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实习生,是如何成长为阿里云分布式NoSQL领域专家

我是亦征,本名王怀远,如今是阿里云存储服务团队的研发,正值五四青年节,受云栖社区邀请,来分享下本身的成长故事。从5年前第一次进入阿里云实习到现在,我一直都在表格存储TableStore团队,参与分布式NoSQL的研发等工做。另外,我也是一名93年出生的90后,一度是团队内最年轻的人,直到最近一年才开始被打破。回顾本身这几年的经历,是从一个实习生逐渐成为团队内的核心成员,从一个算法竞赛选手成为分布式NoSQL领域专家的过程。算法

1524830345511_8fd458ea_0530_453f_9f09_b0f32d0ab836_jpeg

学生时代

跟团队里的不少同窗同样,从小挺爱学习的,从小学一直到大一,基本都是班里的第一名。提及学编程,是从高中开始,高一入学时学校也刚开始组建各科竞赛,我就选了信息学竞赛,开始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何选信息学,大概是由于初中看了太多科技公司的故事,内心也向往有一天可以参与到科技浪潮之中。我开始学编程大概是08年末,而09年阿里云成立。编程

学计算机竞赛是锻炼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功,磨练人的思惟能力。那时候午休前都抱着一本算法书,一点点去啃,甚至晚上熄灯了还要拿个手电筒照着看一下子。后来水平渐渐上去了,差很少是当时全省十几名的水平了,就开始准备省队选拔,认识很多大牛,也表明山东省参加过一次全国性的比赛,中间还跑到清华请以前的几个全国金牌给单独讲了几回课。高三时面临高考的压力和不肯定性,仍是选择了保送,凭借竞赛的保送名额去了我跟我姐的共同母校,西安交通大学。数据结构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