他人是天经地义的,由于整个软件是你写的,因此我来问你问题,你就应该有问必答。若是你不答,就认为你这我的摆架子。而不是考虑由于软件做者用了本身的时间提供服务,因此应该表示感谢。
开源项目早期只有两个用户的的状况下,开源做者又很是但愿更多用户使用,那么会很细致地和用户讨论。但面临一个超大规模社区的时候,做者不可能去反馈细枝末节的问题。社区常见的状况是,可能在一个中文讨论组中,会有用户提出某个功能报错了,我今晚要上线,你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但这明明是用户拿工资的一份工做,为何它出现问题要靠别人免费去解决问题?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对整个社区、环境伤害最大的。
另外一个咱们反复提到的就是关于使用英语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最多见的矛盾。但咱们反过来讲,好比我当选 ASF 董事这件事,你们很是愿意说这是很好的现象,若是我工做语言都是用中文,这件事情永远作不到。
世界须要交流,它总会在特定的时候,须要一种特定的语言,把你们桥接上。特别是像咱们如今的公司,公司员工从最东时区的日本一直延绵到北美,若是每一个人都要讲母语,那你们没办法交流。那么交流时到底要选哪国语言,若是我不选,是否是就不尊重你,或者不尊重你的国家?这是个很难被解释的话题,因此我能说的是,我历来不会在一个演讲里对中国听众讲英文,但同时也不能说,英语不重要。
Q:若是有人想开始作一个开源项目,有什么建议吗?
吴晟:我认为首先必定要解决实际问题,这其实和代码、技术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一直以为,开源项目可以蓬勃发展,一个前提是世界上有一个问题须要被解决,而如今尚未被很好地解决。好比咱们说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为了解决客户痛点,在这一点上,开源和商业没有太大的区别。
最初 SkyWalking 在尝试以开源的方式解决常年在 APM 监控领域里可以完成一体式监控的硬性需求。咱们当初只是选了这么一个点,从点作成面,可是咱们能看见,这个领域是空的,虽然也有人涉足了,但没有把它作深作复杂,那么咱们决定把它作复杂。
而大部分开源项目多是说,这个领域已经有了一个特别复杂的软件,我想把它作简单,最多见的一个词就是“简单易上手的工具”,某个东西是另外一个东西的简易版。简易版带来的问题就是,你解决的确定只是当年那个项目要解决的部分的问题,那么你会处在一个两难的地界,你要进化就会变成它那样。
Q:如何经过开源探索更多的商业价值?
吴晟:
我以为是两个方面。
商业模式更多的是用户须要这个事情。以 SkyWalking 为例,有不少公司在基于 SkyWalking 去创造不一样的商业价值。好比一些公司要上纯粹的 APM;有些公司会基于 SkyWalking 作安全性解决方案;还有一些云服务商业解决云上服务客户对接最后一千米的问题等等……这些仅仅是我接触的,不可能涵盖全部场景。
每每你们去讨论商业价值的时候,讨论的是初创者,至关于我对 SkyWalking 的我的的商业价值。但其实对于开源项目来讲,更大的商业价值是项目带来的社会价值,这也是你们在追求的开源的本质,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看到更普遍的价值。
举个例子,我作一家公司,就算把它作大,上市,我从其中得到了不少商业利润,那么这也是对我我的来讲的利益。可是对于更普遍的参与者来讲,他们看到的是其余利益,对经济、民生、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给企业降本增效等等,还有许多事情不是我我的或是一家企业可以去解决的。
Q:当选 ASF 董过后会更多地去帮助中国开源项目吗?
吴晟:咱们固然。无论是做为 ASF 官方,仍是姜宁老师带领的 ALCbejing 团队,本质上基金会是欢迎中国项目的,但咱们欢迎中国的项目能更成熟理智地去看待开源,更好地参与开源。
中国有多少个项目在 ASF,或者基金会中有多少个中国 member,这只是一个相对不是那么重要的指标。可是一个好的讯号,中国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参与开源项目。咱们今年除了董事的选举,还有几位新进的 member,还有中国第一位女性 member。我以为这件事情是相对董事会选举是更重要的。ASF 愈来愈承认中国的贡献。
其实咱们也一直在说,ASF 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基金会,可是它的文化不必定适用于每个开发项目,不是符合 Apache Way 的就是好开源。开源有很是多的种类和文化,而若是你承认 ASF 的文化,ASF 的门槛并不高。
【溯源】在每一场对话中,追溯关于开源的故事,认识那些极客、自由,并坚持着的开源人。
OSCHINA 推出的开源人物专访栏目【溯源】。
溯源,意指向源头追溯,为开源求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个开源参与者,都是掀起开源浪潮最鲜活的源泉。全部开源故事,共同构建着咱们今天看到的开源世界。
开源刚出现的数十年里,为开源奔走的黑客团体都在遭受来自社会主流的冷漠和排斥。即使如今的软件行业已经大喊出“拥抱开源”的口号,问题也依然存在。
咱们不知道开源贡献者、开源布道师,以及全部参与开源的人还会面临多少阻碍,但给予咱们信心的是,更多的人在投身开源事业。
因此 OSCHINA 但愿面向开发者社区,寻找每个积极参与开源、对开源有想法的人,了解他们以及他们的开源故事,窥探故事中的开源事业发展规律。
【溯源】系列文章:
【溯源】专栏正在征集开源人物故事,若是你认为本身或是身边的人对开源作出过独特贡献,欢迎填写下方问卷联系咱们
https://www.wjx.cn/vj/rRhC1S4.aspx
今年 7 月,吴晟将做为全球开源技术峰会 GOTC 的“综合技术”分论坛出品人,为你们带来系列干货演讲。此论坛主要涉及议题偏架构、系统业务相关,好比监控、分布式调度、网关、消息中间件等。届时将有来自各个开源项目社区的核心开发者,为你们分享相关技术的最新动向,深刻探讨国内开源技术生态的发展趋势。
全球开源技术峰会(the global opensource technology conference, GOTC)是由开源中国社区联合 Linux 基金会发起的,面向全球开发者的一场盛大开源技术盛宴。峰会将携头部开源公司和顶级开源项目一块儿亮相,覆盖云原生、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前端、音视频、安全、操做系统、数据库、开源治理等多个技术领域,在为期 2 天的时间里,为开发者带来全球最新、最纯粹的开源技术,同时传播开源文化和理念,推进开源生态的发展和建设。
GOTC 全程聚焦“开源”,主办方联合国际知名开源软件基金会,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一年一度的世界级开源技术盛会。
详情请查看 GOTC 官方网站:https://gotc.os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