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质量屋

当咱们开始一个规划设计一个新的产品时,一般会经过多种方式来收集用户需求(用户调研,用户反馈,数据分析,内部决策等),但拿到这些零散的需求以后该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需求来指导产品设计就是一个大问题(所谓需求评审也大可能是围绕这个问题)。质量屋或许是这一问题的一种解法。html


质量屋是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的核心工具,主要用于将用户需求,市场调研结果,技术数据转化为产品设计中设计目标而且给出对应优先级。如下是一张典型的质量屋表格,在下文中我会详细介绍这张表格。web

图片描述

以上这张图是一个完整的HOQ图,下文会按照HOQ的操做步骤对HOQ的各个部分进行介绍,顺序以下图:算法

图片描述


1,用户需求(Customer Requirements)

用户需求指的是用户本身对于产品的需求(经过用户调研,用户反馈,数据分析能够获取),这一步的难点在于如何结构化用户的需求,现实状况是直接得到的用户需求每每定义不够清晰,层级混论,交叉包含的问题。所以直接得到的用户需求还不能直接在质量屋中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能够采用:Affinity Diagram 和 Tree Diagram。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操做方法会在之后的文章里进一步去介绍框架

2,计划矩阵(Planning Matrix)

计划矩阵的意义在于:1量化了用户需求的优先级以及他们对于已有的产品的表现的认知2 使得用户需求的优先级能够根据设计团队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整。矩阵如何使用工具

1,Customer Importance:能够经过问卷来调查用户对于不一样用户需求的重要度,固然更好的办法是Analytical Hierachy Process (AHP)。在汇总问卷数据的时候不要混合不一样细分市场的数据,不然得出的结论对于产品设计团队来讲将没有任何意义。性能

2,Satisfaction of Product: 计划矩阵提供了用户满意度的测量,一般经过问卷对用户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不一样竞品的满意度。在调查中AHP依然是精确度更高的方法,经过计划举证可以清晰地看到不一样竞品在不一样的用户纬度上的表现。ui

3,Planned Satisfaction Rating:计划满意度是指用户量化指望的的能够用来知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性能。这一项一般由设计团队来决定。spa

4,Improvement Factor:提高因子是指公司实际产品特性与目标产品特性之间的差距。计算方法是:[(Planned Rating score-Our Product score)/Full score]+1。.net

5,Sales Point:卖点是用来评估那一些用户需求能够被用来做为推向市场时的卖点。这一项分数一般由市场部门给出,给分在1到1.5之间。设计

6,Overall Weighting:总体权重是指,在考虑了提高空间以及卖点价值后做出的对不一样用户需求的权重评估。计算方法:Customer Importance *(improvement factor + sales point)。

3,技术需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技术需求市场从工程的角度看产品的需求,这部分信息一般由QFD团队提出,他们针对用户需求梳理出了不一样产品特性。与用户需求的结构化方法相同,能够采用affinity diagram和tree diagram来进行结构化这一些需求。一般还会有一个箭头用来表现产品需求变量与产品总体表现之间的关系。

4,相互关系(Inter-Relationship)

这一部分是表格的主体部分,经过创建用户需求以及产品需求之间的关系,完成二者之间的转换,计算方法:对于每一个单元格,找到其对应的用户需求(行)和产品需求(列),思考该用户需求与产品需求的相关程度。举个栗子.手机的轻便,与手机的厚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5,屋顶(Roof)

图标中的“三角屋顶”其实是对于产品中不一样产品需求的关系的说明。举个栗子,手机的电池容量与手机的厚度有正相关的关系。一般会使用+号来表示正相关,而-号来表示负相关。对于产品设计团队来讲,1,“屋顶”可以让他们更加关注那些可以为产品带来诸多好处的产品特性。2而对于那些有冲突性的产品需求采起折中方案或者创新性方案。

6,目标(Targets)

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表中内容可以获得的一些结论,也是使用质量屋的目的:

1技术优先级。得到产品需求对应的优先指数的方法:1得到某一个产品需求与对应不一样用户需求的关系值,以下图给出的“No. of size”这一列。2在这一列中取出每个单元格内的关系值乘以其对应的总体权重(overall weighting),这里强关系-中等关系-弱关系分别给分为9-3-1;3将每行的乘积求和,得到每一个产品需求对应的优先指数。最后根据优先指数能够肯定不一样产品需求之间的优先指数和优先关系。

2竞争基准线。竞争基准线指的竞品在产品需求上所在的水平。

3目标。这一部分HOQ矩阵的最终输出,利用表格中的全部信息置顶产品需求目标。这一部分并无规范统一的算法,应当结合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决策。

结论

House of Quality 并无给出一套从调研得到的用户需求到最终的产品需求详细步骤,但它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框架。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例如需求结构化,需求间冲突的处理还须要进一步在实践时思考。

本文主要的内容来自秦宪刚老师的相关专业课程以及 QFD tutorial-Webducate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