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企业1号位要不要懂技术?”,这是第七期“在湖边”活动的主旨论题。“奇葩大会”和“吐槽大会”史炎、大雄老师指导CEO们进行辩论和吐槽。金句不断:”项目洽谈的时候,客户总问我,技术够不够新,技术够不够成熟,在多少现场实施过。就像姑娘找男友的时候,过来就问你恋爱技巧够不够高,还但愿你是个小鲜肉”。
“企业1号位要不要懂技术?”,这是第七期“在湖边”活动的主旨论题。和以往已经成功举办的六期不一样,本期活动有一个特点,除了按例继续邀请湖畔大学两位学员大咖外,还邀请了“奇葩大会”和“吐槽大会”的编剧人员面对面指导入选的12位CEO,让他们以辩论和吐槽的方式深度参与该活动,以激发现场近百位来自各行各业参会的CEO或CTO等人员的深刻思考。区块链
做为阿里云MVP,有幸成为12位CEO中的一员,经历了集训,上场,点评,复盘四个环节的全过程。每一个过程都让人耳目一新,感触颇深。大数据
CEO出身有好多种,有销售出身,有CFO财务,还有CTO出身。最有将来的是CTO出身的CEO“,你们刚风尘仆仆,从天南海北提早一天来到湖畔大学1号楼,还未深刻讨论辩题,CEO和CTO集一身的郑小华,郑总就抛出这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阿里云
一千我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一样出身的CEO天然对这种观点各执一词。来自超级辩手团队的肖扬的一两句话,便平息了这场有硝烟味的争议,“观点是经过证据来支撑的,多陈述证据,少表达观点”。spa
“创业公司要不要超配CTO?”记得这个辩论的论题刚刚在群聊中抛出的时候,我就提出了质疑,为何辩题是“创业公司要不要超配CTO”,而不是创业1号位要不要懂技术?由于辩论CTO是否是超配的问题自己,潜意识就认为技术很重要了,会弱化1号位要不要懂技术这个主题,带有倾向性,不那么中立了。设计
获得的回答仍是很有深度的:议题是跟蚂蚁金服的团队商讨的,判断“超配”在辩论上能延伸的深度,可能会大过“一号位懂技术”。而且辩论各方会有30分钟的陈述时间,咱们判断“一号位”更有可能会发生内容重复的问题。blog
12位CEO,每组四人,共分为三组,辩论正反各一组,吐槽一组。湖畔一期学员驻云科技创始人蒋烁淼,蒋总带队辩论的反方,湖畔四期学员恒生电子CEO刘曙峰,刘总带队辩论的正方。资源
我原本就对“吐槽”有想法的,记得《奇葩说》第五季流传这么一句话“在吐槽和辩论之间,隔了100个李诞”,听了给人的感受,“辩论”高大上,“吐槽”彷佛有些Low,而且辩论正反方,仍是湖畔大学学员大咖直接带队,一会儿就有些心理落差了。rem
不管当时是否开心和情愿,我和自谦不懂技术的医学博士杨怡、加拿大归国华侨大数据分析专家赵强,还有90后创业者任兆生一块儿成为吐槽组队员。没有想到的是,给咱们吐槽组作导师的大雄老师,竟然是作物联网出身的,这给我些许安慰,想必不用我开口,物联网不少有意思的槽点,了然就在大雄老师心中了。get
晚饭后的集训,我是第一个被大雄老师辅导,想梗,想槽点的。也许是作技术过久了,脑子里缺乏了必要的灵气,太囿于我实际所经历的各类事了,一时竟难以跳出我给本身划定的圈。“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讲本身经历的事,必定要考虑受众群,太过于技术和行业的事,其实大部分听众不容易理解,特别是做为吐槽,若是没有引发听众共情,是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大雄老师的这些话,彷佛有些点醒了我。虽然当晚没有理出具体的思路,可是大雄老师也确定了个人一些想法,但愿我按本身的意思,先写一个初稿数据分析
通过一晚上的酝酿,次日一早便顺利写出了初稿,交上稿件才知道,史炎老师率领吐槽团队连续工做到凌晨3点,才把其余三人的吐槽稿整理完毕,很是敬业。本觉得我写的稿件不须要太多的修改就能够定稿了,后来才知道个人想法有些太天真了。一是梗不够多,也不够好,而且文气过重,不接地气,此外字数也不够,五分钟的吐槽,正常语速要1000字左右,个人语速偏快,1200个字左右才差很少。通过整整两个小时的调整和润色,史炎和大雄老师才把个人吐槽稿打磨完毕。
毕竟是第一次“吐槽”,心里仍是有些忐忑的,大雄老师安慰说,仍是比较喜欢我这类嘉宾的,过程当中细抠每个字,这意味着,打算按稿去说了,只要按稿去说,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请你们相信每一个优秀的内容必定是来自千百遍的打磨。
虽然临时把出场顺序进行了调整,吐槽组先于辩论组出场,可是杨博士第一个出场的吐槽演讲,效果却出奇地好,赢得了满堂彩。“当我要搭建线上平台时,第一反应就是找一个实力出众的CTO,由于我不懂技术;因此我也很快找到了,由于我不懂技术”,“像全部爱情故事同样,一开始咱们的感情是甜蜜的。直到公司来了一个产品经理,他们天天吵架,花完个人钱之后,他们都走了。”相似的金句和槽点层出不穷,令你们在大笑之余,深刻思考,原来选择一个合适而不超配的CTO仍是蛮难的。
