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生背景 网络
MPLS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协议标签交换,最先由思科公司设计,目的为了解决路由器的转发效率。由于早期没有硬件转发技术。它是在二层和三层头之间插入一个标签,利用标签在路由器上转发IP包,相比传统路由转发,少了查看3层IP包过程,减小硬件开销,提升了转发效率。ide
2 MPLS的运做过程 设计
一、在MPLS区域中,每一台LSR首先要运行路由协议,造成路由表router
二、接着运行LDP,以后LSR会为路由表中的每个目的地分配一个标签,这些标签只有本地意义,并被存在LIB库中。接口
三、接着每个LSR会向其邻接对等体通告自已的标签。ip
四、每个LSR根据收到的标签(出标签)与自已发出的标签(出标签)关联起来,构成LFIBci
五、收到的标签还会被插入FIB表,与目的网络关联起来。路由
注意:MPLS只为IGP路由分标签,不为BGP路由分标签,BGP路由使用下一跳地址的IGP标签来传递数据。it
3 配置MPLS的几个步骤table
一、启用CEF
二、指定使用的标签分发协议 (可选)
三、MPLS LDP router-id lo0 (可选)
四、MPLS label range 200 299 (可选)
五、运行LDP
六、修改MTU值 (可选)
基本命令:
ip cef
int s0/0
mpls ip //在接口下启用MPLS
扩展命令:
rouer(config)#mpls label protocol ldp //指定起用LDP(国际标准)
rouer(config)#mpls ldp router-id lo0
rouer(config)#mpls label range 200 299 //指定路由器分配标签的范围,须要从新创建TCP链接
int s1/1
mpls ldp discovery transport-address interface //指定用自已接口IP作transport-address,这个地址是用来和邻居建邻居关系的地址,也能够指定用别的接口,默认每一个接口会使用router-id的接口IP去作transport-address,来建邻居关系。
查询命令:
show mpls interfaces //查看启用MPLS的接口
show mpls ldp neighbor //查看LDP的邻居表
show mpls ldp bindings //查看LIB表,LIB(TIB) 这里的TIB是cisco自已的叫法,其实就是LIB
show mpls forwarding-table //查看标签转发表LFIB(TFIB)
注意:LFIB表中第二列显示POP tag表示只弹出顶层标签, untagged 表示弹出全部标签
只会显示最优下一跳路由器分配的标签
show mpls ip binding //能够直接看到一条路由的入标签和出标签
show ip cef //查看FIB表
show ip cef 2.2.2.0 //查看FIB表中一条明细
show ip cef detail //查看详细信息
show adjacency
show adjacency detail
show mpls ldp discovery detail //可看到transport-address
show mpls forwarding-talbe labels 304 detail
show mpls ldp parameters //查看LDP的配置参数
show tag-switching tdp neighbor 原来在TDP中使用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