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的提到过,synchronized是Java内置的机制,是JVM层面的,而Lock则是接口,是JDK层面的
尽管最初synchronized的性能效率比较差,可是随着版本的升级,synchronized已经变得原来越强大了
这也是为何官方建议使用synchronized的缘由
毕竟,他是一个关键字啊,这才是亲儿子,Lock,终归差了一点
简单看下,synchronized大体都通过了哪些重要的变革
重量级锁
对于最原始的synchronized关键字,锁被称之为重量级锁
由于底层依赖监视器,监视器又依赖操做系统底层的互斥锁,java的线程是内核映射的
若是获取不到锁,那么就必然会发生内核态与用户态的转换,成本很高,因此效率比较低
全部的优化,其实都是为了将原来的重量级锁的“重量”变轻...
在如今的版本中,锁的状态总共有四种:
很显然锁的“重量”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无所状态很好理解,新增长的偏向锁与轻量级锁,其实就是尽量的将重量级锁往“无锁”的方向靠拢,尽量的减小重量
减小重量的思路就是,经过必定的逻辑处理与判断,若是不须要加锁,那么我就少加一点锁
继续以前先介绍两个概念,Mark Word和CAS
Mark Word
对于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对象头,这部分存储了对象的必要信息
对象头中有一个主要区域被称之为Mark Word(其实就是那一段地址保存的数据的统称)
其实能够简单理解为一个数据结构,里面保存了一些必要的数据信息
为了节省空间,并非每一个字段都有空间,不一样的锁状态,有不一样的字段含义,好比说32位,这几位作什么,那几位作什么,了解过class字节码文件的话应该很容易理解这种思惟
与本文相关的有下面这些,暂时能够不去思考如何保存的问题,就只须要知道有这么些字段便可(你简单理解为一个结构体,每一个字段都有空间表示也不影响理解此处的叙述)
- 锁标志位(什么类型的锁),他的标志包括:无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偏向锁
- 轻量级锁时会记录:指向栈中锁记录的指针
- 重量级锁时会记录:指向互斥量(重量级锁)的指针
- 偏向锁时会记录:线程ID
CAS
再简单提一个概念CAShtml
compareAndSwap,比较并替换,是一种实现并发算法时经常使用到的技术java
CAS须要有3个操做数:内存地址V,旧的预期值A,即将要更新的目标值B算法
好比你要操做一个变量,他的值为A,你但愿将他修改成B,这期间不会进行加锁,当你在修改的时候,你发现值仍旧是A,而后将它修改成B,若是此时值被其余线程修改了,变成了C,那么将不会进行值B的写入操做,这就是CAS的核心理论,经过这样的操做能够实现逻辑上的一种“加锁”,避免了真正去加锁 安全
轻量级锁
轻量级锁本质是借助于CAS操做,对于竞争不激烈的场景下,能够减小重量级锁的使用
线程须要访问同步代码体时,会判断当前状态是不是无锁状态
若是无锁,将会尝试经过CAS操做,复制一份Mark Down 而且将Mark Down中的字段指向该线程栈中锁记录的指针
- 成功说明没有竞争,那么执行同步代码体;
- 失败说明存在竞争,那么锁会升级为重量级锁,Mark Down字段修改成指向重量级锁指针,而且请求锁的线程会被阻塞
当持有线程执行结束后,会尝试借助于CAS操做恢复Mark Down
若是有竞争会升级为重量级锁,Mark Down字段会被修改,CAS操做会失败,因此:
- 若是这次CAS成功,锁释放完成;
- 若是失败,将会释放锁而且唤醒被阻塞的线程
简要逻辑图以下
对于轻量级锁,核心就是CAS操做,由于一旦出现竞争,Mark Down信息将会被修改,而CAS操做的原理就是新值与旧值的对比后再操做,因此CAS操做的成功与否,能够推断是否有竞争
有竞争那么就会升级为重量级锁,其余请求线程会被阻塞,该线程执行结束后会唤醒其余阻塞线程;不然无竞争就会释放退出
很显然,若是竞争激烈的场景,很快就会升级为重量级锁,而关于轻量级锁全部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不过幸运的是,实践代表,大多数场景并不会竞争激烈
偏向锁
对于轻量级锁中,须要对Mark Down字段进行维护,以及复制Mark Down,以及屡次CAS操做
可是事实上,很多场景中,也的确常常存在只有一个线程访问的状况
若是只有一个线程来回访问,那么轻量级锁的维护相对来讲不也是没有必要的么,是否还能够进一步优化?偏向锁就是一种优化方案
偏向锁的提出就是针对于这种场景:
锁不只不存在多线程竞争,并且老是由同一线程屡次得到
因此偏向的概念,就是偏向这个线程,它的核心思想就是:
锁会偏向第一个获取它的线程,若是不存在竞争,只有一个线程,则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永远不须要同步
