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据流量过大的网络中,每每单一设备没法承担,须要多台设备进行数据分流,而负载均衡器就是用来将数据分流到多台设备的一个转发器。html
a、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服务器
在一台服务器的操做系统上,安装一个附加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如Nginx负载均衡(咱们管理系统平台使用的也是这款均衡器)。它的优势是基于特定环境、配置简单、使用灵活、成本低廉,能够知足大部分的负载均衡需求。网络
b、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负载均衡
直接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间安装负载均衡设备,这种设备咱们一般称之为负载均衡器。因为专门的设备完成专门的任务,独立于操做系统,总体性能获得大量提升,加上多样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智能化的流量管理,可达到最佳的负载均衡需求。 通常而言,硬件负载均衡在功能、性能上优于软件方式,不过成本昂贵,好比最多见的就是F5负载均衡器。性能
方案优缺点对比:es5
基于硬件的方式(F5)操作系统
优势:可以直接经过智能交换机实现,处理能力更强,并且与系统无关,负载性能强更适用于一大堆设备、大访问量、简单应用设计
缺点:成本高,除设备价格高昂,并且配置冗余.很难想象后面服务器作一个集群,但最关键的负载均衡设备倒是单点配置;没法有效掌握服务器及应用状态.htm
硬件负载均衡,通常都无论实际系统与应用的状态,而只是从网络层来判断,因此有时候系统处理能力已经不行了,但网络可能还来 得及反应(这种状况很是典型,好比应用服务器后面内存已经占用不少,但尚未完全不行,若是网络传输量不大就未必在网络层能反映出来)blog
基于软件的方式(Nginx)
优势:基于系统与应用的负载均衡,可以更好地根据系统与应用的情况来分配负载。这对于复杂应用是很重要的,性价比高,实际上若是几台服务器,用F5之类的硬件产品显得有些浪费,而用软件就要合算得多,由于服务器同时还能够跑应用作集群等。
缺点:负载能力受服务器自己性能的影响,性能越好,负载能力越大。
综述:对咱们管理系统应用环境来讲,因为负载均衡器自己不须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性能瓶颈更多的是在于后台服务器,一般采用软负载均衡器已很是够用且其商业友好的软件源码受权使得咱们能够很是灵活的设计,无逢的和咱们管理系统平台相结合。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8204b10102ve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