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的智能趋势(5):面向将来的数据管理

做者:崔昊 - DOIT传媒执行总编,七年IT媒体从业经验,关注服务器、存储和信息化领域 php

数据普遍存在于企业的IT系统中,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一切的IT系统发展都有赖于数据,并服务于面向企业业务的数据管理需求。随着IT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数据管理要求的不断进步,数据管理的“智能”趋势已经锐不可当,智能的数据管理正在成为全部企业所追求的共同发展目标。数据库

本文是《数据管理的智能趋势》系列文章的第五篇,在本篇文章中,您将了解到,在将来的12-24个月中,您可能将会遇到的数据管理方式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对您的数据管理模式所形成的深入影响。在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咱们将带您走进全新的智能数据管理世界,了解面向将来的数据管理方式的将会是什么模样。服务器

服务器在数据中心的地位正在降低,存储系统——得益于数据重要性的日益增强——在数据中心的地位正在稳步上升,企业信息化与IT系统的核心发生实质的转变:计算能力再也不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对信息与数据的掌控是CIO最迫切的诉求。网络

 

据Gartner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基于控制器的外置(ECB)磁盘存储收入比2008年的高位水平超出了14亿美圆。2010年ECB存储收入超过194亿美圆,比2009年的165亿美圆高出了18.1%1。而一样基于Gartner的数据,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增加6.5%,营收增加16.4%2。自2010年开始,企业在服务器上的投资年均增幅已经开始逐渐小于在外部磁盘存储上的投资(主要是数据中心的网络存储系统),存储开始超越服务器成为IT投资主要增加点。架构

正由于如此,数据管理的话题才会引起如此多的人热议,也催生了《数据管理的智能趋势》这个文章系列的诞生,在以前的文章中,存储管理、虚拟化、数据保护和云计算组成了智能数据管理在当下迫切须要解决的话题,但面向将来,数据管理的趋势是否一成不变?二、3年后的数据中心,当存储系统与数据管理架构成为数据中心的核心价值,是否将会发生新的改变?分布式

答案是确定的,在过去三十年,SAN和NAS几乎统治了存储市场,但这一切已经开始发生改变,对象存储、融合设备正在兴起;存储系统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本来5-7年的生命周期,被数据爆炸逐步压缩到3-5年;数据中心内链接的方式看起来也正在从光纤通道转变为新的链接手段;即使是数据自己,看起来也在发生着改变……ide

就像国家制定“十二五”计划,为将来五年设置目标、指导意见和实现的路线图。企业数据中心的IT规划一样须要为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作出规划,而数据做为最重要的,而且是惟一将贯穿始终的部分,为其作出长期规划的必要性不言自明。性能

但在如此复杂和多变的信息与数据组成的世界中,面向将来制定长期的数据管理规划,是企业CIO将面临一大挑战。智能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解放人力下降成本,加大自动化、智能化的比重——智能数据管理已经展示出其做为“面向将来的数据管理”方法的重要优点——让信息、数据、存储系统和整个数据中心变得更加智能,这老是没错的。大数据

链接方式改变数据存储:10GbE,FCoE,DCB动画

2007年4Gb/s光纤通道(FC,Fiber Channel)成为数据存储的主流以后,FC在数据中心市场就开始进入发展的平台期,虽然FC已经在数据中心——尤为是存储系统——的外部链接市场占据极高的市场份额,但因为价格与拥有成本、技术发展速度的桎梏,发展的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在10Gb/s以太网技术成熟以后,FC虽然以8Gb/s的新一代速率产品应对,但纵观将来3~5年的发展,以及10Gb/s以太网现在极快的发展势头,这二者竞争虽然仍有很多光纤通道厂商仍坚持己见,但胜负其实已经很是明显。

图释:向10GbE的迁移已经开始,2012年将成为显著的拐点

伴随着10Gb/s以太网的发展,FCoE和DCB也应需而生。随着10Gb以太网渐行渐近,基于以太网的光纤通讯技术(FCoE)和新的无损10Gb/s以太网(Data Center Bridging,简称 DCB)技术开始在数据中心流行开来,将来数据中心网络融合的基础将构建在10Gb以太网架构上。

FCoE力争在以太网上实现光纤通道才具备的特性,它能够将光纤通道信息插入以太网信息包内,从而让服务器-SAN存储设备的光纤通道请求和数据能够经过以太网链接来传输;DCB则提供了一个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丢包现象的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展了以太网,因为 DCB提供了"无损"网络,所以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络性能的可预测性,也为存储系统真正实现运行在以太网环境中提供了基于低成本的可能性。

