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教训:兼职创业的三个失败教训

  去年5月,我在3WCoffee参加了一次「创业周末」的活动。原本只是想去体验一下这种形式的活动,结果没想到和临时组队的小伙伴们一块儿迸发了一个idea,把微信和个人工做结合了起来。再加上模拟路演时,几位身为风投的评委给了咱们极高的评价,因而咱们决定在业余继续实现这个idea。这个项目在两个月以后,由我一人继续用金钱支撑,并和同门师兄弟一块儿推进了产品的上线。但时至今日,我不得不认可,这个项目再也撑不下去了。微信

  当我复盘的时候,以为有几个教训值得本身检讨。ide

  教训一:不要对本身说谎测试

  一个产品从0到1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假设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好比说,咱们作一个产品的首要前提假设是,作这个事情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户价值,二是商业价值。前者是说这个产品到底对用户有没有用,后者是说这个产品到底能不能挣到钱。若是说这个事情是有价值的,也就是假设被验证为真,咱们会继续来探讨更细节的东西,好比经过商业模式画布来分析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关键业务、核心资源、重要伙伴、成本结构。网站

  个人第一个教训,就是在填写这个画布的时候,有对本身说谎。好比说,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核心资源和重要伙伴均可以笼统的称之为「资源」。实际上,写满这个画布是很简单的,但当你的产品上线后须要推进时,这些「资源」的落实是不容易的。更糟糕的是,填在画布上的东西,自己就只是未被验证的假设。对本身说谎,到最后就像驾着新船出海,却发现处处都是漏洞。idea

  教训二:不要忽视种子用户的沉默反馈调试

  沉默也是一种反馈,这表示你们对产品不感兴趣。blog

  咱们在产品上线后,在目标用户比较集中的一个渠道发布了的内测通知。咱们为申请内测的用户和一些朋友发放了内测账号密码,结果发现大部分用户根本就没有测试咱们的产品。还有少部分用户试过一次后就再也没使用过产品。当咱们试图经过邮件去得到反馈时,也没有任何回音。资源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给全部申请内测的用户发了一封邮件,表示目前你们使用的版本是测试版,将会有更多功能即将上线。同时,我作了一个验证,把不少原本还没作的功能用PPT展现出来发给用户,结果仍是没有获得回应。开发

  从我周围的状况来看,用户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但这种需求也许并不强烈。我忽视了种子用户的沉默反馈,结果作出来一个没有BUG的产品。get

  教训三:不要错失时间窗口

  去年8月时,行业里玩微信公众号的企业并很少,结合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次开发的企业更少。但到今天,为微信公众号作二次开发的中小企业多如牛毛,针对各行业的案例和解决方案也层出不穷。本行业里也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微信公众号,而且玩的愈来愈好。甚至本企业内部也有很多下属单位或部门在涉足这方面的业务。

  对一个技术门槛不高的微创新而言,迅速推出demo并找到种子用户以及根据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是第一次尝试这样一个项目,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好比,demo开发后等待上线才去弄网站建设前的备案,自己须要一段时间还有遇上十一假期,这就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产品上线后开始调试并不断修改需求,一直都没有去找种子用户来测试。直到以为能够开放测试了,又遇上元旦、春节;最重要的是,原本就是用业余时间在作一个尝试,并无强烈的紧迫感。

  小结

  总的来讲,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又给我带来一些收获。

  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认识自我。

  在决定作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自认为在产品和商业上有所积累,信心爆棚。但实际上,对本身的能力没有进行充分评估,对「创业」没有给与足够的敬畏,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项目让我认识本身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本身,虽然不可能再重来,但我仍有机会经过这些收获让这个项目成为另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