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步骤:
1、配置路由器R1
一、配置R1上的s1/0接口的IP地址以及对于的子网掩码(注意:是可变长子网掩码哦)其次配置端口速率为128000(只配DCE端就能够了,也能够为其它速率)
二、配置Loopback0接口的IP地址做为路由器R1在网络上的惟一标识符,固然,也能够不配置,路由器就会选用全部物理接口中数值最高的IP地址最为路由器的Router ID,注意:用做Router ID的路由器不必定要运行OSPF协议,而选用Lookback 0(0只是其中的一个)做为路由器的Router ID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loopback接口比其余任何物理端口都要稳定,只有路由器宕机了,它才会失效,还有一个是配置一个便于记忆的IP地址更有利于管理。
三、配置s1/0端口的OSPF的优先级为30,大小范围为(0-255),固然,不配置也能够,默认优先级为1。路由器在选举DR(能够减小LSA通告,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和BDR(DR的备份路由,DR失效时,自动启用,具备冗余链路备份的功能)的时候,就会选取具备最高Router ID的路由器做为BDR或者DR
注意:配置s1/0接口的OSPF优先级是不生效的,并且,并且显示为0,由于它是点到点网络,是不具有DR或BDR选举的权利的。DR和BDR选举的场合适用于广播多址网络(例如: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和非广播多址网络(例如:ATM网络、帧中继网)
4、启用OSPF路由进程(此进程号只在本地路由器使用,用于标识一台路由器有多个OSPF进程,其值能够在1~65535之间选取),而后指定OSPF协议运行接口和所在的区域(注意书写的方法:【network 子网地址\网段地址\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 子网掩码的反码 area 区域号】 这里选用网段地址,区域号能够为点分十进制或者十进制的数字表示,如区域0也能够表示为0.0.0.0,这里用十进制数表示,255.255.255.252的反码为0.0.0.3,两个相加为255.255.255.255)
2、配置路由器R2
1、配置R2的s1/0接口的IP地址
2、配置R2上s1/0接口OSPF的优先级为25(注意:这个接口OSPF的优先级也不生效,只是为了说明问题。从后面验证的结果里能够看出)
3、配置R2的e1/0接口的优先级,注意:这个接口是具备DR或者BDR的选举权的
4、启用OSPF路由进程,并宣告两个接口所在的区域,注意:是同一个区域—area 0
5、配置Loopback 0上的IP地址做为R2的Router ID
3、配置路由器R3
1、配置R3的e1/0接口的IP地址
2、配置Loopback 0上的IP地址做为R3的Router ID
3、配置R3的e1/0接口的优先级,注意:这个接口也是具备DR或者BDR的选举权的
4、启用OSPF路由进程,并宣告两个接口所在的区域
4、验证配置信息
1、使用“show ip route”能够显示路由表,以R1为例,由下列路由表能够看出,R1学习到了网段20.0.0.0/30的路由信息,标识符号为“O”,顺便解释一下OSPF路由条目的意思( “O”表示OSPF路由条目(“R”表示RIP路由条目,“S*”是默认路由条目,“C”为直连路由条目)“20.0.0.0”为目标网段,[110/74]中,“110”表示OSPF的管理距离(“120”是RIP的管理距离,“1”是静态路由的管理距离,“0”是直连路由的管理距离)“74”表示cost值,(RIP中表示的是到达目标网络的跳数,最多为15跳),“10.0.0.2”表示到达目标网络20.0.0.0的下一跳地址,“Serial1/0”为下一跳的接口类型。
2、使用“show ip ospf neighbor”能够显示相邻路由信息,以R2为例,由下图能够看出,R2链接两条两个路由器,其中,Router ID为3.3.3.3路由器Ethernet0/1接口OSPF优先级为15,被选举为BDR,而因为Router ID为1.1.1.1路由器Serial1/0接口不具备DR/BDR的选举权。
3、使用“show ip ospf interface e0/1”显示路由器R3的e0/1接口的OSPF配置信息,以R3为例,下列信息中,第三行显示了此接口IP地址为20.0.0.2和区域号为0,第四行显示了OSPF进程的ID为300,Router ID为3.3.3.3,网络类型为广播多址类型,cost度量值为10,第五行显示了此接口被选举为BDR,OSPF优先级为15(跟上面显示的一致)
4、为了和上面的以太网接口造成对比,使用“show ip ospf interface s0/1”显示路由器R2 s1/0接口的状态信息,以R2为例,从第四行能够看出,网络类型为点到点网络类型,所以不具备DR/BDR的选举权利,从第五行也能够看出来
5、使用“show ip ospf”查看OSPF进程信息,以R2为例,能够看出进程的详细信息。
6、使用“show ip ospf database”查看OSPF链路状态数据库(注意:使用OSPF的路由器,收敛过程当中产生三张表,一张是邻居表,一张是链路状态数据库表,还有一张是由SPF算法生成的路由表,其中,链路状态数据库表在每一个路由器上是同样的,至关于区域的一张拓扑图,而路由表是每一个路由经过SPF算法生成的,各不相同,同时也避免了路由环路的产生)以R1和R2为例,能够看出他们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是同样的,只不过是一些参数不一样而已)
试验总结:
一、 OSPF路由协议属于内部网关路由协议(跟RIP同样,用于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也就是说在同一个自治系统里,只能运行一种路由协议。
二、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不须要跳数做为选择最佳路径的度量值,而采用费用、距离、延时、带宽等做为度量值,从而避免了环路的产生,在实际状况中,可根据网络具体状况自行选定一种合适的度量值。
三、 区域路由器收敛以后,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泛红法(OSPF路由器之间进行分发和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的一种方式)向全部路由器发送此消息。而不像RIP那样,无论网络拓扑有无变化,路由器之间每隔30s都要交换整个路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