10Gb/s以太网、FCoE和DCB,三种链接方式正在改变数据存储,一样也在改变着数据管理的方式,随着以太网在下一代即将迈向40Gb/s而FC的下一代则仅仅为16Gb/s,且DCB和FCoE技术大大提升了以太网的应用水平和范围,以太网存储系统和光纤通道存储系统在存储市场的比例将发生很大的改变,以太网颇有可能超越光纤通道在存储系统中占据主流。

开始采用或逐步过渡到以太网存储系统是面向将来的数据管理的必经之路,以EqualLogic在以太网市场上每一年两位数的增加速度可以看出大势所趋,而Compellent存储系统实现FC+IP SAN并为FCoE准备就绪的统一存储,则为将来5~7年的过渡与替换期作足准备——如今是时候为以太网时代作好准备,由于以太网全面占据光纤通道存储系统市场份额的事情,的的确确会在将来3年发生。

数据开始流动 系统升级加快步伐

在分层存储技术成熟之前,数据被静态的存储在一成不变的介质中,只有等到确认一份数据再也不被使用,或是再也不被常用,数据才会随着归档软件对归档服务器的巨大资源占用,被归档到更为低成本的磁盘或是磁带上面。数据的静止形成了存储系统的巨大浪费。

随着Compellent为首的自动分层存储技术的成熟,以及由EqualLogic、Compellent等存储系统所带来的横向扩展架构——同代甚至是多代之间的存储系统可以造成一个统一的存储池——数据开始在不一样的介质、不一样存储节点之间流动,加之磁盘备份存储系统开始取代磁带成为备份的高效替代系统,数据的流动比以往任什么时候间更加流畅。

若是你的数据还停留在主存储系统上,或是停留在昂贵的在线磁盘上,高昂的成本和低效率的存储系统会让你迫切提升他们的效率和性价比,尤为是在虚拟化时代来临以后,不只数据动态变化,虚拟的服务器——虚拟机的创建、运营、中止并继而消亡的过程来的比以往任什么时候候都要快。一份数据可能今天仍是重要的案头资料,明天可能就会成为须要“暂存”到低成本系统甚至是进行归档的对象。

所以,自动分层存储和横向扩展必须成为将来存储系统的目标,而数据管理架构,也应该可以智能的识别出至少三个方面:一、哪些介质是高效的,哪些介质是低成本的,SAS磁盘、SATA磁盘或是SSD可否被识别出来;二、哪些数据须要被及时的备份、归档,哪些数据须要被精简(重复数据删除);三、哪些系统节点是新的性能更好的节点,而哪些又是可能被用来进行较低相应需求的应用的数据的承载。

若是你的数据管理架构,没法实现这样的智能数据管理,那么,不只是你的存储系统,你的数据中心、IT架构,都Out了!

进入大数据时代 进入云计算时代

大数据(Big Data)与云计算的势头已经难以抵挡,大数据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咱们如今所面临一个新的数据量级的来临:企业数据从TB到PB,我的数据从GB到TB——咱们对解决大数据问题的诉求来自于三点:一、生成数据的设备的增长,我的数字设备、企业计算系统产生的数据量远远超过10年前, CommVault的徐永兴说2011年产生的数据量是1996年的180倍;二、文件(非结构化数据)自己的大小发生变化,从600MB的RMVB到了30GB的蓝光1080P视频;三、企业数据量增长,形成的数据库庞大。

而云计算随着这一轮浪潮的浮华褪去,也正在显示其做为业界发展趋势的真实本质——不论云计算是不是一种新的计算形态——好比有些人认为其不过是分布式计算和按需付费的结合——单就咱们但愿云计算所达成的目标:跨地域、高可靠、按需付费、所见即所得、快速部署等等这些都是过去二十年IT行业所追寻的。如今咱们能够说,云计算将是新的IT生态,固然,云计算正面临着大数据和混合云需求的考验。

天然而然,云计算和大数据将是将来的数据管理的一大挑战,对于云计算,在以前的文章中咱们已经谈过以太网存储(IP SAN)、横向扩展、自动分层、重复数据删除以及无缝扩展的意义,但对于大数据而言,咱们一样须要解决办法——与大多数宣传所谈的不一样——我认为大数据不只存在于大型企业,一样存在于中小型企业中,因为大数据多是单体文件(非结构化数据)的庞大,也多是来自于数据仓库等应用的结构化大数据集的庞大。

