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选择X条?
如今回想起来,其实也比较简单,X条的offer 从岗位、部门、福利待遇、面试体验都比其余的公司好一些, 感受发展的机会也多一些,自己也是当时最心仪的公司。 因此基本没有犹豫就选择了。html
这两年一直在广告系统(最近更名为商业化技术了),中间由于部门大调整,留在了leader手下换了一个小方向,但都算是作广告的。 简单总结: 广告是一个很是有意思的场景,比起一些互联网业务偏向功能性的开发(包括一些秒杀系统), 广告系统显得更为复杂, 它的本质是推荐系统, 是工业化机器学习工程的落地, 以模型为核心,工程为依托,又会夹杂不少策略在里面, 是广告主、媒体平台、用户(用户体验)三者的博弈游戏。 团队协做上, 由数千人的pm团队, 配合数千名业务算法和工程研发, 再加上XX云基建的研发同窗配合完成。 具体的细节也很是多, 我也只了解一角。 但愿之后系统的整理再进行分享。 若是对广告感兴趣的同窗也能够和我多交流。
广告行业自己也是个很大的市场, 很成熟的行业, 相比于传统OTV(online TV)广告, 在线广告又迸发出不少革新。 目击了X条 在市场这两年一路高歌猛进。
对我的来说,由于以前作金融、咨询业务,作凉的产品线比较多, 广告业务相比稳定不少,只要媒体不凉,广告就是一座矿山, 而互联网媒体的生命周期每每也还比较长。
可是, 在线广告的增加也趋于瓶颈, 好取的成绩的点都被作的差很少了, 随着招聘规模扩大,能感到的是公司内团队竞争、资源竞争愈来愈激烈,换句话说 “卷”起来了。java
多是大公司的趋势, 有大量的云研发人员, 意味着业务同窗造轮子的机会不会太多, 技术上主要就是云上组件的 了解- 使用 -踩坑的过程, 云方面 可能不像阿里那样成熟, 可是能支撑目前的业务体量 , 相比于以前的X易云,也算很不错了。
说回业务开发的话, 说实话,技术的成长看我的了, 公司总体工程上是微服务+servermesh的架构, 模型也有对应的训练平台, 数据也有对应平台, 意味着技术上就对应的crud+rpc boy, 调参boy 和sql boy。
业务开发更多的是了解上下游的业务, 沟通开会。 作好业务的解耦设计、容灾设计等, 相比于以前小厂能够参与链路追踪、压测平台、devops的开发, 这里显得更螺丝钉一些。 实话说一两年的同窗和八九年的同窗, 作的工做可能没有质的差异。 固然方向不少, 各个方向都不彻底同样, 我只是说一下我能看到的一个大概状况。
对我的来说,这两年广度增长了很多,语言上java python go的技术栈都有接触, 最近在作flink大数据相关的。 可是深度可能都通常,也是今年应该扎根的点。python
我的经历了小兵->大头兵->小leader->大头兵的变化, 最多的时候leader过8我的的团队, 后来组织调整, 我能够选择继续原来的方向换个领导继续当leader, 或者跟着目前的老大作新业务。
我当时感受本身还年轻,leader的同窗大多比我岁数大,给不了太多的帮助。 另外以前的方向业务和技术深度都比较有限, 新的方向能接触更多数据和模型相关的工做, 因此选择了后者。面试
这两年参与了两三个个团队由2我的变成8我的的招聘, 主要都是后端方向。参与了2次校招,6200份简历评估, 130场面试, 也算见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吧。 其实X条面试难度没有想象那么难,只要好好准备, 缺人阶段, 能过就给过了, 我还会主动帮候选人和老板争取机会和条件。算法
这个子话题是比较有争论的, 不少候选人前面答的都不错, 可是一道算法就给挂了。 个人下限就是层序遍历这类题目, 基本都是大学教材里面的原题。 我我的仍是比较倾向于用算法卡人的。由于每一面都会问算法,一些都是咱们原创的变种题, 不太可能遇到运气特别好都是原题的, 因此算法表现好的同窗,要么聪明 ,要么勤奋刷题, 这两类都是稀缺的优势。sql
以前的同事对个人评价都很不错, 其实我以为初级的leader没有太多的套路, 担当+真诚+花时间, 你们都是明白人。
可是我也观察了不少更高级的leader, 在自己都很厉害能产出价值的前提下, 可能都有一套本身的向上、向下管理的心得章法。 各有千秋吧,也很差展开说。
其实比起团队管理, 我的管理作得欠缺不少, 对本身想要什么, 应该聚焦什么考虑的比较少, 被业务推着走、更多像一个流程上执行者,新年必定要对自身学习和健康作好规划。后端
