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商到了认真考虑“自动化”的时候了

一些企业或机构在采用云计算架构以后发现,IT系统的响应速度不只没有显著提升,反而变慢了,这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采购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缘由是云解决方案或云服务缺少自动化的能力。“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当云计算从最开始的局部应用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化,已经在不少领域获得***,云的复杂性伴随规模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尤为对以大型数据中心为承载的综合云计算系统尤为如此,这时就迫切须要加强云的自动化能力和敏捷性。”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如下简称华云数据)首席技术官郑军表示,这才是深化云应用的正确途径。算法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云计算产品有不少特征,常常被人说起的包括高性能、安全性、稳定性、可用性等,但其中很是重要但又不多有人说起的还有自动化这一特性。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安全

云计算从诞生到走向成熟有一个过程,简单归纳起来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户最早了解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谈论最多的是IaaS和各厂商推出的云主机产品;第二阶段,用户但愿将更多的应用和数据迁移到云中,所以厂商推出了更多种类的云计算产品,除了云主机之外,云存储、数据服务、软件定义的网络等产品也日渐流行;第三阶段,也就是当前这个阶段,云计算已经从最初的小规模尝试发展到大规模应用,规模化是云计算发展的必然特征。单个云计算产品已经很难知足用户的需求,用户须要功能更丰富、部署速度更快、使用更方便的云解决方案和服务,这就要求一个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必须在后台将全部单个的云计算产品无缝组合,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自动部署、配置和运维,下降Capex投资成本与Opex运营成本。目前的技术趋势也正在验证这一点,从早些年的Web Service到分布式计算到如今诸如“微服务”概念和技术的出现。服务器

“之前,用户关心的是有或没有某些云功能。如今,用户更关注的是如何用好已有的这些功能,充分发挥其价值。”郑军表示,“这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有些类似。之前,在非智能手机占据主流的时代,人们即使拥有一部功能简单的智能手机就很是知足。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主流,人们更关注哪一种智能手机操做系统更易用更流畅,更能全面知足用户的需求。”网络

Gartner进行了一项调查,74%的受访者认为,要实现业务的增加,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提升基础架构的自动化程度。架构

企业在搭建统一资源池和虚拟化方面已经有了质的突破,如今更须要纵深化的私有云产品,能够打通IaaS和PaaS层,提供应用驱动的综合资源服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虚拟化的阶段。从用户的需求看,他们对云的敏捷性、高效性和弹性的要求愈来愈高,须要更加自动化的云。框架

“自动化是云的高级功能,同时也是辨识云计算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郑军认为,“无论是用户仍是开发者,如今已经到了要认真考虑自动化这一问题的时候。”运维

像生产流水线同样重要

为何如今才将自动化这个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分布式

在云计算应用的初始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实现虚拟化。可是如今,企业用户对云的需求已经远超虚拟化,须要云计算提供对硬件、软件和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撑已经远远超越了虚拟化。随着移动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应用的兴起,大多数企业开始业务转型,从一个传统的IT管理者逐渐转型为对外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对内的业务服务提供者。ide

“云计算发展到必定阶段,应用从简单到复杂,若是没有自动化,云的运维将是很是困难的。”郑军一语中的,“若是没有自动化,企业想上线一个大数据的复杂应用,学习曲线很高,实施的难度会增长。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者亨利·福特对于汽车工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这种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对于汽车工业的规模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做用。今天,自动化对云的重要性也是如此。”微服务

试想一下,用户只要输入简单的命令行或者“拖拉拽”这样的直观简单的交互式操做,后台成千上万台机器就能自动建立各类复杂服务。这就是自动化的魅力所在。对于用户来讲,自动化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屏蔽IT后台的技术复杂性。用户最关心的仍是SaaS应用、App应用,而不会在乎IaaS或PaaS层是如何对云应用进行支撑的,更没必要知道OpenStack、Docker这些技术是如何发挥其做用的。“自动化能够屏蔽技术的复杂性。用户只要提出需求便可,后台能够自动化地提供用户所需的各类云资源和功能。”郑军告诉记者。