 

图释:非结构化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许多非结构化数据,都是大文件,好比视频、动画等等。

对于大数据集来讲,横向扩展可以解决所需而变,容量和性能线性增长的需求,但对于大文件,传统的SAN存储却有些力不从心。所以,须要强大的文件存储系统解决方案——前不久我采访了戴尔全球中小企业企业产品管理总监安东尼•朱利奥(Antonio Julio),吃惊的发现,在收购Exanet以后,戴尔已经将其高性能、集群式的文件系统技术整合为戴尔可扩展文件系统(DSFS,Dell Scalable File System),并于2011年4月份推出了PowerVault NX3500,在最初的版本其单个文件系统的最大容量便可达192TB,单个文件也可以支持到4TB。

若是你以为还不够,以为面向将来须要更多的存储容量,更大的单一命名空间,一个不当心透露的消息可以让你明白面向将来的数据管理——大数据环境——其实并不难以知足:据DOIT论坛(http://bbs.doit.com.cn)上网友透露,戴尔立刻会在EqualLogic平台上推出扩展到32个节点的集群NAS方案FS7500。一样来自于Exanet成熟的集群技术。

 

图释:对象存储系统适合存储许多大文件,尤为是医疗影像等。

除了传统的文件存储系统,对象存储技术也成为应对大数据的“能工巧匠”:对象存储技术很是适用于PB级存储应用,尤为是视频和影像对象的存储——许多对象存储系统被用在医疗影像领域——对象存储能够完成文件系统存储所没法完成的工做。它能够用来储存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而那正是当今世界上须要储存的大多数数据。

IDM为将来的数据管理提供保障

随着文章的发展,咱们不难发现,从IP SAN、自动分层、自动精简配置、重复数据删除,到应对大数据的可扩展文件系统、对象存储系统以及面对云计算的诸多技术与产品特性,在智能数据管理体系下的存储、数据管理方式,面向将来的存储应用、数据管理作足了充分的准备,对于用户来讲,在智能数据管理体系下创建IT系统,就意味着获得了至少5~7年可在路线图上见到的可靠保证。

随着IT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数据管理要求的不断进步,数据管理的“智能” ... 模式,走向智能的数据管理——它将是虚拟化的、自动化的、整合的将来趋势,记得笔者在戴尔的老朋友许良谋曾经对笔者说过,“智能数据管理不是口号,而是戴尔存储将来几年都会坚持的策略。”

戴尔的智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涉及的存储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对象存储、在线自动化分层存储、重复数据删除和统一存储,都是将来几年数据存储行业所能预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所以,能够说,智能数据管理为将来的数据存储作足了准备,而随着戴尔在智能数据管理领域的不断推进,该领域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会持续的保持更新和发展,正如一位笔者所熟悉的分析师所说,中国的业务智能和数据管理需求在将来几年会出现跳跃式增加。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数据价值的日益提高、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业务智能对金融、保险、电信、医疗、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做用。

总结:面向将来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显现

 

《数据管理的智能趋势》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今天正式与你们见面,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咱们与您探讨了数据管理的智能趋势,与您分享了戴尔在智能数据管理领域所带来的清新的春风,固然,在此也很是感谢你们对于本系列文章的支持。

在文章最后,笔者但愿再次强调,智能数据管理并不只仅只限于存储软件或是数据管理软件、平台,而是包括承载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硬件、软件的平台,将数据存储在可靠地存储系统上并利用系统自己完成对数据的工做要求,一样是数据管理,因此说仅仅将数据管理定位在软件功能上,是片面的。

将来,企业须要从整个企业巨大的数据量中洞察其业务状况,而云计算、大数据的需求也将变得好比今更加迫切,了解智能数据管理,就是为数据管理、存储系统规划做出坚实而又有益的一步。

如今就行动,为将来的数据管理寻找绝佳的平台。

相关资料:

1. Quarterly Statistics: Disk Array Storage, All Regions, 4Q10 Update

2. Gartner Dataquest's Servers Quarterly Statistics Worldwide programme 4Q10

3. 戴尔智能数据管理加速您的数据管理策略 http://www.dell.com.cn/idm

4. 戴尔EqualLogic助力高效企业提高效率 http://www.dell.com.cn/eql

5. 戴尔Compellent流动数据存储 http://www.dell.com.cn/compellent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戴尔技术社区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