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京来到二线城市,谈谈面试和职业规划

转眼到这个二线城市已经一段时间了,看着手机推送的关于北京的某某新闻,突然感受到曾今奋斗(打工)的城市已经离我千里以外了。前端

回想从毕业到如今本身的一些变化,技术上从几乎啥都不会到如今会写一点代码,心态上从很是迷茫焦虑到如今有本身的节奏,头发从毕业的茂盛浓密到如今的欠茂盛浓密🤣,这些年的经历,仍是须要写一篇文章来回顾一下的,里面涉及到程序员面试以及职业规划相关的东西不必定适合每一个人,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和我讨论。程序员

本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时间线,一条是个人我的计划线。面试

刚到北京

大学毕业我就直奔北京,开启了个人程序员打工生活。算法

聊聊刚毕业这家公司吧,这个是一家作计算机视觉和AI的创业公司,若是是计算机视觉行业从业者,应该能够猜到这家公司的,主要以人工智能和安防为主。编程

我当时为何选择这家公司呢?一方面是由于给的薪资确实比较高,在那会儿就已经给到了很高的月薪,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讲确实是一笔巨款;另外一方面是当时这家公司仍是有一些牛人在的,并且也给了一点期权,总体看来仍是有发展前途。后端

在这家公司我作的事情就是作安防系统,也就是中后台系统,面向B端用户,在这家公司我仍是很快乐的,实习的时候就拿了最佳实习生的奖,年会抽到了当时华为最新款手机(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抽中过大奖😅)。技术上从最开始的实习水平,到后来也能够独立作项目,也作过面试官,整体来讲,过的仍是很顺意的。前端框架

可是,我发现我作的事情熟练以后,和大部分程序员作的事情同样,既没有后端大流量高并发,也没有比较深刻的前端技术探索,并且最重要的是业务并无像我预先想的同样逐渐作大,不少大牛也纷纷离职了。markdown

这是个人第一次危机感,也是我第一次跳槽的缘由。数据结构

从决定跳槽开始,我就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要去哪些公司,第二个是我要准备什么内容。并发

关于第一个问题,由于我常常混迹于互联网社区和论坛,在知乎、掘金、v2ex等等地方对国内公司的状况也有一些了解,因此我把范围划定在第1、二梯队的大公司前端岗位。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搜索了不少面经和招聘启事,也找了一些大公司的朋友问,最终把准备范围划定在这几个方面:前端基础知识,前端框架/库原理,项目经验,数据结构与算法。

划定范围以后,就开始了个人准备跳槽之路。个人规划是天天下班以后学习1到2小时,周末学习5个小时以上,工做中也积极的总结业务流程以及项目的亮点,准备面试的过程当中很是的辛苦,常常下班后会学到12点之后,而且周末也不多出去玩,过程当中还伴随着焦虑,终于在准备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面试了,这也是个人第一次跳槽。

在刚到北京的这一段时间内,我还定下了本身的我的计划。从我了解到北京的房价、户口、学区等等问题以后,我就判定我之后不会长期在北京发展,由于定居的难度和压力是很大的,人不必把本身弄的那么累。

既然不在北京发展,那去哪里呢?由于我老家是西部的,综合工做机会、买房难度、离家距离来看,最终选择了某西部二线城市,因而,个人我的计划就开始了,计划的目标是在三年后定居这个二线城市。

两次跳槽,定居某二线城市

第一次跳槽面试的结果很出乎意料,由于不知道本身的水平究竟怎么样,因此此次跳槽我把能投的公司几乎都投了一遍,没想到大部分面试都很顺利,并无事先想的那么难,拿了大概六七个offer吧。这样的结果对于当时只有一年半经验的我来讲,是一个很是大的惊喜,过后我还写了一篇面经贴,也认识了不少朋友,面经贴在这里【面经】寒冬中的一年半前端跳槽 , 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去看看。

最终在全部offer中我选择了某跳舞厂,由于在我看来这是一家发展迅速而且具备旺盛生命力的公司,这也是当时的我结合本身状况作出的最优解。在跳舞厂工做的经历是充实和开心的,这里的工做体验和第一家小公司是彻底不一样的。

首先,身边的同事平均水平都比较高,在这里我也感觉到了团队合做的快感,有什么问题你们能够一块儿讨论技术方案和解决办法,互相review代码的过程当中也能进步很多; 而后,业务种类比较多,有中后台的、混合开发的、偏C端的等等,只要我的积极主动,均可以得到不错的成长。而且在作业务的过程当中,看着身边一些高职级的同事和领导,我对于技术和业务的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

固然了每家公司都是有缺点的,好比加班比较多、干的活太碎过重复性等等问题,相信大部分程序员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