若是没有竞争,能够看到出来,偏向锁的能够约等因而无锁的
核心原理:
当一个线程访问同步块并获取锁时,会记录存储锁偏向的线程ID
后续该线程在进入和退出同步块时再也不须要CAS操做来加锁和解锁,只需简单地判断一下对象头的Mark Word里是否存储着指向当前线程的偏向锁
一个简要的逻辑以下图所示
ps:
上图中若是线程ID不是当前线程的话,也会继续进行CAS操做的,一旦CAS失败,才会须要升级,若是成功了,仍是执行同步代码块
对于偏向锁,核心针对一般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代码的场景
经过记录偏向锁ID,对于同一线程,若是无锁状态获取偏向锁成功或者是偏向锁,且为该线程,后续的进出无需额外的同步操做:
可是一旦出现竞争,那么就会进行锁升级,升级为轻量级锁
小结
轻量级锁和偏向锁都是借助于CAS,若是出现问题,将会进行锁的升级,升级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只能从低到高,也就是偏向-->轻量级-->重量级,不可以降级
偏向锁是对于轻量级锁的更进一步优化,固然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场景”
很显然,对于偏向锁和轻量级锁,若是不是同一线程或者线程竞争激烈,将会迅速的从偏向锁升级为轻量级锁,而后迅速变为重量级锁,而偏向锁和轻量级锁带来的一切开销,都将是额外的开销,因此两者的开启与否要根据业务来,不一样版本的JDK开启状态有所不一样
自旋,适应性自旋
在锁分类一文中,对自旋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
再次说下,所谓自旋,不是获取不到就阻塞,而是在原地等待一下子,再次尝试(固然次数或者时长有限),他是以牺牲CPU为代价来换取内核状态切换带来的开销
适应性自旋是针对于自旋的限制,好比次数(时长)的一种优化,若是本次成功下次多等待几回,若是常常失败,可能就不自旋了
借助于适应性自旋,能够在CPU时间片的损耗和内核状态的切换开销之间相对的找到一个平衡,进而可以提升性能
从原来的一旦获取不到就阻塞、状态切换,转变为在有的时候能够借助于较小的CPU浪费避免状态切换的开销,因此显然能够提高性能
锁消除
锁消除,就是消除锁
但是,难道好好地一个synchronized方法,最后JVM会把关键字去掉吗?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他指的是删除非必要的同步
根据代码逃逸技术,若是判断到一段代码中,堆上的数据不会逃逸出当前线程,那么能够认为这段代码是线程安全的,没必要要加锁
什么是逃逸,好比A方法,调用B方法,B方法将内部建立的一个局部对象,返回给了A,那么这个B中的变量就属于逃逸了,就存在被其余线程访问的可能
简单说除了你写代码以外,Java底层包括从编译器到JVM还有不少工做人员在忙活,人家经过算法一看,你这根本就没有必要使用同步,就会在实际执行的时候把你的同步去掉
你可能觉得,我本身哪有写不少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
可是你仔细想一下,你即便不写,代码中JDK提供的方法、别人提供的Jar包中的方法,他们用了多少synchronized?
最终不都会进入到你的方法中么?
因此实际代码中的synchronized(同步)远比你想象到的要多得多
因此若是能够消除没必要要的同步,岂不是性能会有所提高?
锁粗化(锁膨胀)
仍是以方法调用为例,假如一个A方法,中有三个对象b,c,d,分别调用他们的方法并且都是同步方法
void A(){
b.function();
c.function();
d.function();
}
每一个方法都加锁解锁,是否是很烦很费电?
若是碰巧他们用的都是同一把锁呢?是否是能够尝试进行合并?
也就是说,虚拟机检测到有一系列连串的对同一个对象加锁和解锁操做,就会将其合并成一次范围更大的加锁和解锁操做
多个加锁解锁操做,转变为一次的加锁和解锁
加锁解锁必然会消耗性能,若是能够进行合并,显然能够提升性能
小结
以上为大体的synchronized优化过的点
面对一个蒸蒸日上的努力小青年,并且还有那么多自身具备的优点(隐式锁相对于显式锁,对开发者来讲友好了不少,毕竟若是能够,你们都不喜欢多操心的)
有什么理由必定要放弃他呢?
因此除非场景特殊,或者对程序分析后,业务适合,不然尽量的选择synchronized吧
synchronized是重量级的,他能够“包治百病”,尽管性能或许没有你的指望那么好
另外有些优化好比偏向锁、轻量级锁,对场景是有要求的,若是无论三七二十一,也许并不必定会提升,反而更差,因此对于锁优化参数的开闭也须要参照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