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语法基础:数组的经常使用方法详解

本文最初发表于博客园,并在GitHub上持续更新前端的系列文章。欢迎在GitHub上关注我,一块儿入门和进阶前端。javascript

如下是正文。html

数组的定义

以前学习的数据类型,只能存储一个值(字符串为一个值)。若是咱们想存储多个值,就可使用数组。前端

数组的定义

(1)字面量定义。举例:java

var arr = [1,2,3];

(2)对象定义(数组的构造函数)。格式:git

var arr = new Array(参数);

参数位置是一个数值时,表示数组长度;多个数值时,表示数组中的元素。github

数组的操做

一、求数组的长度:算法

数组的长度 = 数组名.length;

能够经过修改数组的长度来改变数组中元素的个数,若是改小了,数组将从后面删除元素。(伪数组arguments的长度能够修改,可是不能修改里面的元素,后面单独讲)编程

二、获取数组中的元素:api

数组中的指定元素 = 数组名[索引值];

数组的索引表明的是数组中的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从0开始。数组

若是索引值有误(好比元素没那么多),系统不报错,而是会给定值为undefined。

遍历数组(重要)

遍历数组即:获取并操做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举例:

var arr = ["生命壹号","许嵩","永不止步"];
        for(var i = 0;i<arr.length;i++){
            console.log(arr[i]);  // arr[i]表明的是数组中的每个元素i
        }

        console.log(arr);

打印结果:

数组Array的经常使用方法

Array数组是属于内置对象,咱们能够在下面的网站上查询各类方法。

Array有各类api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下面分别介绍。

(1)判断是否为数组:instanceof

布尔类型值 = A instanceof B;

解释:判断A是否为B类型(instanceof 是一个关键字)。

在数组里,这种方法已经用的很少了,由于有下面这种方法。

(2)判断是否为数组:isArray()

布尔类型值 = Array.isArray(被检测的值) ;

PS:属于HTML5中新增的方法。

(3)转换数组:toString()

字符串 = 数组.toString();

解释:把数组转换成字符串,每一项用,分割。

(4)返回数组自己:valueOf()

数组自己 = 数组.valueOf();

这个方法的意义不大。由于咱们指直接写数组对象的名字,就已是数组自己了。

(5)将数组中的元素用符号链接成字符串:join()

字符串 = 数组.join(参数);

参数决定用什么符号进行链接。若是不写参数,则和toString()的效果一致。

举例:

var arr = ["生命壹号","许嵩","棒棒哒"];

    console.log(arr.join());    //无参数
    console.log(arr.join(" ")); //用空格进行链接
    console.log(arr.join(""));  //用空字符串进行链接
    console.log(arr.join("&")); //用符号"&"进行链接

打印结果:

生命壹号,许嵩,棒棒哒

    生命壹号 许嵩 棒棒哒

    生命壹号许嵩棒棒哒

    生命壹号&许嵩&棒棒哒

join方法有必定的实际用途:当咱们须要把一堆字符串进行链接时,咱们能够把他们转换成数组,而后调用数组的join()方法。这样作有个好处是:内存不会溢出。

伪数组:arguments

arguments表明的是实参。有个讲究的地方是:arguments只在函数中使用

(1)返回函数实参的个数:arguments.length

举例:

fn(2,4);
    fn(2,4,6);
    fn(2,4,6,8);

    function fn(a,b) {
        console.log(arguments);
        console.log(fn.length);         //获取形参的个数
        console.log(arguments.length);  //获取实参的个数

        console.log("----------------");
    }

打印结果:

(2)返回正在执行的函数:arguments.callee

在使用函数递归调用时,推荐使用arguments.callee代替函数名自己。

(3)之因此说arguments是伪数组,是由于:arguments能够修改元素,但不能改变数组的长短。举例:

fn(2,4);
    fn(2,4,6);
    fn(2,4,6,8);

    function fn(a,b) {
        arguments[0] = 99;  //将实参的第一个数改成99
        arguments.push(8);  //此方法不经过,由于没法增长元素
    }

数组的添加和删除

(1)push():在数组最后面插入项,返回数组的长度

数组改后的长度 = 数组.push(元素);

(2)pop():取出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被删除的元素 = 数组.pop();

(3)unshift():在数组最前面插入项,返回数组的长度

数组改后的长度 = 数组.unshift(元素);

