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目的:
一、
经过配置路由重分发使不一样自治系统之间相互通讯。
二、
经过配置NSSA区域减小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条目。
三、
经过配置区域间和自治系统之间地址汇总减小没必要要的泛洪的LSA数量。
四、
配置虚链路使没有和骨干区域相连的区域可以和骨干区域相互通讯。
试验网络拓扑:
试验步骤:
1、配置AS 1中全部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并启用OSPF协议。
一、配置全部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并激活。下面以R1为例进行配置。
二、配置路由器R1的本地回环接口Loopback 0~5的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注意:是可变长的子网掩码)。这里配置多个本地回环接口有两个目的,第一:模拟多个网段,第二:参与DR或BDR的选举,达到DR和BDR的稳定。好比说R1里的Loopback 5的IP地址值最大,将有可能会被选举为DR或BDR。
三、每配置完一个路由器,使用show ip ropute和show ip interface brief查看一下配置结果,看端口是否激活,IP参数配置是否正确,这样能够保证没必要要的故障。 下面以R1和R6为例验证其配置结果。
四、启用路由器R一、R二、R三、R4的OSPF进程号,并将各自直连的网段向其它区域宣告出去,这里因为R1的loopback 0~5所配置的IP地址能够进行路由汇聚成172.16.32.0/21。所以,宣告的时候只须要宣告总的网段就能够了。固然也能够逐一宣告每一个Loopback接口的IP地址。
(注意:R4因为充当的使ASBR的角色,因此,只须要宣告属于AS 1的网段(30.0.0.0/8)而另一个端口须要经过RIP宣告出去)
五、配置完以后,能够在R1,R2,R3路由器上进行验证是否经过OSPF协议学习到其它路由条目。下面以R3为例,能够看出,R3学习到了AS 1中全部的路由信息。(以O IA打头的路由条目)
2、在R1上启用区域间路由汇总功能(注意,启用路由汇总功能的路由器只能使ABR路由器或者使ASBR路由器)。
一、由上图能够看出,路由器R3或者其它路由器学习到R1上的直连路由很是的繁琐,并且是一些连续的子网,能够经过子网汇聚成一个网段172.16.32.0/21,而Null0是路由器上的一个虚拟端口,也被称为丢弃端口,全部到达该端口的数据将被直接丢弃。
在R1(ABR角色)启用区域间路由汇聚功能。
二、配置完以后,能够在R3上经过show ip route查看显示的路由信息,能够看出,R1上全部Loopback接口的IP地址汇总成一条路由条目,也就是172.16.32.0/21。
3、配置area 1为一条虚链路,让area 0和area 2之间可以互通。(注意:虚链路通常用在已经配置好的网络环境中,若是须要从新配置或者初次配置,最好不要配置虚链路,以避免形成没必要要的麻烦)
一、在没有配置虚链路以前,area 2是不能和area 0直接通讯的,由于在同一自治系统中,启用OSPF协议,若是没有配置虚链路,全部的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才能互相通讯。配置虚链路须要链接area 1路由器的Router ID,能够经过配置loopback指定(因为loopback比较稳定,从而给虚链路带来了必定的稳定性,减小了网络故障)。
二、在路由器R2上启用虚链路,指向对方R3的Router ID 3.3.3.3
三、在路由器R3上启用虚链路,指向对方R2的Router ID 2.2.2.2
四、注意:这里出现了一点问题,因为再次配置R2和R3的Loopback的时候,area 1里的DR和BDR已经选举好了,在路由器没有出现故障以前,不会再进行选举。能够经过show ip ospf neighbors进行查看,绝对不是刚才配置的loopback的IP地址。下面有两种办法能够改变路由器的Router ID,第一种是最麻烦的一种,也就是从新启动路由器,记得保存running-config。第二种是指定路由器的Router ID,具体命令以下。指定以后,须要从新启用一下OSPF 的process。
五、配置完以后,在路由器R4上验证是否学习到area 0的路由条目。
4、在路由器R4(ASBR)上配置路由重分发。
一、在area 0上启用另一种协议RIP,并启用版本2,关闭路由自动汇总功能。同时,将R4和R6上直连的网段宣告出去。(注意:R6上loopback上所配置的IP地址能够汇总成一条网段192.168.1.64\26,所以,宣告的时候只须要宣告192.168.1.64就能够了。
二、在路由器R4(ABSR)上分别进入各自的路由模式,而后配置对方的分发策略。
三、配置完以后,能够在路由器R6上使用show ip route进行测试,能够看出area 1里的全部路由信息都以“R”的形式显示出来,也就是经过R4将OSPF路由条目转换成了RIP路由条目。
四、在R1上使用show ip route 进行测试,能够看出area 0里的全部路由信息都以“O E2”(默认为E2,能够在R4路由重分发的时候设置为E1。)
5、配置area 2为NSSA区域
一、若是R6和其它路由器属于同一个自治系统,能够将area 2配置末梢区域或者彻底末梢区域,因为R4链接的是两个不一样的自治系统,全部须要将area 2配置为NSSA区域,这样,5类的LSA能够转换成7类的LSA在NSSA区域里泛洪,而后再经过边界路由器泛洪的其它区域里去。
须要在路由器R3和R5上进行配置,具体配置以下:
二、将area 2配置完NSSA区域以后,能够看出R3上所学习到的路由条目以“O N2”标示。
三、在R1上能够看出刚才学到的“AS 0”内部的路由条目都被删除了,只留下区域间的路由条目,若是连区域间的路由条目也不须要,能够将area 2设置为非纯彻底末梢区域,从而达到了减小路由条目的。
6、在R4(ASBR)上进行自治系统之间路由汇总
一、在R4上启用自治系统之间路由汇总功能,将R6上所连的Loopback全部连续网段汇总为192.168.1.64/26
二、配置完以后,在R3上进行测试,能够看出,刚才R6上全部loopback接口上的IP地址都被汇总为一条路由条目,此条目为“192.168.1.0/26
![clip_p_w_picpath052[4]](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