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五里湖

从酒店向西一千多米,就是蠡湖。我宁愿称它五里湖。 蠡湖的名字与一个叫范蠡的人有关。范蠡是谁?百度百科会告诉你,他曾献策扶助勾践复国,后隐去。然而百度没有告诉你的是,范蠡所献的策,是个美人计;他所选的美人,就是西施。范蠡所归隐的地方,就是这五里湖。并且他不是一我的归隐,他所偕的人,也是西施。我难以想像西施如何甘愿同一个曾利用她的人去归隐,也没法想像范蠡如何情愿把一个将要偕老的人送去敌国。神仙眷侣的结局当然美好,但范蠡不配。每念及此,浑身牙疼。疼到不想睡觉了,就起来跑步。 路上的车很少,天空中还飘着毛毛细雨,无锡的清晨十分安静。顺着太湖大道慢跑到环湖路,就算是热身了。环湖路离湖边还有一段距离,中间修了很宽的绿化带,里面有树木,有花草,也有健步道。我沿着健步道开始跑。左边,高大的树木将钢筋水泥的城市隔离开来;右边,就是弥漫在烟雨中的蠡湖了。 我不是来归隐的,是来出差的。白天忙着听报告、看展,晚上再和同行们聚一聚,日程排得满满的。只有清晨彻底只属于本身。想快点、慢点都是本身决定。跑道上出现岔路口,选择那一个方向,也彻底取决于本身。 我选择了右边的岔道,由于它是通向湖水的。我喜欢在水边跑步。继续向前跑,上了西堤。我第一次在湖堤上跑。之前跑的那些滨海、滨湖或是滨河的路,都是一边临水,另外一边临地。而湖堤倒是两边临水,左右都是湖景,美不胜收。西堤不长,我很快就跑上了一个小岛。 这小岛也与那姓范的有关。听说范蠡归隐后在此养鱼,还写了本养鱼的专著,民间为尊称他为渔父。渔父岛、治生亭便因这些故事而得了名字。我国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发明了养鱼,渔父的名号却给了他。只是不知西施是什么感觉,夫差曾全身心地陪了她十几年,她最终却跟了个专心养鱼的。我又牙疼了,因而又继续向前跑。 狠狠踩过卓仁桥上一个又一个的“蠡”字,就到了蠡堤。与西堤相比,蠡堤更长、两边的水域更开阔,景色也更加迷人。即便名中带了一个蠡字,也丝绝不妨碍我对它的喜好。向左望去,烟雨中显现的应该就是鼋头渚了。舒天阁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虽不能登临鹿顶山观太湖之浩淼,却能在蠡堤的奔跑中赏鼋头渚之缥缈,也是一番可贵的体验。 通过丽治轩、归舟亭、将军桥、善贾桥,便登上了渤公岛。当年张渤跟随大禹治水,降服了太湖中兴风做浪的狗头蛟,打通了犊山门,使五里湖和太湖水路畅通,把无锡变成了富饶的鱼米之乡。论武功论人品,张渤都在范蠡之上,然而蠡湖却处处都是后者的影子,也许是有了西施的缘由吧。 在渤公岛上,我却走错了路。十里芳堤的名字看着诱人,跑上去才发现是条机动车道。路虽漂亮,惋惜不适合跑步,更适合自驾。十里芳堤的尽头是环湖路,再右转就回到了我起跑的地方。 把跑过的轨迹标到地图上,从环湖路开始,经西堤、蠡堤、十里芳堤、再到环湖路,恰好环了一圈。这是个圆满的隐喻,我也心满意足。可当我将比例尺放大,把太湖完整地显示在屏中的时候,我跑过的那个圈已经变成了一个点,一个彻底能够无视的点。 其实这一圈原本也不能算少。若是不放大了看,真不能发现本身有多么眇小。就比如,若是不出来长点见识,真不知道本身闭门造的车有多么笨拙。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