(4)shift():取出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被删除的元素 = 数组.shift();

数组的反转和排序

(1)reverse():翻转数组(返回值是反转后的数组,并且原数组也已经被反转了

反转后的数组  =  数组.reverse();

举例:

var arr = ["a","b","c","d","e","f"];

    console.log(arr);              //反转前打印
    console.log(arr.reverse());    //反转
    console.log(arr);              //反转后打印

打印结果:

注意:反转后,打印原来的数组发现,原来的数组已经被反转了。

(2)sort():给数组排序,返回排序后的数组(排序的规则看参数)

从小到大排序后的数组 = 数组.sort(function(a,b){
                                      return a-b;
    });
  • 无参:按照数组元素的首字符对应的Unicode编码值,从小到大排列数组元素。

  • 带参:必须为函数(回调函数:callback)。这个回调函数中带有两个参数,表明数组中的先后元素。
    • 若是返回值(a-b)为负数,a排b前面。
    • 若是返回值(a-b)等于0,不动。
    • 若是返回值(a-b)为正数,a排b后面。

上面的这个带参的排序,实际上是调用了底层的冒泡排序,小的排前面,大的排后面。

PS:sort方法的功能很是强大,能对数字和字母进行排列。

数组的一些其余方法

(1)concat() :把参数拼接到当前数组(原数组不会被修改)

新数组 = 数组1.concat(数组2);

举例:

var arr1 = [1,2,3];
    var arr2 = ["a","b","c","d","e","f"];

    console.log(arr1.concat(arr2));  //把参数拼接到当前数组
    console.log(arr1);
    console.log(arr2);

打印结果:

从打印结果中能够看到,原数组(数组一、数组2)并无被修改。

(2)slice():从当前数组中截取一个新的数组(不影响原来的数组)

新数组 = 原数组.slice(开始位置index,结束位置index);    //注意:索引值包括左边的,不包括右边的

举例:

var arr = ["a","b","c","d","e","f"];

    console.log(arr.slice(2));  //从第二个值开始截取
    console.log(arr.slice(2,4));  //截取从第二个到第四个之间的值(不包括第四个值)
    console.log(arr.slice(-2)); //截取最后两个值
    console.log(arr.slice(4,2));  //空

打印结果:

(3)splice():删除当前数组的某些元素(原数组会被改变)

新数组 = 数组1.splice(起始索引index,须要操做的个数,弥补的值);

举例:

var arr11 = ["a","b","c","d","e","f"];
    var arr12 = arr11.splice(1);    //从第一个位置开始,删除元素
    console.log("原数组:"+arr11);
    console.log("新数组:"+arr12);
    console.log("-----------");

    var arr21 = ["a","b","c","d","e","f"];
    var arr22 = arr21.splice(1,3);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删除,一共删除3个元素
    console.log(arr21);
    console.log(arr22);

打印结果:

PS:第三个参数不多用,这里先不讲。

(3)获取数据的索引:indexOf()、lastIndexOf()

  • indexOf():从前日后索引

  • lastIndexOf() :从后往前索引

索引值 = 数组.indexOf/lastIndexOf(数组中的元素内容);

PS:若是没找到返回-1。

举例:

var arr = ["a","b","c","d","e","d","c"];

    console.log(arr.indexOf("c"));       //从前日后,找"c"在哪一个位置
    console.log(arr.lastIndexOf("d"));   //从前日后,找"d"在哪一个位置

打印结果:

数组迭代方法

数组迭代方法包括:every()、filter()、forEach()、map()、some()

PS:这几个方法不会修改原数组

语法格式:

数组/boolean/无 = 数组.every/filter/forEach/map/some(
                            function(element,index,arr){
                                            程序和返回值;

有了这几种方法,就能够替代一些for循环了。下面依次来介绍。

every()方法

解释:对数组中每一项运行回调函数,若是都返回true,every就返回true;若是有一项返回false,则中止遍历,此方法返回false。

注意:every()方法的返回值是boolean值,参数是回调函数。

举例:

var arr1 = ["千古", "宿敌", "南山忆", "素颜"];
    var bool1 = arr1.every(function (element, index, array) {
        if (element.length > 2)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console.log(bool1);  //输出结果:false。只要有一个元素的长度是超过两个字符的,就返回false

