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仍是那个不太恰当的例子。html
写做就比如人类的消化系统,想要持续的输出。。。那么就要持续的输入。。。linux
今天就来讲一说如何进行持续有效的输入。程序员
先放一张图,这是个人整个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过程,能够供你们参考。web
信息输入主要有两大部分:浏览器
这里信息收集使用到的工具主要两类:安全
我选择工具的时候必要的因素有是否全平台支持,是否有云同步功能。 这也是当初为啥入了印象笔记的坑。 下面简单介绍下这两类软件服务器
所谓的稍后阅读,能够保存你当前阅读的web页面到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 好比正看在一片文章,结果地铁到站来不及看了。 在相似这样的场景下,能够帮助咱们暂时保存阅读内容。微信
目前比较主流的Read It Later软件主要有Pocket和Instapaper。固然可能如今也有相似的国产应用,这个markdown
不纠结,用的顺手就行。网络
我最先用的是Pocket,可是前两年Pocket不知道违反了什么规矩,在国内被墙了。app store也下架了。 因此那段时间不得已转向其余工具。
最近可能服软了,已经恢复了国内的服务。 毕竟,想到中国这个体量的市场。。。不是全部人都能像Google那么轴。
Pocket在PC端支持Chrome,Firefox,Safari等浏览器插件。 在手机端IOS和Android都有客户端。 总的来讲知足了个人需求。
Pocket听说有不少的功能,好比自动朗读。。。
可是对于我来讲只是一个内容中转站。
使用很简单,以Chrome浏览器为例:好比我如今看到了崔大佬更新了新的破反爬虫的技巧,我以为颇有用。
「Step1.点击Pocket插件」
「Step2.添加标签」
此时,Pocket的图标变成彩色,并提示已保存。完事活儿~~
若是想查看内容的话,能够直接右键点击插件,而后选择打开列表。
移动客户端的界面也还算简(jian)洁(lou)。
移动端的保存也很简单。 以个人手机为例。 假设咱们在上班摸鱼的时候不当心看到一个某新晋博博客**“吾码”**上的一篇高质量博文(羞)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Pocket,便可
好了,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Pocket的使用。更多的用法,还有待于你们本身去探索。 软件支持中文版,使用起来还算比较顺手。
惟一的缺点就是,中国貌似没有服务器,网页版的访问速度稍微有点慢。不过能够接受。
还有就是,Pocket属于所谓的稍后阅读类的工具,放进Pocket的内容不表明放进脑子里的内容。仍是要及时的消化处理。
不要让Read It Latter 变成Read It Never。
Evernote号称要作咱们的第二个大脑。是一款主流的老牌知识库软件,像国内如今兴起的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等多多少少都有点印象笔记的影子。它在跨平台方面算是起步最先的。在所谓的云尚未兴起的时候,Evernote就开始提供了跨平台同步的服务,也就是咱们如今所谓的云同步。Evernote提供PC客户端,网页,移动端APP等全平台的支持。(P.S. linux除外... )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趣事,由于Evernote这个铁憨憨免费版给的量很足,致使很长一段时间Evernote根本没法从高级付费服务中赚到钱。由于免费版已经能够知足用户绝大部分需求了。以致于这家优秀的公司差点由于长期没法获取足够收益而差点破产倒闭。
并且这家公司算得上在战略上很明智,在很早以前就积极响应中国区政策,出了个Evernote中国特供版,也就是传说中的印象笔记。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Evernote International版和印象笔记(Evernote 中国版) 这两个版本的帐号是不通用的。也就是说中国特供版的印象笔记是独立运营和存储的。
搞清楚两个版本以后,那么如下说到的Evernote如没有特别说明,均表示中国特供版的「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虽然是中国特供版,可是在功能上几乎没有作阉割。只是存储服务器架设在了国内。另外印象笔记对微信微博等的支持也比较到位。
所以推荐你们使用印象笔记而不是Evernote International。毕竟在访问速度上是有优点的。
另外说明一点,毕竟是公共云,对于涉及商业机密的内容仍是不要上传到印象笔记。虽然做为Evernote的十年老用户,对他们仍是比较放心。
可是,数据安全的钥匙还在捏在本身手里更安心。
Evernote的主界面主要如下几部份内容:
点击新建笔记旁边的这个按钮,能够打开新建菜单。目前Evernote所支持的功能有:
是的,通过我以上的解释和描述,我相信你对Evernote并无什么好感。
另外,我还要告诉你的是,Evernote虽然提供中国特供版的印象笔记解决了同步慢的问题。 可是若是你的笔记数量不少,Evernote的渲染和运行速度仍是很是感人的。。。我建议他们不要使用大象图标了换成绿毛龟更合适。。。太慢了!!!
总的来讲,目前的Evernote客户端支持的功能很是多,思惟导图,markdown编辑器,清单,便签。。。能够看得出他们的雄心,这是要一统效率软件的江湖啊。 可是很是无奈的是,什么功能都有,可是什么功能都差点意思。 Markdown笔记的支持也是在无数程序员无数次的上书以后才开始支持。 并且作的不尽人意。
那么为何我还坚持推荐这款知识库软件呢?
第一。。。
「情怀!」
这么说吧...这是我用Evernote的第十个年头了...
截止今天,2270条笔记,绝大部分都是我这十年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换到其余平台去,迁移成本过高,情感上舍弃不了...
另外还有就是下面我要说的,Evernote能留住用户的终极杀器----「Evernote Web Clipper!」
Evernote Web Clipper又名印象笔记·剪藏。 其功能不言而喻,剪 and 藏。
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神器,能够将网页中的内容剪切下来,而后保存到印象笔记中。 这一点和Pocket不一样的是,剪藏其实是保存网页的源码。能够完美的保留网页内容到印象笔记。而Pocket更像一个爬虫,给一个连接以后,Pocket只爬取内容,而不负责保存格式。
若是你不是一个像我这种信息收集的偏执狂,基本上靠剪藏就能够知足你全部的信息处理需求。
下面给你们演示一下剪藏的使用。 首先,让咱们打开某新晋博客**“吾码”**上的谋篇高质量博文,而后咱们发现这篇文章不只干货满满语言风趣排版优雅,并且博主还 特别帅 特别幽默。
这个时候咱们点击这个大象头的插件。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剪藏不只仅是保存网页那么简单,它会智能的分析网页的结构,尽量的去帮你选择有用的正文部分。 像博客园这种结构简单的网页,剪藏的识别率仍是很高的。
可是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或者html标签命名不规范的网站,剪藏可能没法正确识别出网页的正文部分。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手动选中咱们想保存的内容,而后再启动剪藏。
保存完成后会有相关提示。
此时同步你的印象笔记客户端就能看到刚刚剪藏的内容了,笔记中能够看到他保留了网页简约且优雅的源格式。
如今的效率软件不少,或许会有更适合你的。 可是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我用的比较顺手的两个工具Pocket和Evernote。
Pocket我用了将近五年,Evernote我用了已经有十年。
总之,工具只是工具。持续的激情和勤奋才是关键。
毕竟,在这个充斥着PPT和各类电子化信息的时代,偶尔想到小时候课堂上漂浮的粉笔末和书韵墨香也是另外一种意境呢。
额。。。没忍住。。。又煲了点鸡汤。。。
好了,如下是本文中提到的软件的下载教程,请参考下图。
本文使用 mdnice 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