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学习总结-20175218

20175218 2018-2019-2 《Java程序设计》第十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第十三章主要讲的是Java网络编程,包括URL类,InetAddress类,套接字,UDP数据报,广播数据报以及Java远程调用(RMI)

URL的构造方法html

  • URL类一般使用以下的构造方法建立一个URL对象:
    • public URL(String spec) throws MalformedURLException
    • public URL(String protocol, String host,String file) throws MalformedURLException

读取URL中的资源java

  • URL对象调用InputStream openStream()方法能够返回一个输入流,该输入流指向URL对象所包含的资源。经过该输入流能够将服务器上的资源读入到客户端。

获取地址编程

  • 获取Internet上主机的地址
    • 可使用InetAddress类的静态方法getByName(String s);
    • 得到一个InetAddress对象,该对象含有主机地址的域名和IP地址,该对象用以下格式表示它包含的信息:
      • www.sina.com.cn/202.108.37.40
  • 获取本地机的地址
    • 咱们可使用InetAddress类的静态方法getLocalHost()得到一个InetAddress对象,该对象含有本地机的域名和IP地址。

客户端套接字服务器

  • 客户端的程序使用Socket类创建负责链接到服务器的套接字对象。
  • 创建链接到服务器的套接字对象:
  • 与mysocket相关的方法
    • getInputStream()得到一个输入流
    • getOutputStream()得到一个输出流
    • 用getInputStream()获得的输入流接到另外一个DataInputStream数据流上
    • 用getOutputStream()获得的输出流接到另外一个DataOutputStream数据流上

ServerSocket对象与服务器端套接字网络

  • 服务器必须创建一个ServerSocket对象,该对象经过将客户端的套接字对象和服务器端的一个套接字对象链接起来,从而达到链接的目的。
  • 创建ServerSocket对象:
    • try{ ServerSocket serverForClient =new ServerSocket(2010);
    • }
    • catch(IOException e){}
  • 使用方法accept()将客户的套接字和服务器端的套接字链接起来,代码以下所示:
    • try{ Socket sc= serverForClient .accept();
    • }
    • catch(IOException e){}
  • 所谓“接收”客户的套接字链接就是accept()方法会返回一个和客户端Socket对象相链接的Socket对象。
  • 客户端的套接字得到的输入\输出流和服务器端的套接字得到的输出\输入流互相链接。

UDP数据报socket

  • 基于UDP的通讯和基于TCP的通讯不一样,基于UDP的信息传递更快,但不提供可靠性保证。
  • 基于UDP通讯的基本模式是:
    • 将数据打包,称为数据包(比如将信件装入信封同样),而后将数据包发往目的地。
    • 接受别人发来的数据包(比如接收信封同样),而后查看数据包中的内容。

发送数据包分布式

  • 用DatagramPacket类将数据打包,即用DatagramPacket类建立一个对象,称为数据包。用DatagramPacket的如下两个构造方法建立待发送的数据包:
    • DatagramPacket(byte data[],int length,InetAddtress address,int port)
    • DatagramPack(byte data[],int offset,int length,InetAddtress address,int port)
  • 用DatagramSocket类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DatagramSocket()建立一个对象,该对象负责发送数据包。例如:
    • DatagramSocket mail_out=new DatagramSocket();
    • mail_out.send(data_pack);

接收数据包学习

  • 首先用DatagramSocket的另外一个构造方法DatagramSocket(int port) 建立一个对象,其中的参数必须和待接收的数据包的端口号相同。例如,若是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包的端口是5666,那么以下建立DatagramSocket对象:
    • DatagramSocket mail_in=new DatagramSocket(5666);
  • 而后对象mail_in使用方法receive(DatagramPacket pack)接受数据包。
  • 用 DatagramPack类的另一个构造方法:
    • DatagramPack(byte data[],int length)建立一个数据包,用于接收数据包,例如:
      • byte data[]=new byte[100];
      • int length=90;
      • DatagramPacket pack=new DatagramPacket(data,length);
      • mail_in.receive(pack);
    • 该数据包pack将接收长度是length字节的数据放入data。

广播数据报测试

  • 广播数据报涉及到地址和端口。
  • 广播数据报是一种较新的技术,要广播或接收广播的主机都必须加入到同一个D类地址。

Java 远程调用(RMI).net

  • Java远程调用,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是一种分布式技术,使用RMI可让一个虚拟机(JVM)上的应用程序请求调用位于网络上另外一处的JVM上的对象方法。习惯上称发出调用请求的虚拟机(JVM)为(本地)客户机,称接受并执行请求的虚拟机(JVM)为(远程)服务器。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Java怎么实现远程调用?
  • 问题1解决方案:
    • Java远程方法调用是编程过程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列举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一、Java RMI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 二、EJB远程接口调用
      • 三、WebService,如jax-ws axis xfire cfx
      • 四、Hessian以及Spring HttpInvoker
      • 五、直接动态请求返回JSON数据
    • 关于这几类的区别比较请参考这位大佬的博客:
    • 博客连接:输入连接说明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java的代码中URL的使用方法
  • 问题1解决方案:
    • 一、URL
      • a、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表示Internet上某一资源的地址。
      • b、URL 由两部分组成:协议名称和资源名称,中间用冒号隔开。
      • c、在java.net包中,提供了URL类来表示URL。
    • 二、使用URL读取网页内容
      • a、经过URL对象的openStream()方法能够获得指定资源的输入流
      • b、经过输入流能够读取、访问网络上的资源

代码托管

statistics.sh脚本运行截图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结对及互评

评分标准

  1. 正确使用Markdown语法(加1分):
    • 不使用Markdown不加分
    • 有语法错误的不加分(连接打不开,表格不对,列表不正确...)
    • 排版混乱的不加分
  2. 模板中的要素齐全(加1分)
    • 缺乏“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的不加分
    • 缺乏“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的不加分
    • 代码托管不能打开的不加分
    • 缺乏“结对及互评”的不能打开的不加分
    • 缺乏“上周考试错题总结”的不能加分
    • 缺乏“进度条”的不能加分
    • 缺乏“参考资料”的不能加分
  3.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一个问题加1分

  4.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一个问题加1分

  5. 本周有效代码超过300分行的(加2分)
    • 一周提交次数少于20次的不加分
  6. 其余加分:
    • 周五前发博客的加1分
    • 感想,体会不假大空的加1分
    • 排版精美的加一分
    • 进度条中记录学习时间与改进状况的加1分
    • 有动手写新代码的加1分
    • 课后选择题有验证的加1分
    • 代码Commit Message规范的加1分
    • 错题学习深刻的加1分
    • 点评认真,能指出博客和代码中的问题的加1分
    • 结对学习状况真实可信的加1分
  7. 扣分:
    • 有抄袭的扣至0分
    • 代码做弊的扣至0分
    • 迟交做业的扣至0分

其余(感悟、思考等,可选)

对第八周的测试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博客连接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200/200 1/1 24/24
第二周 400/600 1/2 15/39
第三周 600/1200 1/3 18/57
第四周 700/1900 1/4 18/75
第五周 800/2700 5/9 18/93
第六周 800/3500 3/12 28/121
第七周 800/4300 3/15 18/139
第八周 900/5200 5/20 26/165
第九周 900/6100 4/24 24/189
第十周 1000/7100 4/28 29/218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本身的计划能力。这个工做学习中很重要,也颇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
: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

参考:软件工程软件的估计为何这么难软件工程 估计方法

  • 计划学习时间:18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8小时

  • 改进状况: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
)

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