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at学习笔记3:分库分表

在以前将HDFS时,讲过一个数据节点dataNode的概念还NameNode的概念,mycat使用的与其类似,在mycat中,dataNode就是数据库,而mycat就充当的是NameNode的节点。是一个中间件。

mycat的两大核心:

  1.分库分表(解决单表数据量过大的问题)java

  2.独写分离(解决单个数据库访问量大,压力大的问题)mysql

什么是分库分表?

  将一个数据量大的表数据分放在不一样的数据节点上,这种模式就称为分库分表。linux

在分库分表中,全部的数据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redis

mycat实现分库分表:

  需求:使用两个mysql服务器,经过mycat添加数据,实现一条数据在mysql01,一条数据在mysql02上sql

  使用规则:mod-long数据库

mycat是使用java编写的,所以须要先配置jdk环境,在安装mycatvim

1.官网下载mycatxxx.tar.gz服务器

2.xftp上传到linux中的apps目录中oracle

3.解压压缩包app

tar -zxvf Mycatxxx.tar.gz

4.配置环境变量(与配置jdk环境变量相同)

vim /etc/profile
#编辑mycat环境变量
export MYCAT_HOME=/home/apps/mycat
export PATH=$PATH:$MYCAT_HOME/bin

至此,mycat安装完成。可是要使用mycat的分库分表还须要配置几个文件:

进入mycat目录下的conf目录:

  1.修改server.xml文件:

 

 

 2.修改schemas.xml文件:

<?xml version="1.0"?>
<!DOCTYPE mycat:schema SYSTEM "schema.dtd">
<mycat:schema xmlns:mycat="http://io.mycat/">

    <!--
        schema:至关于mysql中的数据库
        name:这个数据库的名字
        checkSQLschema:检查sql语句是否错误,默认为false,不须要为true,交给mysql来检查就能够了
        sqlMaxLimit:最大执行sql语句数量,能够一次性执行的sql语句数量
    -->
    <schema name="TEACH" checkSQLschema="false" sqlMaxLimit="100">
        <!--
        至关于数据库中的表,这个表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经过mysql映射过来的,所以mysql中必定要存在与这个表的名字相同的表,这样才能映射进来
        dataNode:数据节点,上一篇分析HDFS时,已经讲过数据节点的概念,就是mysql数据库,节点之间以,分隔
        rule:规则,使用mycat实现分库分表有十大规则,也就是说怎样实现分片,是把天天的数据都分一个片,仍是按照编号范围,每100条数据分一块...
            等等,具体十大分片规则,能够单独去看,这里使用mod-long,轮询的方式,第一条存mysql1,第2条存mysql2
        -->
        <table name="student" dataNode="dn1,dn2" rule="mod-long" />
    </schema>

    <!--数据节点:就是数据库服务器节点
    name:节点的名字,与上面相对应,上面有几个,下面就要有几个
    dataHost:数据节点地址,与下面的dataHost标签的名字向对应
    database:真实的数据库名, mycat中的TEACH数据库是虚拟的,它里面的表都是经过真实的数据库中的表映射进来的,这里指的是mysql中的真实的数据库
    -->
    <dataNode name="dn1" dataHost="localhost1" database="teach" />
    <dataNode name="dn2" dataHost="localhost2" database="teach" />

    <!--dataHost:真实的数据库的节点地址信息
    name:给该节点起名字,经过dataNode引用该节点
    maxCon:最大链接数
    minCon:嘴小链接数
    balance:负载均衡(在独写分离中讲解,这里用不到)
    writeType:写入方式(读写分离的配置,这里用不到,下一篇讲)
    dbType:数据库类型,是mysql仍是oracle,redis...等等,原本mycat是只支持mysql的,可是发展到如今支持多种数据库
    dbDriver:数据库驱动(使用本地驱动->mycat提供的驱动)
    switchType:切换方式,读写分离中讲
    slaveThreshold:主从复制延时(读写分离的属性,下篇讲)-->
    <dataHost name="localhost1" maxCon="1000" minCon="10" balance="0"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heartbeat:心跳,mycat一直检测mysql的user表(心跳),当接收不到心跳时,就会认为这台mysql宕机了,就不会在对该节点作增删改查等操做-->
        <heartbeat>select user()</heartbeat>

        <!--writeHost:写节点,当独立存在时,则该节点又读又写,当与readHost同时存在时,则表示只写,不进行读操做
            host属性只是标识了该台数据库的操做的内容,能够随意定义,不能重复
        -->
        <writeHost host="write1" url="192.168.226.159:3306"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dataHost>

    <dataHost name="localhost2" maxCon="1000" minCon="10" balance="0"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heartbeat>select user()</heartbeat>

        <writeHost host="write2" url="192.168.226.160:3306"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dataHost>

</mycat:schema>

3修改rule.xml

 

 

 由于本次只使用了mod-long规则,其余的没有使用,这里count表示数据库的dataNode节点总数

配置完毕,启动mycat,由于配置了环境变量,能够在任意地方执行命令:

mycat console

而后使用mysql链接mycat,此时若是真实的mysql数据中没有数据库及表时,没法映射,所以mycat中的表会显示不存在,须要在真实的mysql数据库上建立表,而后经过mycat添加数据,能够看到一条数据存入mysql1,一条数据存入mysql2的情形。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