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建冗余较小、结构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时必须遵循必定的规则。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称为范式。范式是符合某一种设计要求的总结。要想设计一个结构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必须知足必定的范式。html
在实际开发中最为常见的设计范式有三个:数据库
1.第一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数据库设计
第一范式是最基本的范式。若是数据库表, 每一列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属性值,确保每一列的原子性,就说明该数据库表知足了第一范式。性能
第一范式的合理遵循须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来定。好比某些数据库系统中须要用到“地址”这个属性,原本直接将“地址”属性设计成一个数据库表的字段就行。可是若是系统常常会访问“地址”属性中的“城市”部分,那么就非要将“地址”这个属性从新拆分为省份、城市、详细地址等多个部分进行存储,这样在对地址中某一部分操做的时候将很是方便。这样设计才算知足了数据库的第一范式,以下表所示。spa
编号设计 |
姓名htm |
性别blog |
年龄ci |
省份开发 |
城市 |
详细地址 |
1 |
张三 |
男 |
23 |
北京 |
北京 |
朝阳区新华路23号 |
上表所示的用户信息遵循了第一范式的要求,这样在对用户使用城市进行分类的时候就很是方便,也提升了数据库的性能。
2.第二范式(不能部分依赖)
第二范式是在知足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要求每列的属性必须彻底依赖于主关键字
学生Id |
姓名 |
身份证号 |
课程Id |
课程名称 |
1 |
张三 |
12345666 |
1 |
数学 |
1 |
张三 |
12345666 |
2 |
语文 |
好比,一个学生学多门课程,若是设计为上面一张表,一个学生就有多条数据,这样子学生信息是重复的,就会形成数据冗余。咱们应该拆分红学生信息表,课程信息表以及学生课程关系表,三张表。
学生信息表
学生Id |
姓名 |
身份证号 |
1 |
张三 |
12345666 |
1 |
张三 |
12345666 |
课程信息表
课程Id |
课程名称 |
1 |
数学 |
2 |
语文 |
学生课程关系表
课程Id |
学生Id |
1 |
1 |
2 |
1 |
3.第三范式(不能存在传递依赖)
第三范式是在知足第二范式的基础上,要求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好比设计的学生信息表以下,学校信息和学生Id不是直接相关的。
学生Id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所在学校ID |
学校名称 |
学校地址 |
1 |
张三 |
25 |
女 |
1001 |
北京大学 |
北京市*** |
拆分以下:
学生信息表
学生Id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所在学校ID |
1 |
张三 |
25 |
女 |
1001 |
学校信息表
所在学校ID |
学校名称 |
学校地址 |
1001 |
北京大学 |
北京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