我对公司文化是比较认同的, “X节范”也不是一句空话, 周围的同窗都是价值观的坚守者(相比于一些成熟的大厂有不少负面“双标”的八卦)。
举个例子,大概是 最近内网有一个稍微资深hr 专门写了一篇文档发到内网 怼找她借会议室的实习生, 言语中夹杂一些对实习生和外包的歧视,以及一些所谓的“职场规则”;结果遭到了大部分同事的实名回怼, 其中还有一些大佬( 他们没有站在一个事不关己,或者明哲保身的立场 ,能让我感到这个企业是有光的)安全
这两年的工做, 最大的收获是 自信。 是的, 从一个小菜鸡到能得到你们的承认,这种感受是最棒的。
作得好的: 工做比较尽心,也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和回报。
作的很差的: 浮于表面, 对不少业务点缺少思考, 情绪掌控不够成熟, 技术深广度还须要加深, develop myself as a product。架构
我是一个不太爱合群的人, 也不会玩lol这样的游戏, 朋友有一些可是平时交流也很少。 这两年生活上主要和对象一块儿经历或者体验了一些事情。机器学习
相比我社招找工做而言, 对象19年研究生毕业,又是学化学的, 会难不少, 加上她毕业的时候, 咱们对城市等一些客观条件尚未想清楚。 因此找了好久的工做, 涉及国企、私企、外企、公务员、选调生。地域就更是天南地北一二三四线城市都有。
总结: 与其广撒网 , 不如一开始想好本身想要的,可是每每在路上才知道本身想要什么。好在最后结果也不坏,选择了国企。
咱们是高中同窗, 本科西安-天津异地4年, 研究生北京-天津异地三年。 20年很害羞的求了婚, 而后就结婚了,提及来很日常,实际上也很日常简单。 咱们应该是不少人羡慕的爱情了。 我也很幸运能有一个善良可爱,活泼上进的老婆。 因为疫情和没精力, 还没办婚礼(明年又得忙活了)。
总结:从校服到婚纱,从青丝到白发。
老婆毕业后,选择留在了北京,既然要成家了,中国人眼里买房就是一等大事,我也一直关注着房地产市场。 我工做几年的积累,加上双方父母帮衬着,能够买个差很少的, 因而看了大概半年的房子, 遍及北四五环。原本想着过完年就买,没想到被封城到五月才回北京,因而一回北京就赶忙买了。
总结为下图, 这算是今年最成功的投资了。
7月份买完房子开始装修,到目前1月才算整体差很少, 先后花了大概20w。 费心费力, 耗了基本全部的周末。 可是总算有个家了。
总结:
两次国外游:迪拜(阿布扎比),日本(大阪-富士-东京)
若干次国内游: 大连-成都-秦皇岛-坝上-北京周边。
总结:国内的城市、景点虽然有地域上的差别,但大致上感受千篇一概了。 旅游方面,国外的月亮圆一点,多是旅游的本质是经历, 一些陌生未知而又不一样的感受,能让人记忆更加深入。
从鼓捣豆瓣酱,炸排骨等暗黑料理-》 蒸螃蟹、蒸包子简单美味-》 仍是外卖香。
27岁的时候,感受本身逐渐成熟, 得有一个成熟男人的标致。 因而研究了一段时间的手表。加上两次出国都帮亲戚带表。本身就顺便买了人生第一件奢侈品-一块欧米茄。
可是总结: 外在物质的东西带来的知足感很快就没了, 如今它看上去和卡西欧没什么区别, 我还得花时间去调表, 还怕他丢怕他摔。 可能也是我最后一件奢侈品了。
接触滑雪几年了, 这两年更狂热了。 可是去年被撞了一下,差点骨折,最近也比较忙。 新年flag:体重增重 115-》130。 不挑食每日锻炼10min以上。
对象想学, 她以前学过古典, 因而陪着她报了个班。目前能看懂谱子,能够弹旋律和一些很是简单的和弦。须要花时间练习。
总结:台下十年功, 惟手熟尔。
其实没那么热爱, 可是北京牌照是遥遥无期,因而先买了一个踏板和一辆电动车代步。
由于立刻要搬新家了, 我计算了地铁和摩托的通勤时间差,大概摩托车天天能省30min。
备注:摩托车驾照得单独考,安全第一。
父母一每天老去, 也须要咱们的陪伴。 同时周围的同事都开始怀孕了。 为人子,为人父的状态可能愈来愈近。
我目前和老婆商量,这两年仍是多想一想, 多陪陪家人, 下一代的事情要三思。 毕竟这个是不可逆的。
这两年工做和生活看上去都循序渐进,顺风顺水, 没有什么烦恼。 可是又深感目前激烈的竞争, 本身可能再怎么努力也没有一些同窗作得好。 将来该怎么实现本身更大的价值,
怎么平衡好家庭与工做的关系, 又站在了一个迷茫的路口。
或许没人能给我标准答案, 可是,继续加油吧。
到了立flag的环节。 其实不少点本身还没想好。 先立一个模糊的吧: 每周自省1h。 每周锻炼时间>3h. 输出6篇技术性文章。 尝试记录生活,体验快手、b站。 并学习营销技巧,粉丝数>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