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线型安全
二、星型网络
三、扩展星型架构
四、环形ide
五、全网状设计
一、核心层:高速数据交换3d
二、汇聚层:设备汇集及流量收敛blog
三、接入层:终端接入及访问控制接口
一、冲突域是指可以发生电信号冲突的物理网段ip
二、hub接口都在同一个冲突域中,终端主机共享hub带宽路由
三、交换机每一个接口都是一个冲突域,终端主机独占接口的所有带宽
一、广播域是指广播帧可以到达的范围
二、路由器的三层接口处于独立的广播域中,终端主机发出的广播帧在三层接口被终止
三、可以接受到相同广播帧的设备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
一、冲突域和广播域都会影响网络通讯效率,所以须要使用较小的冲突域和广播域,以提升网络通讯的效率
二、交换机的全部端口处于同一个广播域中
三、使用vlan技术划分多个广播域
一、交换机链接冲突域
二、路由器链接广播域
三、vlan隔离广播域
四、交换机之间链接的是碰撞域,分不开广播域
五、路由器之间链接的是广播域,能够分开广播域
六、vlan之间链接的是广播域,能够分开广播域
vlan是在物理网络上划分出来的逻辑网络,这个网络对应iso模型中的第二层网络,vlan的划分不受网络端口的实际物理位置的限制。第二次的单播,广播,多播帧在一个vlan内转发,扩散,而不会直接进入其余的vlan之中
简单理解,vlan技术就是把一个物理交换机划分红若干个逻辑独立的交换机
一、隔离广播域
二、加强局域网的安全性
三、灵活构建虚拟工做组,桂华、布线灵活性
一、按业务/功能区划分
二、按访问控制/隔离需求划分
三、主机数/广播域大小划分
四、按ip子网划分
五、分块划分
基于交换机接口进行vlan划分;现网通常都使用基于接口的vlan
默认状况下,交换机只存在vlan1,且全部的接口都划分在vlan1中
根据局域网内终端的mac地址进行vlan划分
根据网络不一样的协议进行划分
交换机用vlan标签来区分不一样的vlan的以太网帧
标准以太网帧
802.1Q数据帧
802.1Q tag为12位;最多vlan个数2的12次方减2 =4094
一、数据帧进入交换机打标签
二、数据帧出交换机去掉标签
只容许端口所属vlan经过,仅接受和发送一个vlan的数据帧
通常用户链接用户设备(简单理解access口长用于交换机和主机的互联)
带有vlan标签的以太网帧在交换机间传递
容许多个vlan经过,能够接受和发送多个vlan的数据帧
缺省vlan的以太网帧不带标签(默认为vlan)
通常用于交换机之间的链接
本地vlan的端口标签相同就撕标签,不一样就不撕标签
native vlan是802.1Q trunk接口下的概念
不一样的802.1Qtrunk接口的native vlan能够不一样
一、容许多个vlan经过,能够接受和发送多个vlan的数据帧
二、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的不一样之处
hybrid端口容许多个vlan的以太网帧不带标签
trunk端口只容许缺省vlan的以太网帧不带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