在这段时光里,个人我的计划也有了进展,好比解决二线城市落户买房问题等等。

时间老是过得很快,在某二线城市的一切事宜都准备好了,并且差很少也到计划收尾的时间点了,终于,我“逃离”了北京,再次跳槽来到了二线城市定居。

我的感想

毕业去大公司仍是小公司

我记得我毕业那会儿,有种说法是去大公司都是螺丝钉,去小公司能够获得更多锻炼,可是后来我发现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由于人都是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的,刚毕业除非是超强的大佬,不然无论是在大公司仍是小公司,作的事情都是螺丝钉类的,若是一个公司敢把很重要的事情交给应届生来作,那说明它的人才管理是有问题的。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刚毕业就加入一家高速发展中的公司而且拿到期权是最好的,好比在14年的时候就加入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可是这样的机会不多不多,能有这样眼光的人也不会纠结。

因此对于毕业生来讲,能去大公司尽可能去大公司,首先大公司的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包括技术和职场方面的都会有课程和分享;其次是大公司的同事平均水平更高一些,也能对本身带来正向的影响,提升职场上限;最后是我在跳槽和招人的时候发现的,简历上有大公司经历的人会在找工做的时候相对更加顺利一些,无论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光环。

早作职业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发展是须要提早思考规划的,否则很容易会陷入一年到头了而后问本身“我今年又干了些啥?”的挫败感中。

如何作规划?首先须要了解本身,本身的性格,本身的长处,本身的家庭等等问题,都须要考虑到。

若是家庭没法支持在一线城市买房,是否是能够考虑下哪一个二线城市比较适合本身,而且早作打算,多观察一下二线城市的工做机会;

若是想在职业发展上有所突破,能够划定一条路线,常见的比较好的两条路线就是在大公司升职级和去发展中的公司拿期权,选择第一条路就须要多去主动承担一些事情而且拿好结果作好汇报,选择第二条路就须要多关注B轮或者C轮的创业公司;

若是我的性格上并非很喜欢写代码相关的工做,能够考虑是否早作打算转行去作本身更擅长的事情;

总之,一切都须要早作职业规划。

多关注业务和产品

刚毕业的时候,我醉心于技术,后来才发现业务和产品的重要性。框架也好开源库也罢,技术对于咱们来讲,只是作事的工具,一次次的技术升级、新的轮子的出现,都是为了让咱们能够更有质量、更快的作出产品来,若是连作什么产品、为何作都没弄清楚,那就很容易沦为工具人,这里引用雷军在《程序人生》一文中的一段话:

有的人学习编程技术,是把高级程序员作为追求的目标,甚至是终身的奋斗目标。后来参与了真正的商品化软件开发后,反而困惑了,茫然了。

一我的只要有韧性和灵性,有机会接触并学习电脑的编程技术,就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程序员。刚开始写程序,这时候学得多的人写的好,到了后来,你们都上了一个层次,谁写的好只取决于这我的是否细心、有韧性、有灵性。掌握多一点或少一点,很快就能补上。成为一个高级程序员并非件困难的事。

当我上学的时候,高级程序员也曾是个人目标,我但愿个人技术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后来发现不管多么高级的程序员都没用,关键是你是否可以出想法出产品,你的劳动是否能被社会认可,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高级程序员绝对不是追求的目标。

把面试当作学习

不少人会由于惧怕面试失败而不敢面试,我以为不必,咱们应该把面试当作一次学习。

首先,靠一个小时左右的面试是很难面试出一我的的真实水平的,由于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考察到基础知识又考察到编程素养等等,并且面试官的水平有高低,你很擅长Nodejs,可是面试官只熟悉React不懂Nodejs,那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只会挑着他懂的问,这就是关公战秦琼,问不出来什么结果的。

其次,面试失败不必定是能力问题。由于咱们招人的时候发offer还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当前是否有hc,是否性价比更高,若是是高职级还要考虑有没有坑位等等。

因此,不必惧怕面试,把它当作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若是有可能一年能够面试一次,感觉一下市场行情。

展望将来

人每每会高估一年时间发生的变化,但低估五年时间发生的变化,但愿咱们均可以作好下一阶段的规划,共勉。


我是耳东,目前在某大厂作前端,个人公众号是「前端耳东」

公众号每周都会更新文章,主要包括:

一、前端技术剖析,无论是新技术尝鲜、源码解析、连载教程,我都会涉及到

二、程序员相关的职场经验,好比程序员如何晋升、程序员跳槽应该注意什么等等

除此以外,还提供如下几项服务:

一、修改简历

二、技术咨询

三、技术规划

欢迎关注「前端耳东」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