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就是由一些小圆点(称为顶点)和链接这些小圆点的直线(称为边)组成的。例如:数组
上图是由五个顶点(编号为一、二、三、四、5)和五条边(1-二、1-三、1-五、2-四、3-5)组成。spa
如今咱们从1号顶点开始遍历这个图(遍历指的是把每个顶点都访问一次)。使用深度优先搜索来遍历这个图咱们将获得如下结果:code
在此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 “一路走到头,不撞墙不回头”。blog
显而易见,深度优先搜索遍历是沿着图的某一条分支遍历直到末端,而后回溯,再沿着另外一条进行一样的遍历,直到全部的顶点都被访问过为止。get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实现这一过程呢?io
首先,咱们来解决如何存储一个图的问题。最经常使用的方法是使用一个二维数组e来存储,以下:class
上图二维数组中第 i 行第 j 列表示的就是顶点 i 到顶点 j 是否有边。1 表示有边,∞ 表示没有边,0 表示本身到本身(i=j)。这种存储图的方法称为图的邻接矩阵存储法。变量
同时咱们发现:这个二维数组是沿着主对角线对称的,所以上面这个图是无向图。无向图指的是图的边没有方向,例如边1-5表示,1号顶点能够到5号顶点,5号顶点也能够到达1号顶点。搜索
void dfs(int cur)//cur是当前所在的顶点编号 { printf("%d ",cur); sum++; //每访问一个顶点sum就加1 if(sum==n) return; //全部的顶点都已经访问过则直接退出 for(i=1;i<=n;i++) //从1号顶点到n号顶点依次尝试,看哪些顶点与当前顶点cur有边相连 { //判断当前顶点cur到顶点i是否有边,并判断顶点i是否已访问过 if(e[cur][i]==1 && book[i]==0) { book[i]==1; //标记顶点i已经访问过 dfs(i); //从顶点i再出发继续遍历 } } return; }
在上面的代码中变量cur存储的是当前正在遍历的顶点,二维数组e存储的就是图的边(邻接矩阵),数组 book 用来记录哪些顶点已经访问过,变量 sum 用来记录已经访问过多少个顶点,变量 n 存储的是图的顶点的总个数。完整代码以下:遍历
#include<stdio.h> int book[101],sum,n,e[101][101]; void dfs(int cur)//cur是当前所在的顶点编号 { int i; printf("%d ",cur); sum++; //每访问一个顶点sum就加1 if(sum==n) return; //全部的顶点都已经访问过则直接退出 for(i=1;i<=n;i++) //从1号顶点到n号顶点依次尝试,看哪些顶点与当前顶点cur有边相连 { //判断当前顶点cur到顶点i是否有边,并判断顶点i是否已访问过 if(e[cur][i]==1 && book[i]==0) { book[i]==1; //标记顶点i已经访问过 dfs(i); //从顶点i再出发继续遍历 } } return; } int main() { int i,j,m,a,b; scanf("%d %d",&n,&m); for(i=1;i<=n;i++) //初始化二维矩阵 for(j=1;j<=n;j++) if(i == j) e[i][j]=0; else e[i][j]=99999999; //在这里假设99999999为正无穷 //读入顶点之间的边 for(i=1;i<=m;i++) { scanf("%d %d",&a,&b); e[a][b] = 1; e[b][a] = 1;//这里是无向图,因此须要将e[b][a]也赋为1 } //从1号顶点出发 book[1]=1; //标记1号顶点已被访问 dfs(1); //从1号顶点开始遍历 getchar();getchar();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