在史炎老师吐槽山东口音的笑声中,我上场了,“咱们作物联网的开展客户很是难,不少客户都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因此咱们特别但愿企业都能超配CTO,至少有人能够多懂咱们一点,由于物联网是投资将来的事,但客户只能看到眼前的。咱们但愿客户能吃着碗里的,也看着锅里的,这个锅大家本身不肯意背,咱们帮你背“,”项目洽谈的时候,客户总问我,技术够不够新,技术够不够成熟,在多少现场实施过。这就像姑娘找男友的时候,过来就问你恋爱技巧够不够高,在多少前女朋友身上验证过,最后呢,还但愿你是个小鲜肉”。相似的段子和槽点,都是吐槽组的老师精心设计的,听众大笑之余,就会明白,物联网+AI虽然是将来,可是具体的落地业务开展仍是蛮难的,当通过更深层次思考后,就会明白传统行业更须要CTO相似的角色来迎接将来。
吐槽环节以后,接下来是4对4辩论赛,正方和反方开始围绕“创业公司要不要超配CTO”这个问题进行辩论。虽然双方你来我往,唇枪齿剑,非常精彩,不过听着听着,心下却暗自庆幸,幸亏分配到吐槽组。毕竟随机应变,根据对方辩友的观点,从新组织语言找论据打辩论,远不如吐槽自成一体,不只可从容地表达本身的观点,也可以让听众更深刻地了解你。
辩论以后,接下来上场的是蒋烁淼和恒生电子的刘曙峰两位CEO。身为技术出身的蒋总,一上场就告诫咱们警戒仅用技术视角去看待业务,要用客户视角,作真正对客户有价值的事,解决客户实际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和痛点。而销售出身的刘总则偏偏相反,一直在讲技术,讲5G,讲区块链等等最前沿的技术对金融业的冲击和影响,提醒你们务必要“逆势思考,顺势行动”。
因此两位大咖演讲事后,仍是湖畔黑衣人总结的到位:你看,号称技术出身的人,不谈技术,而大谈运营,客户视角,从管理和业务的角度谈将来公司的发展。而自谦非技术出身的人,却大谈AI,5G,区块链等新技术对业务的促进,也许缺什么就想补什么吧。
确实,从现场反馈来看,通常CTO出身的CEO,都不太赞同超配CTO,相反非技术出身的CEO,反而更倾向于超配。也许世界就是这样,CEO技术,非技术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CEO和CTO等核心岗位,对企业发展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两者要保持高度一致,只有技术和企业发展方向深度融合,企业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才会有更光明的将来。
最后让咱们感到惊艳的是神秘嘉宾,浙商总会秘书长、湖畔大学顾问郑宇民先生的点评:
“咱们这里讨论要不要超配CTO,在中国作技术的为何长期以来感受没有地位。其实这和国家发展的历程相关。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靠什么改起来的?靠地球资源起来的、靠城镇化起来的、靠市场的广义覆盖起来的、靠投机起来的、靠泡沫起来的,技术哪里会有地位呢?
不过目前中国发展方式改变了,人家也在教育咱们,特朗普是咱们最好的老师,因此咱们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存在,野蛮到优雅、野心到匠心、地球资源到技术资源。
今天的话题很是好,他触及到一个世界变革、中国转型、企业家换轨的一个特殊时期。”
格局,视野,眼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么多年,已然来到的一个拐点上,过去粗犷式的发展,必然要回归到精细化发展的轨道上来。就如Web2.0之父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在《将来地图:技术、商业和咱们的选择》一书中就说:“技术是影响将来世界走向的四个主要颠覆性力量之一。”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为了将来长久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应该以超配的心态去配置CTO,去重用CTO。
“关于吐槽+辩论的形式讨论真实的商业问题,是咱们正在打磨的一种方式,因此会后咱们会马上作复盘;参赛的各位选手,咱们特别但愿邀请你们能一块儿参加,听听你们过程当中的体验感觉,给咱们一些改进的建议”,这是大会主办方湖畔大学的工做人员星辰的一番话。
之前参加过不少次活动,会后须要复盘的,这是第一次。“要相信专业的力量”,不管是咱们做为吐槽或辩论中的一员聆听吐槽和辩论老师的指导,仍是每次参与湖畔大学以培养有情怀的企业家为宗旨的活动,咱们心里深处老是涌动这样的感触。因此在复盘发言中,每一个人都比较激动,无一不表达了对这种形式的喜欢。
其实不管是吐槽,仍是辩论,又或是专家点评,这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可让咱们进入深刻思考的形式。思考当今这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咱们在这样的时代,能作什么?怎么去作?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这值得咱们每个创业者去深思。
送给正在创业的您,若是您有新的想法能够在评论区留言。
犹记得“在湖边”活动第四期的时候,我参与了当时的活动,写下了《技术创业者如何绘制战略“一张图”》的文章,62万+的阅读量成为我技术布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本文做者:刘洪峰iot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