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软件测试工程师,在面试过程当中,如何表达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体现本身的专业性?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html
一、缺陷的生命周期程序员
总结:是否能够准确清晰的描述缺陷的生命周期,以及每一个流转过程当中你应该作什么?怎么作?(敲黑板,思考!!!)面试
二、对缺陷错误状态的定义网络
新建(New):测试中新报告的软件缺陷;ide
打开 (Open):被确认并分配给相关开发人员处理;工具
修正(Fixed):开发人员已完成修正,等待测试人员验证;测试
拒绝(Declined):拒绝修改缺陷;优化
延期(Deferred): 不在当前版本修复的错误,下一版修复;ui
关闭(Closed):错误已被修复;spa
总结: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责是主动发现暴露软件存在的缺陷,并辅助开发工程师一块儿确保缺陷被修复,提升交付软件质量和交付速率的岗位,每一个不一样的软件缺陷状态,做为一个测试工程师,你应该作什么?
三、人员角色的不一样权限
new—tester:测试工程师
declined-not bug--Test Supervisor:测试主管/测试工程师
declined-duplicated--Test Supervisor:测试主管/测试工程师
open--Project Manager/Technical Manager: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主管
fixed—programer:开发工程师
closed—tester:测试工程师
deferred-next build--Test Supervisor:测试主管/测试工程师
deferred-next main release--Test Supervisor:测试主管/测试工程师
总结:应该明确在一个项目或者一个部门里,你的权限职责,不一样同事的权限职责,以及遇到问题须要协商沟通,应该找谁,怎么解决!
四、缺陷管理流程要点
为了保证错误的正确性,须要有丰富测试经验的测试人员验证发现的错误是不是真正的错误,书写的测试步骤是否准确,能够重复;
每次对错误的处理都要保留处理信息,包括处理姓名,时间,处理方法,处理意见,Bug状态;
拒绝或延期错误不能由程序员单方面决定,应该由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和产品经理共同决定;
错误修复后必须由报告错误的测试人员验证后,确认已经修复,才能关闭错误;
增强测试人员与程序员的交流,对于某些不能重复的错误,能够请测试人员补充详细的测试步骤和方法,以及必要的测试用例;
总结:上述几点,其实主要思想仍是围绕第一部分--在缺陷的整个生命状态流转中,应该如何管理,什么状态须要什么对应的管理方法,灵活应用!
五、用例设计规范
新建测试用例时要求选择对应的产品模块、用例类型、适用阶段和相关需求,用例类型通常选择功能测试,适用阶段通常选择系统测试;
用例标题要求描述对象功能明确,并尽可能作到简洁;
根据须要填写适当的前置条件,要求在业务流程上前置条件以后能够衔接第一步操做;
操做步骤要表述清楚具体步骤和检查点及其所在的位置,UI元素和控件须要标识清楚;
预期结果须要明确,原则上不该有无预期结果的操做步骤;
总结:谈到用例设计,有最基本的“八要素”,以及设计用例的2个思路(按模块仍是按业务流),对业务依赖、异常如何思考处理?如何提升覆盖率?这些均可以从设计用例的规范里面思考找到答案!
六、缺陷提交规范
提交缺陷时要求选择对应的产品模块、所属项目、影响版本、优先级、严重程度和相关需求;
缺陷标题要求可以确切地描述缺陷,包括缺陷出现的位置和表现,要注意避免冗长;
重现步骤中必须包括步骤,结果和指望,状况容许的话须要提供测试数据供开发人员迅速重现问题(日志截图,报错方法);另外,比较复杂的UI要求截图;
总结:提交缺陷,必须记住四要素:when、how、what、why!即表达一个问题必须知足的四个条件:什么时间执行了什么操做,发生了什么问题,为何会发生(或能够理解为怎么解决的)!
七、缺陷优先级定义
被不少其余功能或检查点依赖,或者形成blocking issue的缺陷定义为P1,要求开发人员最高优先解决;
被其余功能或检查点依赖的功能或检查点所属的缺陷定义为P2,要求开发人员次优先解决;
独立的功能或检查点所属的缺陷定义为P3,要求开发人员将P1和P2级别缺陷处理完成后再着手解决;
较小的功能缺陷或页面样式问题定义为P4,要求开发人员将P一、P2和P3级别缺陷处理完成后再着手解决;
一些功能和样式方面的建议也能够登记到系统并标识优先级别为P4,通常能够放到后续版本中解决;
总结:缺陷优先级和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以及综合考虑对上线发布,对用户的影响!
测试结果质量评估的最低标准:测试结果最低限度的符合需求而且能够正常运行!
八、缺陷严重程度定义
特别严重的问题,好比严重的样式问题,数据错误,主要流程卡死等,要求标示严重级别为S1;
比较严重的问题,好比较严重的样式问题,主要功能缺陷等,要求标示严重级别为S2;
通常严重度的样式或功能问题,要求标示严重级别为S3;
轻微的样式或功能问题,要求标示严重级别为S4;
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当中发现的一些能够改进优化的地方,一样应该记录下来并提交到缺陷管理工具上,能够标示严重级别为S4,通常能够放到后续版本中跟进;
总结:关于缺陷严重程度,学会取舍,作什么和不作什么?若是作,怎么作?若是如今不作,何时作?
这些内容,其实都是软件测试人员入门必须了解的知识,但如何在工做中正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倒是一门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是很碎片化,又很体系化的,要学会实践总结,将其变为本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推荐一高性价比JMeter测试教程:http://edu.51cto.com/course/13251.html
出处:
https://www.cnblogs.com/imyalost/p/8606173.html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全部。除非没法确认,咱们都会标明做者及出处,若有侵权烦请告知,咱们会当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