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DIO简介html
SDIO接口是在SD内存卡接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口,SDIO接口兼容之前的SD内存卡,而且能够链接SDIO接口的设备。oracle
SDIO1.0标准定义了两种类型的SDIO卡:spa
1.全速的SDIO卡,传输率能够超过100Mbps;.net
2.低速的SDIO卡,支援的时脉速率在0至400KHz之间。设计
SDIO协议是由SD卡的协议演化升级而来的,不少地方保留了SD卡的读写协议,同时SDIO协议又在SD卡协议之上添加了CMD52和CMD53命令。因为这个,SDIO和SD卡规范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增长了低速标准,低速卡的目标应用是以最小的硬件开支来支持低速I/O能力。低速卡支持相似调制解调器,条形码扫描仪和GPS接收器等应用。高速卡支持网卡,电视卡以及组合卡等。组合卡指的是存储器+SDIO,对组合卡来操做须要全速和4BIT的传输模式,这是SDIO1.0标准规定的。3d
2、SDIO总线htm
SDIO总线和USB总线相似,SDIO总线也有两端,其中一端是主机(HOST)端,另外一端是设备端(DEVICE),采用HOST- DEVICE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简化DEVICE的设计,全部的通讯都是由HOST端发出命令开始的。在DEVICE端只要能解析HOST的命令,就能够同HOST进行通讯了,SDIO的HOST能够链接多个DEVICE。blog
SDIO的信号传输模式有SPI、1-bit、4-bit三种。在SPI模式中,第8脚位被当成中断信号。其它脚位的功能和通讯协定与SD记忆卡的标准规范同样。在SDIO总线定义中,DAT1信号线复用为中断线。在SDIO的1BIT模式下DAT0用来传输数据,DAT1用做中断线。在SDIO的4BIT模式下DAT0-DAT3用来传输数据,其中DAT1复用做中断线。接口
SDIO的每一个脚位在不一样信号模式下的定义以下图:内存
Micro SD Card,原名Trans-flash Card(TF卡)。2004年正式改名为Micro SD Card,由SanDisk(闪迪)公司发明。SD卡的管脚定义和Micro SD(TF)卡的管脚定义是不同的。
图二 SD卡和Micro SD(TF)卡的管脚定义
引脚号 |
SD卡 |
TF卡(SD模式) |
TF卡(SPI模式) |
1 |
Data3 |
Data2 |
Rsv |
2 |
Cmd |
Data3 |
Cs |
3 |
Vss |
Cmd |
Di |
4 |
Vdd |
Vdd |
Vdd |
5 |
Clk |
Clk |
Sclk |
6 |
Vss |
Vss |
Vss |
7 |
Data0 |
Data0 |
Do |
8 |
Data1 |
Data1 |
Rsv |
9 |
Data2 |
—— |
—— |
3、SDIO命令
SDIO总线上都是HOST端发起请求,而后DEVICE端回应请求,其中请求和回应中会包含数据信息:
1. Command: 用于开始传输的命令,是由HOST端发往DEVICE端的,其中命令是经过CMD信号线传送的;
2. Response: 回应是DEVICE返回的HOST命令做为Command的回应。也是经过CMD线传送的;
3. Data: 数据是双向的传送的。能够设置为1线模式,也能够设置为4线模式。数据是经过DAT0-DAT3信号线传输的。
SDIO的每次操做都是由HOST在CMD线上发起一个CMD,对于有的CMD,DEVICE须要返回Response,有的则不须要。
对于读命令,首先HOST会向DEVICE发送命令,紧接着DEVICE会返回一个握手信号,此时,当HOST收到回应的握手信号后,会将数据放在4位的数据线上,在传送数据的同时会跟随着CRC校验码。当整个读传送完毕后,HOST会再次发送一个命令,通知DEVICE操做完毕,DEVICE同时会返回一个响应。
对于写命令,首先HOST会向DEVICE发送命令,紧接着DEVICE会返回一个握手信号,此时,当HOST收到回应的握手信号后,会将数据放在4位的数据线上,在传送数据的同时会跟随着CRC校验码。当整个写传送完毕后,HOST会再次发送一个命令,通知DEVICE操做完毕,DEVICE同时会返回一个响应。
参考: https://blog.csdn.net/u011570492/article/details/55214465
wifi-sdio接口:https://www.cnblogs.com/oracleloyal/p/562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