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将来。正如Netscape创始人、硅谷著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在《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所述,从生活、电影、农业到国防,软件无所不在。将来十年,预计将有更多的行业被软件所瓦解,数据也将会愈来愈多。服务器
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伴随下,数据呈指数增加,天天增长百万兆字节的数据是很常见的,随之而来将会面临的是更多的存储需求和挑战。传统的解决方案不足以知足这些存储需求,迫切须要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软件定义存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案。网络
Yahoo, Altavista (各类厂商的黑盒子)架构
Google, Amazon (通用硬件+软件定义)分布式
IT基础架构变迁 ,互联网融合架构成为将来趋势。互联网、云计算时代下,伴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开始面临着巨大挑战,那就是如何快速提高基础架构敏捷性,确保企业业务灵活,同时还能维持较高的服务水平,知足关键型业务的须要,并且最好可以保证不增长或只增长不多的预算。对于现今不少公司,尤为是中小企业、初创公司来讲,使用互联网融合架构便成为首选。ide
也正因如此,不少企业将目光投向Server SAN存储基础架构,不只能够得到不少与云技术相同的好处,同时企业也能够根据自身状况而定。那么为何选择Server SAN?性能
1.硬件通用:脱离“黑盒子”,使用业界通用的标准硬件,如X86服务器、SSD、磁盘等,同时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和解耦性,避免了厂商的锁定;大数据
2. 良好的扩展性(Scale-Out):分布式存储集群性能和容量是同步扩展的,从而可使用户得到可预测的性能和容量,同时适应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聚合性能需求,以及弹性容量的需求。(根据IDC国内存储市场的报告,scale-out storage国内占比10%);ui
3. 低成本投入,按需支配:它将传统存储的专用硬件,转变成通用硬件,经过融合计算,存储达到下降成本的目的,因为减小了以前传统的外置磁盘阵列,存储光纤交换机,服务器HBA光纤卡等等,仅硬件的投入,便可下降到普通机架式服务器硬盘的价位;云计算
通用平台发展带来的机遇。近几年来,新的通用硬件技术改变了存储架构,使得软件定义存储获得了良好的发展。spa
1.SSD:延时从磁盘的毫秒级缩短到亚毫秒级(0.1毫秒),性能从单块15K磁盘的180左右IOPS,猛增到单块SSD的8000 IOPS(外置磁盘阵列),甚至到单块SSD的36000IOPS(内嵌在服务器里的SAS或SAT接口的SSD,或者PCIe SSD);闪存价格的降低速度比硬盘更快,根据IDC预测,二者价格曲线将于2015-2017年出现交叉,届时单位GB的SSD的价格甚至低于单位GB的15K磁盘的价格;
例如:Intel的NAND SSD技术相较于HDD能下降延迟大约100倍,3D XPoint™ 技术相较于NAND SSD能进一步下降延迟大约10倍。
(图片来源于Intel公开资料)
2.高速网络技术:得益于近些年来网络的高速发展;一般推荐采用万兆网络,甚至有的采用四万兆(40GbE)的网络。目前,万兆网络的延迟很是小,大约在100 微秒左右,远小于PCIe闪存的延迟1毫秒;若是采用RDMA技术,延迟能更小;
3.大容量服务器和磁盘:分布式存储借助于大容量的服务器和磁盘,也可以提供以往外置磁盘阵列才能支持大存储容量。例如,DELL PowerEdge R730XD最多16个3.5寸近线SAS盘,可支持多达近100TB的裸容量;
4.虚拟化和云计算要求更智能的存储,可以调用其控制信息,配合上层更灵活敏捷的部署存储资源。
在这些通用硬件技术的推进下,软件定义存储(包括Server SAN)将成为发展趋势。
著名研究机构Wikibon在2016年发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报告《Server SAN 2012-2026》,其中说到,当前,企业Server SAN的收入已经超过10亿美金,年增加率大于150%。
Wikibon强烈建议企业CIO/CTO如今就要开始试用Server SAN,特别是对那些要求低成本或高性能的应用。这也验证了前面说到的企业IT基础架构变迁,企业选型尝试Server SAN。
将来存储趋势将会是软件定义存储 or Server SAN
本文参考了Peter Ye文章的部分观点:http://lovelifeandit.baijia.baidu.com/article/5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