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学习笔记肆--元数据管理机制

一、首先,认识几个名词oop

    (1)、NameNode中读、写、以及DataNode映射等信息叫作“元数据” ,NameNode元数据存放位置有、内存、fsimage、edits log三个位置。blog

    (2)、edits log:记录当前最新的元数据。内存

       (3)、元数据内存:实际在用的元数据。hadoop

    (4)、fsimage:元数据内存实体文件,fsimage与NameNode内容是是同样的(最全元数据)开发

          当edits log文件大小达到阈值,会将edits log元数据写入到fsimage文件,并清除edits log中的元数据。同步

二、NameNode管理元数据方式it

    (1)、客户端上传文件时NameNode首先会向edits log文件中记录元数据信息。io

    (2)、客户端上传文件,完成后返回成功信息到NameNode,NameNode将本次上传操做产生新的元数据信息写入到内存中。 test

    (3)、每当editslog文件写满时,SecondeNameNode会将editslog中的元数据同步合并到fsimage中,且清空editslog下载

    (4)、同步数据(checkpiont)触发方式:fs.checkpoint.period  指定两次checkpoit的最大时间间隔,默认为3600秒

                       :fs.checkpoint.size    规定ediits文件最大值,一旦超过这个值则强制checkpoint,无论是否到最大时间间隔,默认为64M

三、SecondeNameNode对editslog、fsimage文件同步合并方式

    (1)、当editslog文件写满时,NameNode向SecondeNameNode发出请求,通知SecondeNameNode进行文件editslog与fsimage合并。

    (2)、SecondeNameNode作出响应,并通知NameNode建立新文件edits.new,且向edits.new文件写入元数据

    (3)、SecondeNameNode下载editslog、fsimage文件到SecondeNameNode主机

    (4)、SecondeNameNode将下载editslog、fsimage文件作同步合并合并文件为:fsimage.chkpoint

    (5)、将合并文件fsimage.chepoint上传到NameNode中fsimage同目录

    (6)、重命名fsimage.chepoint文件为fsimage

    (7)、重命名edits.new为edits

 四、nameNode 元数据存储格式

    nameNode(FileName、replicas、block-ids、id2host。。。)

    名词解释:FileName:文件名称

         replicas:副本个数

           block-ids:blockid

         后面是文件在dataNode位置

    列:/home/test.log,3,{blk_1,blk_2},[{blk_1:[h0,h1,h2]},{blk_2:[h0,h1,h2]}]

 

                      不得不说,为了保证元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hadoop开发者没少下功夫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