    var arr2 = ["千古", "宿敌", "南山", "素颜"];
    var bool2 = arr2.every(function (element, index, array) {
        if (element.length > 2)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console.log(bool2);  //输出结果:true。由于每一个元素的长度都是两个字符。

some()方法

解释:对数组中每一项运行回调函数,只要有一项返回true,则中止遍历,此方法返回true。

filter()方法

解释:对数组中每一项运行回调函数,该函数返回结果是true的项,将组成新的数组(返回值就是这个新的数组)。

var arr1 = ["千古", "宿敌", "南山忆", "素颜"];

    var arr2 = arr1.filter(function (element, index, array) {
        if (element.length > 2) { //arr1中的元素,若是是长度超过2个字符的,我就把它放到arr2中去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console.log(arr1);
    console.log(arr2);

结果:

forEach()方法

解释:遍历数组。

注意:无返回值,纯粹操做数组中的元素,因此应用场景并很少。

map()方法

解释:对数组中每一项运行回调函数,返回该函数的结果,组成的新数组(返回值就是这个新的数组)。

举例:

var arr1 = ["千古", "宿敌", "南山忆", "素颜"];

    var arr2 = arr1.map(function (element, index, array) {
        return element + "vae";  //给arr1中全部的元素增长字符串"vae",放到arr2中。
    });

    console.log(arr1);
    console.log(arr2);

结果:

清空数组

清空数组,有如下几种方式:

var array = [1,2,3,4,5,6];

    array.splice(0);      //方式1:删除数组中全部项目
    array.length = 0;     //方式1:length属性能够赋值,在其它语言中length是只读
    array = [];           //方式3:推荐

数组练习

练习1

问题:将一个字符串数组输出为|分割的形式,好比“千古|宿敌|素颜”。使用两种方式实现。

答案:

方式1:(不推荐)

var arr = ["千古","宿敌","素颜"];
    var str = arr[0];
    var separator = "|";
    for(var i = 1;i< arr.length;i++) {
        str += separator+arr[i];    //从第1个数组元素开始,每一个元素前面加上符号"|"
    }

    console.log(str);

输出结果:

不推荐这种方式,由于:因为字符串的不变性,str拼接过多的话,容易致使内存溢出(不少个str都堆放在栈里)。

方式2:(推荐。经过array数组自带的api来实现)

var arr = ["千古","宿敌","素颜"];

    console.log(arr.join("|"));

结果:

练习2

题目:将一个字符串数组的元素的顺序进行反转,使用两种种方式实现。提示:第i个和第length-i-1个进行交换。

答案:

方式1:

function reverse(array) {
       var newArr = [];
       for (var i = array.length - 1; i >= 0; i--) {
           newArr[newArr.length] = array[i];
       }
       return newArr;
   }

方式2:(算法里比较常见的方式)

function reverse(array){
       for(var i=0;i<array.length/2;i++){
           var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array.length-1-i];
           array[array.length-1-i] = temp;
       }
       return array;
   }

方式3:(数组自带的reverse方法)

如今咱们学习了数组自带的api,咱们就能够直接使用reverse()方法。

练习3

问题:针对工资的数组[1500,1200,2000,2100,1800],把工资超过2000的删除。

答案:

var arr1 = [1500, 1200, 2000, 2100, 1800];

    var arr2 = arr1.filter(function (ele, index, array) {
        if (ele < 2000)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console.log(arr1);
    console.log(arr2);

结果:

练习4

问题:编写一个方法去掉一个数组中的重复元素。

分析:建立一个新数组,循环遍历,只要新数组中有老数组的值,就不用再添加了。

答案:

//    编写一个方法 去掉一个数组的重复元素
    var arr = [1,2,3,4,5,2,3,4];
    console.log(arr);
    var aaa = fn(arr);
    console.log(aaa);
    //思路:建立一个新数组,循环遍历,只要新数组中有老数组的值,就不用再添加了。
    function fn(array){
        var newArr = [];
        for(var i=0;i<array.length;i++){
            //开闭原则
            var bool = true;
            //每次都要判断新数组中是否有旧数组中的值。
            for(var j=0;j<newArr.length;j++){
                if(array[i] === newArr[j]){
                    bool = false;
                }
            }
            if(bool){
                newArr[newArr.length] = array[i];
            }
        }
        return newArr;
    }

个人公众号

想学习代码以外的软技能?不妨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生命团队(id:vitateam)。

扫一扫,你将发现另外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将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