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我所在的团队要作一个平台化的互联网产品,从产品的定位、推广、架构经历了很多变化和修正......,从中我也汲取了很多的教训,其中让我最深入的一点产品经验就是“想在将来,作在当前”。数据库
在参加了公司为咱们团队组织的VC会议,甚至公司内部 团队和市场部门一块儿召开的产品介绍会中,虽然他们都认为咱们的产品有好的创新点,技术上也没有大的问题,甚至市面上也没有相似的竞争产品,可是咱们的思路和产品仍然未获得承认。缓存
缘由何在?收集你们的意见和自我分析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产品目标大而宽泛。
目标大:咱们把产品前景描述的很好,会说一旦咱们有海量用户后会怎样怎样,会多好多好。
目标宽泛:公司是作安防产品的,可是咱们并未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渠道上着手,却把目标定位到了智能设备和智能家居项目。服务器
若是你是VC你愿意对很远的之后投资吗?若是你是市场人员,你愿意为偏离公司核心业务的产品作推广吗?架构
其实在自我分析和冷静后连咱们团队内部都对其定位产生了怀疑甚至对这种大和宽泛的目标产生了畏惧,毕竟咱们只是二线城市一只小团队,人员组成和技术素养甚至公司支持短时间内都不足以作出这样的产品。并发
如何解决?这个产品的生死就是团队的生死,咱们必须转变思路,因而咱们从新定位了产品的方向,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安防上挖掘市场和积累用户,并制定了一个近期就可完成的规划,以后又和公司高层及市场部门召开了一个新的产品介绍会,此次没有多少人去反对,而是给了咱们机会按照咱们的规划继续作下去。负载均衡
一个产品有良好的架构设计才能保证稳定,可靠,可扩展。因此前期咱们会在架构设计上花大功夫,力求架构绝对良好。OK,既然咱们的产品目标是海量用户、开放平台,我就按照这个要求作架构,把后台服务器作成高性能的,要求并发数在10万数量级,各层要作到彻底的可扩展,引入缓存,数据库设计考虑垂直扩展,水平扩展,负载均衡的引入......在这上面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大大增长了开发成本,可是其实咱们分析了下,咱们也许在几年后甚至数十年后才会有海量用户,咱们也许在几年后或者数十年后才会有开放平台的资本,也许由于咱们未能将产品很快推向市场被别的企业拔得先机而咱们的产品已经死掉。数据库设计
因而在乎识到这个问题后咱们大胆的,有选择性的放弃了一些架构上的设计考虑,也放弃了一些外围功能。其实纵观如今已经很是成熟知名的互联网产品,好比QQ,豆瓣,淘宝.....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屡次彻底推倒重来的架构设计。我以为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在保证质量和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快速的投放市场得到用户才是存活下来的必要条件。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