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Works2.0的“业务流程”与1.0的“工做流”的对比

DatwWorks终于升级2.0了,心情万分激动之余,又有一丝担心。由于,无法再建立新的旧版工做流了。。。
新版抛弃了“工做流”这个概念,引入了“业务流程”“解决方案”两个新的概念。因而,做为团队Leader,我花了很大的精力去钻研这两个概念到底该如何应用在个人实际业务中。数据库

1.目的

能尽快应用DataWorks2.0的诸多给力新功能;
尽快解决掉因为没法新建旧版工做流引发的不便;机器学习

2.旧版工做流划分

任务节点通常分为如下几类:学习

  • 源数据同步节点
  • 单业务基础数据层统计节点
  • 跨业务基础数据层统计节点
  • 结果数据层统计节点
  • 结果数据同步节点

2.1 划分维度

旧版本的工做流,主要包含如下几个维度:开发

2.1.1 源数据库

  • 数据源是在哪一个数据库中
  • 包括:源数据同步节点

2.1.2 产品线

  • 源数据属于哪一个产品线
  • 包括:源数据同步节点 + 单业务基础数据层统计节点

2.1.3 目标系统

  • 结果数据是给哪一个系统提供的(后台系统、BI、DataV、……)
  • 包括:结果数据层统计节点 + 结果数据同步节点

2.1.4 业务模块

  • 结果数据属于哪一个业务模块(订单+投诉、订单+保险、商家+订单、……)
  • 包括:跨业务基础数据层统计节点 + 结果数据层统计节点 + 结果数据同步节点

2.1.5 运行周期

  • 每日、每周、每个月运行
  • 包括:全部节点

2.1.6 输入/统计/输出

  • 包含的节点的类型,是属于“源数据迁入”、“统计任务”仍是“结果数据迁出”
  • 包括:全部节点

2.2 其余划分原则

  1. 尽可能减小每一个工做流所依赖的上游工做流的个数;
  2. 能用一句话给整个工做流起个名字;
  3. 每一个工做流内的节点数量不超过30个;

3. 旧版工做流与新版业务流程的区别

3.1 运行周期

  • 旧版工做流:
    整个工做流(包含多个内部节点),对应一个运行周期
  • 新版业务流程:
    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运行周期

3.2 依赖关系

  • 旧版工做流:同步

    1. 工做流依赖工做流;
    2. 内部节点依赖内部节点;
  • 新版业务流程:工作流

    1. 业务流程之间,无依赖关系;
    2. 节点依赖节点,能够跨业务流程依赖,能够不一样运行周期的任务间依赖。

3.3 节点的分类

  • 旧版工做流:
    无分类,只能经过内部节点的命名来区分
  • 新版业务流程:
    能够自动按节点类型分类(SQL节点、数据同步节点、机器学习节点、……)

3.4 工做流(业务流程)的分类

  • 旧版工做流:
    无分类,只能经过工做流的命名来区分
  • 新版业务流程:
    能够经过“解决方案”功能来分类(相似于给每一个业务流程打标签),“业务流程”与“解决方案”是“多对多”的关系。

3.5 提交范围

  • 旧版工做流:
    整个工做流(包含多个内部节点)一块儿提交
  • 新版业务流程:
    单个任务节点提交。也支持业务流程中多个节点批量提交的方式。

3.6 重命名

  • 旧版工做流:产品

    1. 工做流不支持重命名;
    2. 内部节点不支持重命名;
  • 新版业务流程:后台

    1. 业务流程支持重命名;
    2. 节点支持重命名;

3.7 添加文件夹的位置

  • 旧版工做流:
    多级文件夹→工做流→内部节点
  • 新版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数据集成/数据开发→多级文件夹→节点

4. 业务流程划分原则

最后,关于个人业务流程的划分原则,总结以下:基础

  1. 业务流程是完成一个最小业务的;
  2. 业务流程的数量能够稍微多一点儿,能够经过解决方案去查找;
  3. 每一个业务流程里的节点最好不要太多,每一个业务流程里能直观展现的就只有那么多;

但愿你们也能早日用上DataWorks2.0的诸多给力功能!不用继续在旧版工做流中缝缝补补。统计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