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禅》之六大设计原则下篇

本文主要讲迪米特法则和开闭原则。算法

1、迪米特法则

1.定义

迪米特法则也称最少知道原则,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描述的是同一个规则: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余对象有最少的了解。通俗地讲,一个类应该对本身须要耦合或调用的类知道得最少,你(被耦合或调用的类)的内部是如何复杂都和我不要紧,那是你的事情,我就知道你提供的这么多public方法,我就调用这么多,其余的我一律不关心。数据库

2.迪米特法则对类的低耦合提出明确的要求

4层含义以下:设计模式

(1)只和朋友交流

迪米特法则还有一个解释是:只与直接的朋友通讯。架构

什么叫直接的朋友?
每一个对象都必然会与其余对象有耦合关系,两个对象之间的耦合就成为朋友关系,这种关系的类型有不少,例如组合、聚合、依赖等。函数

注意:
一个类只和朋友交流,不与陌生类交流,不要出现getA().getB().getC().getD()这种状况(在一种极端的状况下容许出现这种访问,即每一个点号后面的返回类型都相同),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创建在类间的,而不是方法间,所以一个方法尽可能不引入一个类中不存在的对象,固然,JDK API提供的类例外。测试

(2)朋友间也是有距离的

人和人之间是有距离的,太远关系逐渐疏离,最终形同陌路;太近就相互刺伤。对朋友关系描述最贴切的故事就是:两只刺猬取暖,太远取不到温暖,太近刺伤对方,必须保持一个既能取暖又不刺伤对方的距离。迪米特法则就是对这个距离进行描述,即便是朋友类之间也不能无话不说,无所不知。spa

注意:迪米特法则要求类”羞涩”一点,尽可能不要对外公布太多public方法和非静态的public变量,尽可能内敛,多使用private、package-private、protected等访问权限。设计

(3)是本身的就是本身的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方法:放在本类中也能够,放在其余类中也没有错,那怎么去衡量呢?你能够坚持这样一个原则:若是一个方法放在本类中,既不增长类间关系,也对本类不产生负面影响,那就放置在本类中。对象

(4)谨慎使用Serializable

3.最佳实践

迪米特法则的核心观念:
类间解耦,弱耦合,只有弱耦合了之后,类的复用率才能够提升。其要求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大量的中转或跳转类,致使系统的复杂性提升,同时也为维护带来了难度。因此咱们在采用迪米特法则时,须要反复权衡,既作到让结构清晰,又作到高内聚低耦合。接口

2、开闭原则

1.定义

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注意:
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并不意味着不作任何修改,低层模块的变动,必然要有高层模块进行耦合,不然就是一个孤立无心义的代码片断。

变化能够概括为以下三类:

(1)逻辑变化

只变化一个逻辑,而不涉及其余模块,好比原有的一个算法是ab+c,如今须要修改成ab*c,能够经过修改原有类中的方法的方式来完成,前提条件是全部依赖或关联类都按照相同的逻辑处理。

(2)子模块变化

一个模块变化,会对其余的模块产生影响,特别是一个低层次的模块变化必然引发高层模块的变化,所以在经过扩展完成变化时,高层次的模块修改是必然的。

(3)可见视图变化

可见视图是提供给客户使用的界面,如JSP程序、Swing界面等,该部分的变化通常会引发连锁反应(这个连锁反应,我相信使用过JSP做为视图层的朋友们都深有感触)

2.为何要采用开闭原则

都说开闭原则是很是重要的,可经过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重要性:

(1)开闭原则对测试的影响

(2)开闭原则能够提升复用性

(3)开闭原则能够提升可维护性

(4)面向对象开发的要求

3.如何使用开闭原则

(1)抽象约束

抽象是对一组事物的通用描述,没有具体的实现,也就表示它能够由很是多的可能性,能够跟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经过接口或抽象类能够约束一组可能变化的行为,而且可以实现对扩展开放,其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经过接口或抽象类约束扩展,对扩展进行边界限定,不容许出如今接口或抽象类中不存在的public方法;
第二,参数类型、引用对象尽可能使用接口或抽象类,而不是实现类;
第三,抽象层尽可能保持稳定,一旦肯定即不容许修改;

(2)元数据控制模块行为

尽可能使用元数据来控制程序的行为,减小重复开放。

什么是元数据?
用来描述环境和数据的数据,通俗地说就是配置参数,参数能够从文件中得到,也能够从数据库中得到。

(3)指定项目章程

在一个团队中,创建项目章程是很是重要的,由于章程中指定了全部人员都必须遵照的约定,对项目来讲,约定优于配置。

(4)封装变化

对变化的封装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将相同的变化封装到一个接口或抽象类中;
第二,将不一样的变化封装到不一样的接口或抽象类中,不该该由两个不一样的变化出如今同一个接口或抽象类中;

封装变化,也就是受保护的变化,找出预计有变化或不稳定的点,咱们为这些变化点建立稳定的接口,准确地讲是封装可能发生的变化,一旦预测或”第六感”发觉有变化,就能够进行封装,23种设计模式都是从各个不一样的角度对变化进行封装的。

4.最佳实践

咱们在使用开闭原则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 开闭原则也只是一个原则(开闭原则只是精神口号,实现拥抱变化的方法很是多,并不局限于6大设计原则,可是遵循这6大设计原则基本上能够应对大多数变化);
    • 项目规章很是重要(优秀的章程能够给项目带来不少好处,如提升开放效率、下降缺陷率、提升团队士气、提升技术成员水平等);
    • 预知变化(适应将来的变化,好比将来新增某项功能需求,在不影响现有的架构下,轻松扩展就能实现等);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