不少调查显示,目前阻碍中国用户上云的最大问题是云的安全性。其实,云的安全性、可靠性并非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用户心理上的问题。不过,云的复杂性这个问题倒是能够经过技术手段解决的,那就是实现云的自动化。在不少企业中,IT人员是不懂业务流程的,这就在业务应用与IT解决方案之间设立了一道屏障。只有让应用与IT相匹配,才能理顺业务流程,创造价值。可是,要让每一个企业都配备既懂IT又懂业务的人是很难的,并且培养这样的人才成本很高。举例来讲,假如一个企业购买一个大型ERP系统就花费了上千万元,实施和系统整合又要花去两年时间,那么在一个须要业务快速创新的时代,这样的速度恐怕不能令企业满意。自动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拿来主义”与定制化开发

目前,国内云服务提供商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升。虽然各云服务商均可以提供数十种甚至更多的云计算产品,但并不能彻底作到将这些产品的技术后台打通,实现自动化的资源供给和运维。华云数据将发布一些与资源管理相关的新产品,不断提高自身云平台的自动化水平。

之前,应用相对较少且部署简单,企业的IT人员能够采购软件和硬件,而后经过人工部署和管理。可是如今,随着应用增多,软件升级日益频繁,手工配置已经跟不上应用发展的速度。IT系统要具备根据应用的需求自动升级、横向扩展的能力。在非自动化的状况下,企业管理100台服务器设备,可能须要几我的甚至更多的专职团队,但在实现自动化后,管理一样多的设备可能只须要一两我的,不只减小了人工干预可能形成的错误,并且运维成本更低。自动化既是用户的需求,也是厂商努力倡导的技术发展方向。

“之前在企业中,IT运维要由两组人完成,一组负责系统运维,另外一组负责网络运维,两组人专职不一样。如今,云计算要把全部系统、软硬件打通,实现总体运维的自动化。”郑军强调说。

这是一个开源时代。为了打造更优化的云平台,实现自动化,须要用到开源技术。使用开源技术能够避免用户被厂商绑定。但须要注意的是,任何开源技术不能拿来就用,而要在开源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企业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开发、优化和测试,这样才能保证开源技术用到刀刃上。对于研发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本身的开源技术,郑军给出了建议:第一,企业要掌握一些核心的算法,并将开源技术与公司的开发战略紧密结合;第二,企业要在开源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定制化开发,进行必要的系统级优化与工程测试,将开源技术融入本身的产品体系中;第三,企业要利用敏捷开发的方式,进行迭代式创新,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

“OpenStack是一个优秀的平台,并且也是业界的一个标准,听从这个标准进行开发能够保证与业界的主流趋势同步。不过,OpenStack平台自己的稳定性还要再提高,并且它只提供基本的Framework框架平台,企业基于这一平台进行复杂高级功能的开发,必须掌握必定的技术方法。”郑军表示。

夯实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如今的一种趋势是IaaS和PaaS会进一步融合。郑军认为:“从技术发展的趋势看,IaaS与PaaS要融合,但有时为了知足不一样客户的需求,IaaS、PaaS也要分开,由于有的客户须要单独的IaaS或PaaS。但更多用户关心的是应用,而不是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咱们的云计算系统为App应用提供统一的资管和服务,IaaS、PaaS都是一种资源组织形式。对于像华云数据这样的综合云服务提供商来讲,必需要作的是打通IaaS和PaaS层,提供一个总体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Gartner的调查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混合云在全球的采用率逐步提升,亚太和日本地区混合云的采用率已达24%;基础架构的自动化和基于混合云的创新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不少用户之因此选择混合云,就是由于混合云具备敏捷性和灵活性。

一些已经创建了私有云的用户逐渐认识到,一些非关键性的应用和数据能够放到公有云中,不只使用方便,并且成本较低。郑军认为,混合云服务比拼的是可靠性和可用性。华云数据已在全国的15个城市拥有20个数据中心,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云化产品组合,以及领先的云化支撑运营能力。“经过互联网服务,云计算不区分地域。但综合考虑具体的实际状况,区域云数据中心的选择能够优化服务。好比,华云数据在武汉的数据中心能够为当地客户提供就近服务。而有些云服务商因为在当地没有数据中心,只能依靠异地的数据中心提供服务,从服务的可靠性、链接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华云数据占据优点。”郑军介绍说。

2015年,华云数据的业务重点之一是不断优化和壮大现有的云数据中心基础资源,同时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夯实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为客户提供更好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和不一样种类的云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